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网络成瘾机制、原因及其运动干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当前对网络成瘾的概念界定还不成熟;对成瘾机制的研究还处在一般的描述水平;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人群;理论与实证研究都证明了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究网络成瘾产生机制及其原因;运动干预对象应扩展到青少年儿童及成人网络成瘾群体中;实证研究方向将趋向于针对网络成瘾原因选取运动干预方案.本文意在锻炼心理学领域为网络成瘾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成胜 《体育科技》2013,34(4):127-128,133
采用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对昆明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选取其中的60名网络成瘾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3个月的体育运动干预,对照组不参与体育干预。结果显示:体育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疗效。回测数据显示:体育运动干预对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效果具有明显的有效性、持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网瘾干预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选取32名网络成瘾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喜欢羽毛球运动的16人为实验组,剩余16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为期8周的运动处方干预,在运动处方干预前后同时对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症状诊断量表监测其心理状况.结果表明:实验组运动处方干预后网络成瘾测评数值和心理症状诊断各因子得分都大幅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可见,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戒除网瘾、获得健康心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8周体育运动干预,探讨体育运动干预对网络成瘾进行矫正的效果。方法:通过对长春市5所高等学校的5 0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按照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网络成瘾程度、心理健康程度比例从被试者中筛选出69名网络成瘾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35人)和对照组(34人),通过对实验组进行8周体育运动干预,对照组在同一时间内静坐,再通过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体育运动干预前、后测量,对测量的得分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结果:大学生中网络成瘾的比例占到了36%,并且网络成瘾者在年级、性别、专业等比例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体育锻炼对网络成瘾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P<0.01),对轻度、中度、重度网络成瘾者都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体育锻炼对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矫正具有较好的疗效(P<0.01),但是对于中度、重度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P>0.05)。结论:通过8周的体育运动干预对网络成瘾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网络成瘾的程度加深治疗效果随之下降,提示心理健康品质属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疾病,对其进行治疗应该辅以其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方法,依据行为改变理论,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现状,探索在手机成瘾研究领域中,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提供体育锻炼干预的解释机制。随机选取600名大学生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现状,女生比男生更为明显、大一、大二比大三的同学更具有手机成瘾倾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城与乡学生之间没有差异;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体育活动参与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现状从人口学变量分析,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存在差异;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体育活动参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黄艳兰 《体育风尚》2024,(2):149-151
本研究旨在比较社交性运动和独立性运动对中职手机成瘾学生进行干预的效果。通过实施一系列干预活动,包括团体运动和个人运动,以评估其对减轻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交性运动和独立性运动均具有一定的干预效应,但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一方面,社交性运动能够提供更多的社交互动机会,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种集体参与的方式有助于减少孤立感,并促进身心健康,对手机成瘾的干预情况高。另一方面,独立性运动注重个体自主性和内省思考。通过个人参与各种锻炼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并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但对手机成瘾情况的干预幅度较低。综合来看,社交性运动更适合作为有效的干预手段,用于减轻中职学生的手机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7.
运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等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共计7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手机依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处于中低等水平,主要表现为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较小、运动时间较短、运动频率较低、运动量较少;男生体育活动等级明显高于女生,文科生体育活动等级显著低于理科生。(2)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手机依赖程度普遍较深;男生手机成瘾倾向显著低于女生,文科生手机成瘾倾向明显高于理科生。(3)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与手机成瘾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同体育活动等级的手机成瘾倾向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从无运动量到中等运动量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倾向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中等运动量与大运动量之间无明显差异。(4)除突显行为外,人口统计学指标和体育活动等级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其中,性别指标显著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体育活动等级显著负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减轻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且中等运动量的体育活动能够显著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干预方案。方法: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的14篇中文文献,1371名受试者通过设置的5个调节变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效应量d=-1.09,锻炼时间(I2=91.3%)及干预周期(I2=84.0%)对运动干预和大学生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有高异质性;干预内容(I2=68.9%)、干预强度(I2=62.9%)对运动干预和大学生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存在中度异质性。结论:(1)运动干预可明显减缓大学生焦虑情绪;(2)相比其他运动,组合训练改善焦虑的效果最佳;(3)每次运动的锻炼30—60min、每周锻炼3次效果达到最优;(4)4—6周锻炼效果最明显;(5)中强度的干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行动研究法,对一名16岁的网络成瘾男生进行体育干预个案研究。研究从解决HG网络成瘾问题的需要和设想出发,综合有关网络成瘾机制及干预的理论、方法、条件,制定总体干预行动计划和具体实施行动计划。收集整理HG在特定情境中行为表现日记、谈话录音、观察记录等有效资料,反思体育干预行动。结果表明:HG躯体化症状减轻、焦虑缓解、不良情绪得到宣泄、积极应对方式建立。亲子共同参与的休闲运动项目和专项运动训练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式效果理想,HG的网络成瘾目标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正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对体育运动与网络成瘾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探讨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完善我国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体系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通过改善个体心理健康、调节个体行为表现、改善个体大脑结构和调控激素分泌来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状发挥作用,其中运动强度、时间、方式是影响运动干预网络成瘾效果的重要调节变量。体育运动能够有效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但体育运动的强度、时间,以及对网络成瘾发挥作用的生理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国未来相关研究应严密实验设计,完善研究方法;增加纵向追踪研究比例;结合生物科技,深入探讨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生理学机制;量化研究结果,增强研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开式和闭式技能项目对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开式技能项目(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和闭式技能项目(健美操、太极、养生)对济宁学院轻中度抑郁倾向大学生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于干预前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各运动项目组抑郁水平实验前后均差异显著。结论体育锻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排球运动干预效果较为突出。开式技能项目较闭式技能项目改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对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部分非体育类大学生进行16周的体育干预实验,以集体项目篮球和个人项目乒乓球为实验教学内容,并创设不同体育锻炼情境。结果:实验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得分较实验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运动项目和锻炼情境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效果不同,集体项目对于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优于个人项目;竞争性锻炼情境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优于娱乐性锻炼情境。结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揭示微信平台和移动健身运用(APP)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实验组实验后体质健康各项指标(身高体重除外)均有显著的提升(P<0.05),对照组各指标也均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实验后各项指标(身高体重除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基于互联网的线上运动干预项目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作为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及体质健康促进的有效手段;2)线上运动干预项目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目标设定,自我监测行为,个性化定制与指导,社会互动等强化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分析体育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可行性,探讨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对网络成瘾的干预作用,提出了体育运动对网瘾干预的对策,旨在预防网瘾的形成和帮助网络成瘾大学生改善乃至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大学生参加乒乓球选修课的学习动机、心理表现、场地设施、学习态度,以及影响乒乓球课学习效果等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上乒乓球课抱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娱乐身心、个人兴趣,是大学生参加乒乓球课的主要动机。场地紧张、选课人数多、教师指导不及时是影响高校乒乓球选修课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1890年乒乓球运动的诞生,乒乓球的普及范围和程度越来越高,它是一项全身型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极大的锻炼价值。培养思维操作能力、增强智力、培养心理素质、治疗近视等这些优势已成为长治学院大学生乒乓球爱好者选择这一运动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乒乓球在各大高校发展日益壮大,乒乓球运动越来越受欢迎,一是让学生掌握乒乓球锻炼的技能和方法;二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体验乐趣;除此之外,乒乓球技术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让大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为了更好的使乒乓球运动的开设在高校得到普及,让更多的乒乓球爱好者参与其中。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长治学院大学生乒乓球爱好者消费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研究体育课堂运动干预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体育课堂的运动干预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改善和提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就乒乓球运动的特点进行了论述,阐明了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状态、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树立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产生的积极作用,旨为提高乒乓球在大学校园开展的范围和乒乓球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西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乒乓球活动作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主观上喜欢并愿意参与乒乓球运动,在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动机选择上较为理性化。但在课外乒乓球活动的管理、竞赛组织和场地设施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旨在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推动乒乓球运动在广西高校的普及和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