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77-8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地读、写分数;2.知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表示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马鞍山市教研室姚日余教学内容:义教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页例1、例2、练习一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教具准...  相似文献   

3.
一、分析教材,把握中心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课本P112-P113的例1-例5。2.教学编排特点本节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一方面注意通过直观,出现大量实物和图形;另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分”的本质和几分之一的含义,弄清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  相似文献   

4.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申万英设计园林评析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人教版)第1页例1、例2;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的要求:1.基础知识要求.(1)使学生在建立"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江苏省编教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五册98~110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2~104页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五册第98—100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1~93页。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能用实际的操作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并正确地读、写分数。  相似文献   

9.
王德兵 《学子》2016,(6):55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P87-89页的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并学会比较这类分数(几分之一)的大小。2.经历用不同折法表示分数的过程,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  相似文献   

10.
以练为主培养能力「分数的初步认识」教例评析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112、11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结合平均分、理解几分...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2~104页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2~10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让学生们认识分数,知道一个物体可以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整体的几分之几。2.让学生们在自己亲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构建"几分之几"的概念。3.让学生们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他们觉得数学其实就在自己身边。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一个物体可以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整体的几分之几。并认识几分之几并能正确表示出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册。整体感知: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  相似文献   

15.
<正>【课前慎思】"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起始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在生活中也积累了很多平均分一个物体,用分数表示分的结果的经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既丰富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也是今后进一步抽象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读、写简单的分数,认识各部分名称。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建立“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优化学习过程的尝试──《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卢文英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五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3.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一、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册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法,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2.通过经历从生活中…  相似文献   

20.
一、整体感知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 用分数表示"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 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 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 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