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世上的人有许许多多的爱恋。朱自清爱恋那淡淡的荷塘月色.是因为在那时他便觉得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人;徐志摩爱恋那天上的明月,是因为它的晶莹,人间没有这样异样的神明。而我的爱恋却是充满希望的春苗,因为他心灵的绿,就是大地春天的微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步入诗坛时是位乐观主义者,1922年回国后虽然也有理想难以实现的忧愁苦闷,但仍不失为一个乐观主义者;1925年以后,随着他的理想的彻底破灭,他终于陷入悲观消沉的泥塘,成为一位悲观主义者。他的精神变化既有诗人自身的原因,又有社会的原因。探讨他的精神变化,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他的诗作。  相似文献   

3.
秋阳     
徐志摩 《课外阅读》2006,(12):27-27
这秋阳——他仿佛叫你想起什么。一个老友的笑容或是你故乡的山水。你看他多镇静,多自在,多可爱,在半枯的草地上躺着,在斑驳的树枝上挂着,在水面浮着。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的神思妙想以及他的浪漫情怀,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从上个世纪初期流传到了二十一世纪。本文从徐志摩早期的作品分析入手,探讨了徐志摩敢于揭示苦难,呼唤社会公平的思想倾向,指出徐志摩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处在三座大山重压下的祖国和民众,怀有怜悯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期待,不畏艰难的追求以及失望、悲观、颓废的情绪。徐志摩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融会了中国古典诗词、散曲、民歌的精华,兼取欧洲浪漫派诗人的风格样式,积极、认真地在现代白话格律诗的原野上耕耘,形成了一种新颖、独特、清新的诗风。  相似文献   

5.
在徐志摩的婚恋中,传得最广的、最神秘的就是他与林徽因的恋情。他们自1920年在伦敦相识.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徐志摩为了林徽因,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甚至最后因她而死;而林徽因虽然在婚姻上选择了梁思成,但徐志摩在她心中却永远有着一个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复杂而特殊的诗人。他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灵性”学说,并受到尼采“超人”哲学和泰戈尔“泛神论”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他民主个人主义的创作基调。他的诗柔美清丽,韵律和谐,形式多样,熔中西文化于一炉,又吸收了民歌、俗语的精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的作家人生,正如他所自况的是“呕血”的鸟,他创作中的“痛苦”与“快乐”都是对于人文主义的抒写:痛苦地坚守人文主义,快乐地追求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8.
飘逸的志摩     
徐志摩为人为诗,独具飘逸。本文就其平常生活,“新月”朋友中的纯真热情,恋爱婚姻上典型的浪漫气质,以及其中隐含的某种悲剧性作了论述。同时,显示了诗人的才情和个性。尤其是英国剑桥大学研究院培育了他的性灵,而意象的运用对“彩虹”一词有更多的偏爱。性录、音律、意象是他在艺术上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他的留美国欧经历及所处的与传统文化决裂的“五四”时代,使他的诗艺深受西方诗学的影响。但是余志摩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诗歌有着精湛的素养,不管诗人主观上如何,他的诗里仍流淌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基因。他诗中空灵飞动之气是对老庄美学思想的自然传承;他的诗有着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意象和恬谈的意境。所以徐志摩的诗具有清新、婉约、空灵的古典美。  相似文献   

10.
徐志摩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他的诗我们几乎耳熟能详。由于徐诗大部分都是歌咏爱恋之作,让我们虽然对他极其熟悉,却并不愿意认真地去了解他,仅仅为他戴上"唯美"、"浪漫"、"为艺术而艺术"等等帽子草草了事,似乎他并不值得研究。但是事实上他却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仅溺于风月无法自拔之人。他的思想之驳杂,不下于任何一位当时的一流学者,我们有义务让其真正人格白于大众。  相似文献   

11.
徐志摩是有独特风格的诗人。他的诗作轻灵飘逸,温柔缠绵,富于音乐美,并体出现对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学借鉴的倾向,在中国新诗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1931年11月22日上午,一架飞机超越了泰山高岭,再过几分钟就要降落到济南,便降低机身在浓厚湿雾中寻觅机场,不想“訇”的碰了山崖,着火翻滚到山脚下,于是现代文学巨星徐志摩乘坐此机罹难。他死时门牙已撞尽;额角上一个大洞,这显然是他的致命伤;眼睛微张——他不愿意死。在他短暂的35岁年华中,给人们留下了一本厚厚的诗集和几本厚厚的文选。这些遗著中,贯穿着徐志摩毕生的“单纯信仰”,那便是爱,自由  相似文献   

13.
刘佳  李璇 《时代教育》2007,(6Z):148-149
徐志摩以他绚烂的诗篇与短暂的生命向世人传递着他的爱情理念——“爱在别处”。这种爱情观成就了其诗篇的魅力与性格的单纯.也致使了他在现实生活里必然的困境以及爱情与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伴着船浆轻轻划过水面发出的清脆的响声,一个新的生命又诞生了,他被取名叫徐志摩,这个名字将会流传百世,伴随他隽永的诗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秋阳     
<正>这秋阳。——他仿佛叫你想起什么。一个老友的笑容或是你故乡的山水。你看他多镇静,多自在,多可亲爱,在半枯的草地上躺着,在斑驳的树枝上挂着,在水面浮着。你直想伸手去把他掏些在掌心里,朵着嘴去亲他一口。要是你是一颗露水,低低的蹲在草瓣上,他就从东边的树荫里窜过来,一口噙住了你,叫你一肚子透明的思想显得分外透明。要是你是一只长脊背的翠鸟翘着尾巴,从湖的这边飞掠到湖的那一边,(他)就从水面上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曾经留学欧美,从他的小说中也可见外国文学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具体分析徐志摩的小说文本,阐述他在创作中受到了欧洲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他的小说具有唯美主义色彩的文风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1928年秋游历英国后在归国海轮上写的。在这首诗里,作者以轻灵秀巧的文字.造成一种依依不舍的情致,集中展示了他对“康桥理想”缠绵凄婉的歌唱。细读慢品,可以获得诸多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徐志摩在其短暂的康桥留学生活中,经过康桥化的洗礼,形成了他终生无法解开的“康桥情结”,并外化央其大量诗中,本试图通过对其部分作品的分析来加以印证,并进一步探究徐氏这一情结的形成过程 及过程及其对寺人后期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格律诗的代表人物徐志摩自始至终追求着诗歌“建筑美”的理想。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诗体格式,新颖独特、韵味无穷的意象造型和语意空白构筑了他“精神与形体调和的”独特的诗歌“建筑美”。  相似文献   

20.
寒晓 《中文自修》2005,(3):22-24
中国现代文人多沉重,少轻盈,徐志摩可以说是其中的异类,飞翔是他的生命姿态,凝聚着他对艺术、自由、美的追求,无论是快乐地飞还是迷茫地飞,都是徐志摩对自己命运的选择,飞翔让他的生命美丽如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