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战时因海盐产区大半沦陷,食盐供应立即成为国民政府十分迫切的问题,尤其是不产盐或产盐少的省区盐源紧缺,盐价随之增高,不法商民囤积居奇在所难免,民食堪忧。1937年,国民政府拟订了"民制、官收、官  相似文献   

2.
国民政府主黔时期贵州食盐走私严重。在盐缉私中,盐警是缉私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从档案史料探析国民政府主黔时期的贵州盐警缉私问题,有助于深入研究该时期的贵州盐政,有助于挖掘地方历史资源,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关于我国食盐生产受污染即将涨价的流言在民间不胫而走,引发群体恐慌。尽管相关部门和媒体一再强调食盐货源充足不会涨价,但收效甚微。从3月16日起,广东、浙江、江苏、安徽、贵州等地陆续上演抢盐事件,食盐价格被抬高几倍,市场上的食盐迅速脱销。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6日,谣言盛传日本核泄漏将扩散到国内,补碘可以防止核辐射,而海水质量将受到核污染,今后产的海盐不安全.谣言最终导致食盐抢购发生.3月16日下午,临沂市民开始大量购买食盐,有的市民一次买回二三十箱食盐,盐业公司门前排起了长长的买盐队伍.17日,市区内的商场、超市的食盐架已空空如也.  相似文献   

5.
2011年3月16日,由于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有谣言称日本核辐射会污染中国海水导致以后所产食盐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盐可防核辐射,从而导致了席卷全国的“3·16”抢盐事件.本文在对“3·16”抢盐事件进行解析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此次谣言的成因,进而提出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自贡是一座以井盐闻名的城市,深邃的盐井是自贡城市的标志。"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相继占领了我国广大沿海地区,截断了内地军民食用海盐的来路。湖南、湖北、西南及西北七省区食盐供应出现困难,军民面临淡食之苦,大后方陷入一片恐慌之中。"[1]1抗战中,自贡作为重要产盐中心,其盐产关乎国家命运。自贡历史当中存在大量盐业纠纷,在抗战时期自贡也是纠纷不断。一般而言,盐业  相似文献   

7.
彭月星 《兰台世界》2017,(22):124-126
食盐是人类的重要生活内容,古人早就认识到盐为五味之首,所谓"五味之中,唯此(盐)不可缺"。人类选择居住环境时,也要选择"沃饶近盐"之处,才能保持种族的健康,人类的兴旺发达。考古证明,在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已学会了酿酒煮盐。因此,中华民族的食盐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将会被先民编入神话传说之中,并在早于盐文化史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所留存。  相似文献   

8.
有清一代,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由官方专卖。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等的差异,盐的价格在不同的地区也略不相同,遂为出现私贩食盐以图利的情况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这里刊发的一组太和县私盐贩贩私拒捕殴兵案史料,选自馆藏军机处上谕档、军机处录副奏折。  相似文献   

9.
国民政府主政贵州时期,贵州私盐盛行,为税收而管理的体制是根本原因,食盐走私有利可图是经济动因,市场需求是客观原因,食盐走私群众化是重要原因。探讨这一问题可以丰富贵州地方史、中国盐业史研究,为当今盐业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南宋兴起了一种"盐马贸易"的形式,指的是用食盐换取马匹,在当时广西,"盐马贸易"在社会经济中占的比例非常大,它不仅扩大了南宋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力,也加强了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吉兰泰盐池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首府阿拉善左旗之北二百多里处,“东西计一十五六里不等,南北计一十四五里不等”,出产的食盐质地洁白,味道极佳,俗称红盐,又称口盐或吉盐。吉兰泰盐池于康熙二十五年划归阿拉善王之初,所产之盐,仅限于蒙古地区食用。乾隆元年始准由陆路贩运,经杀虎口进入内地。二十八年又准当地盐贩持引采买吉盐,由归绥道稽查,岁底造册上报。由于吉盐入口侵越官盐引纲,清廷于四十五年下令禁止入口。不过,仅仅两年之后,山西巡抚农起就又奏准弛禁。五十一年吉盐首次获准水运,其运销能力骤然增长。不久,又恰逢山陕一带推行盐课归地丁的制度,贩盐再无限制,于是吉盐行销大盛。嘉庆十一年,阿拉善王玛哈巴拉被迫将吉兰泰盐池贡奉清政府,吉盐遂实行商办。  相似文献   

12.
近日,有不少网友在大楚网报料平台上反映,在宜昌城区超市买不到食盐,还有人传言说“食盐要涨价”.6月10日记者采访得知,宜昌市目前各种食盐供应充足,只是上市的新品种食盐价格略高.(荆楚网,6月11日) 关于抢盐的谣言,近年来就发生过好几次,如2011年日本“3·11地震”引发核泄漏事件后的抢盐闹剧,2012年4月兰州发生的抢盐事件等.  相似文献   

13.
“抢盐”风潮下的媒体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阶段的传播策略关键词1.初期:先声夺人.处在危机爆发初期的公众容易患上信息"饥渴症"和"盲从症",这个阶段媒体要尽可能及时、准确地告诉公众"到底发生了什么""应当如何去做".2011年3月16日,谣传日本地震后的核泄漏会污染海水进而影响食盐生产和供应,另一个传言是吃了含碘盐可抗核辐射.受此影响,16日下午起,一股"抢盐"风潮在浙江绍兴出现,继而快速蔓延到浙江各地.接到观众报料后,浙江省内收视最高的新闻栏目"小强热线"立即派出记者前往绍兴采访,16号当晚就播出"绍兴食盐卖断货,盲目抢购没必要"和"我省食盐库存充足,市民完全没有必要抢购囤积"两篇报道,第一时间给这股"抢盐"风潮狠狠地泼了盆冷水.  相似文献   

14.
赵芳 《新闻爱好者》2011,(20):135-136
关于"抢盐"事件,最早一条新闻出现于2011年3月16日凌晨2:36——搜狐网转载的《东方早报》的一篇文章《美国人开始抢购碘化钾》,说的是美国人抢购食盐的事。但是没想到的是却给中国人提了个醒似的,有个别心怀鬼胎的人也利用这篇新闻开始散布食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并且这个谣言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17日上午,全国各地开始发生"抢盐"风暴谣言能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也是有原因的,日本9级大地震  相似文献   

15.
邓占云 《新闻天地》2011,(12):74-74
自古以来,食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贩盐是商人的生财之道。在清代.曾一度规定江南的食盐不能运到江北贩卖。同样,江北的食盐也不能运到江南贩卖,以避免纠纷。  相似文献   

16.
王静雅 《兰台世界》2013,(19):124-125
<正>盐业是清政府的重要财源,而两淮地区是全国最大的产盐区,其所产食盐不仅供应本省,还配销到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河南六省。自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楚岸引地一直为川盐所占,淮盐滞销,积引累累,盐商疲积,税课减少。前两江督臣曾国藩虽多次奏复淮南引地,但未完全收复。1875年沈葆祯升任两江总督,十月(农历),场商、运商联名公  相似文献   

17.
贵州闲情逸致、温润有余,虽然地处西南内陆但却不乏时尚韵律。2007年8月,《新报》作为贵州最时尚的城市生活周报,组织策划的首届贵州时尚文化暨"德昌祥"杯首届贵州时尚大赛将贵州时尚、多彩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呈现出一场"秀色可餐"的"时尚盛宴"的同时也更加树立了《新报》作为一份贵州  相似文献   

18.
盐业收入是清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长芦盐除供御用外,也供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人民食用。顺治年间,由于兵火经年,洪旱频仍,以致户口凋耗,地方残荒,遣成行盐无地,食盐无人,课银无征,难以完引的状况。本组史料除反映上述情况外,还有清政府恢复长芦盐政的一些措施,现予公布,供研究清初经济及中国盐业史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贵州傩戏傩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傩文化",由于傩戏的再发现而引起海內外学术界的关注,逐渐炽热起来.贵州傩文化及其载体——傩戏,可谓千姿百态,名目、品类繁多,是我国傩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本文就贵州傩文化、傩戏的分布、类型、生态环境、演出形式、內容、特点进行比较充分的介绍,并对多学科的研究价值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无碘劣盐疯狂地冲击食盐市场, 一些地区形成采购、贩运、销售一条龙,使碘缺乏病有增无减。 中国,向碘缺乏病宣战,决定1996年开始食盐全部加碘。国务院5个部门联合行动,全面整顿盐业市场,力争到2000年消除磺缺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