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现在不少通讯员对“一稿多投”说法不一,有人赞同,有人否定。“一稿多投”的现象很多。请问:究竟“一稿多投”对不对?什么样的稿件可以“一稿多投”,什么稿件不能“一稿多投”? 湖北襄樊市 戴幼南 戴幼南同志: 凡稿件不允许一稿多投,这是新闻单位和书刊出版部门的规定。“一稿多投”的做法违犯了这个规定,很显然是不对的。但是,现在经常发生“一稿多投”的现象,有的同志搞“一稿多投”,是存有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心理,有的通讯员在来稿中还把自己某篇稿件被多家  相似文献   

2.
一稿多投,是报刊编辑们最讨厌的,也是正直的作者所不齿的。可是,笔者所经历的一件事,却使我醒悟到:一些编辑同志有意无意地在鼓励作者一稿多投。最近,我采访了一位省特级劳模、老专家。由于材料丰富,事迹感人,在完成了本单位的报道任务后,还有不少精彩的材料没用上,殊感可惜。  相似文献   

3.
一稿多投,是报刊编辑们最讨厌的,也是正直的作者所不齿的。可是,笔者所经历的一件事,却使我醒悟到:一些编辑同志有意无意地在鼓励作者一稿多投。最近,我采访了一位省特级劳模、老专家。由于材料丰富,事迹感人,在完成了本单位的报道任务后,还有不少精彩的材料没用上,殊感可惜。  相似文献   

4.
励志小品文     
亚诺 《出版参考》2014,(3):47-47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之前开错了窗户。”  相似文献   

5.
一稿多投,一直是困扰编辑的一个问题。前不久,某编辑在报纸撰文痛陈一稿多投的危害,并列举了自已经历的两件事:其一,同一作者将报道同一事件的稿件投于同一报纸的两个版面,结果造成重稿;其二,某作者将同一稿件分别投于同处一地的两家报纸,这位编辑将稿子编发就绪,不  相似文献   

6.
一稿多投,是编辑、作者,读者经常议论的话题,究竟怎样看待呢?我专门请教了陕西省新闻研究所一负责同志,他讲,理论上没有一稿多投之说。不过,文艺稿不要一稿多投,原因是读者看了重复稿件会对作者产生反感情绪。自然,好稿子可以用文摘的办法投寄给其它报刊、杂志,也有稿费。一位经常在报社发文章的老通讯员说,文艺稿不能一稿多投,我赞成,除下文艺稿,其它新闻稿可以同时在不同级别的报纸、杂志投寄一次(不含电台)的做法,理由如下: 一、重要新闻只投寄一家,因种种原因未被采用,就会使稿件失去时效性、比如,我春节期间写了一篇言论《红包效应》,反映某国营大厂春节前厂长给中层以上干部发红包的事儿。这不仅给广大职工群众泼了冷水,而且在干部中也因红包高能低能之分造成了不应有的困惑,直接挫伤了广大干部和工人群众的积极性。该厂去年二月份完成生产任务占月计划91%,今年同期完成任务只占月计划40.5%,  相似文献   

7.
一稿多投禁而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略加分析,不难发现,是那些名不见经传、业余又爱好爬格子的小作者和初涉此道的朋友一稿多投的多;新闻类稿件和那些时效性强的言论等一稿多投的多。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其中既有作者的原因,也有编辑的原因,那些爱好爬格子的小作者不象产品早有销路的大腕们,他们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凑成千儿八百字,自然就想法子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了加大保险系数,于是他们就利用复印、油印、打字等现代誊印工具,弄它个十份八份,天女散花般飞往各个编辑部,其结果往往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至于那些存心想  相似文献   

8.
一稿多投辨     
石炜 《传媒》2003,(4):12-12
时下,随着传媒的发达,一稿多投、多发现象已经相当普遍。《著作权法》第32条前款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15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0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相似文献   

9.
我提个问题请予解答: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几家通讯社比如新华社、路透社等,每天都向各地报刊电台“一稿多投”,这和新闻作者的“一稿多投”本质是否一  相似文献   

10.
一稿多投好     
究竟新闻报道“一稿一投”好呢?还是“一稿多投”好呢?找们认为一稿多投好。一稿多投有利于新闻传播,有利于新闻作用的发挥。这一点,周志卓同志的文章已经讲得很清楚。我们想补充一点:一稿多投还有利于条条块块之间的新闻传播和交流。例如,我们新疆煤田地质公司是属于煤炭部地质局直接领导的煤田地质勘探单位,负责新疆煤炭资源的地质及勘探工作。我们本系统办有《煤田地质报》和《中国煤炭报》,而我们公司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发生的重要事件,新疆  相似文献   

11.
蒋剑翔 《今传媒》2004,(6):40-41
现在看一些媒体的娱乐新闻,常常被一些绯闻牵着眼球走,今天这个女演员和男导演购物时牵了手,明天那个男主持人和女医生曾经上过床,今天某位足球运动员机场与神秘小姐深情吻别,明天某位著名女歌手大陆、香港脚踏两只桥,林林总总,无奇不有,让你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无所适从。媒体为何有这么多的绯闻?应该说,娱记的“功劳”功不可没。一些娱记,写正儿八经的新闻没本事,也没有兴趣,写名人或演艺界的绯闻却兴趣很浓,且很有一套,其敬业精神和本事绝不亚于外国的“狗仔队”。你若告诉他(她)今晚某名人将要住在某宾馆,他(她)就会想方设法溜进名人的卧室,或对面的阳台上,一个晚上都举着长镜头照相机,盯着名人的一举一动,逮不着床上戏,名人脖子上有颗美人痣总拍得清楚吧,不信,就搞不出一点带“色”的东西出来。你若告诉他(她)今天看到演艺界某男某女一起走在大街上,好了,明天的报纸准是铺天盖地的“师生恋”、“姐弟恋”、“三角恋”、“情爱大曝光”,现场照片拍不到,海报照片也要弄上一张,并且还要设计一句酸溜溜的对白:“看哇,我俩多般配!”娱记其实有许多优点,比如抓新闻的钻劲,比如丰富的想象力,起码这两点是其他记者少有的,值得称道。只可...  相似文献   

12.
一稿多投,是指一篇内容相同或基本相似的稿子,由一个作者投往多家宣传媒体,犹如一女嫁多夫,是件不道德和很不光彩的事。因它会使多种报刊内容重复,造成编辑和印刷出版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财力等多方面的浪费,所以常受到行内人士的抨击。因此,也是报刊出版部门很头痛和恼火的。为此,过去有些报刊还将此视为一条纪律,以此来约束和规范作者,谁不执行,即视为犯规,重者则予以批评或制裁,但仍有发生。尤其是近些年来,这一条虽被一再强调,但就其双方执行力度而言,远比过去差多了。一稿多投产生的原因及背景细观察,近年来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13.
一稿多投析     
新闻稿的一稿多投,过去曾引起过争论,现在似乎听其自然了,笔者也无意再去“挑起事端”。我这里要“析”的,是新闻业务文章的一稿多投问题。最近,偶然翻阅1989年头几期的《新闻战线》、《新闻记者》、《新疆新闻界》、《新闻与写作》、《新闻界》等,竟发现数篇同时出现在两个刊物以上的文章,如《地市报应强化开放意识》、《跳出小圈子办报》、《地市报在改革中崛起》等。在为编者们“英雄所见略同”而感到由衷敬佩的同时,不免想多说几句。一篇文章被几家刊物重复刊用,我以为编辑同志也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差不多所有报纸杂志均规定作者不得“一稿两投”,个别报刊甚至对一稿两投的作者进行公开批评,扣以各种“帽子”。这种规定和作法是正确的吗?有利于新闻的传播和文艺的繁荣吗?  相似文献   

15.
一稿多投现象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浏览图书情报杂志,不时见到一些似曾相识的文章,待仔细对比,原来是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稿同时异刊,或异时异刊发表。这就是人们为之厌恶的“一稿多投、多登”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作者方面的,也有编辑部方面的。在作者方面,有的为提高文稿的投中率,扩大个人影响,或为区区稿费,不顾职业道德和自  相似文献   

16.
一稿多投何时了郑德明同志在《出版研究》(94。5)撰文,就近来困扰报刊杂志的一稿多投现象进行剖析,在谈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时,他说:产生一稿多投现象原因也很复杂。首先是利益的驱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时间就是金钱,人们的言行都将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作者...  相似文献   

17.
《新闻出版报》“自由谈”专栏,曾刊载王益先生的《一稿多投议》一文,读来颇受启发。 关于一稿多投现象的经常发生,在我看来,除了作者的因素外,还有编者的因素。 目前,人们对作者一稿多投这一点看得比较清楚,并且在“挞伐”作者的一稿多投行为上具有共识。我想主要谈谈编者方面的因素。 就编者方面看,除因极少数编辑人员对多投的、有  相似文献   

18.
《文汇读书周报》5月4日在“畅销书追踪”栏发表柴舟和俞吾金的文章,就《苏菲的世界》一书把哲学进行通俗化的尝试,作了截然不同的评论。柴舟肯定《苏菲的世界》所做的通俗化的努力。他认为,《苏菲的世界》所以畅销,在于它把最不可能通俗化的学术通俗化了。此书销售的世界性覆盖面,使得“知识一权力”这一颇具张力的问题再次声势浩大地浮出表面,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过去也一直反对一稿多投。但最近对此问题的看法有些改变。去年《羊城晚报》发表了一篇《一稿多投有何不可》的小文章,引起很大反响,许多人都认为这是新观念,言之成理。笔者也愿意接受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20.
狠刹一稿多投歪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