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2020年4月,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主题为"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的第32个爱国卫生月运动.  相似文献   

2.
陈亮 《中国档案》2012,(8):76-77
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规定的国际禁毒日,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全球行动共建无毒品安全社区"。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  相似文献   

3.
所谓社会动员,即社会发动,它是国家与政府通过特定的方式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抗美援朝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在运动中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不仅彻底粉碎了美国的细菌战,而且还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推动了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毒品肆虐,举国上下深受其害,北京也不例外.虽然历届政府的禁毒活动从未停息,但依旧未能扫清北京严重的毒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权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禁烟禁毒运动,基本肃清了北京市的烟毒流害,还千年古都以清风正气.  相似文献   

5.
张亚东 《兰台世界》2016,(24):107-11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禁烟禁毒运动清除了危害民族达百余年的烟毒之患,使中国获得了"无毒国"的美誉。近些年来,学术界对这次运动的研究不断深入,无论在总的禁毒历程方面,还是在专题性禁毒方面以及区域性禁毒斗争方面都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但是,在研究领域、研究模式和资料运用方面禁烟禁毒运动研究仍然有待深入,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正>粮食安全政策早期是指为了保证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而制定的规范和准则。其中包含三层含义:一要生产足够的粮食;二要把生产的粮食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三要让消费者买得起粮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此时主要目的是为提高粮食供给,保证人民对粮食的基本需求,并为实现工业化提供积累。辽宁地区工业基础雄厚,为促进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军需民用及工业原料的需要,粮食问题一直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之上。结合辽宁地区实际情况,东北局首先提出了东北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从1950年至1952年,全力争取把农业生产恢复到1944年的水平,改造原有经济结构,为进一步发展东北工业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7.
图书评论(简称书评),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对图书进行真实介绍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的文化出版宣传的一种研究性、学术性活动。书评具有多种功能。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思想宣传部门和出版管理部门,都很重视书评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公共医疗状况在解放前极其恶劣,各种疾病广泛流行。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政权对少数民族的卫生事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巨大的帮助]逐渐改变了西南民族地区这种落后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9.
代天喜 《兰台世界》2016,(1):128-129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的工作,具有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为有利的条件。党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中,不断地进行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历次政治运动和生产运动,更实际地教育与锻炼了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前所未有地提高。福建各地通过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严格党员标准和入党手续、加强教育和考察等途径,吸引了一大批具备共产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到党内来,在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探讨建国初期福建发展党员工作及其成功经验,对当前发展党员工作有诸多启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5),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小高潮中,译介出版工作者为此做了大量工作.本文对这一时期影响中国人的重大译介出版活动进行梳理与总结,阐述世界优秀文化引进来为新中国带来的影响及所提供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13.
冯兵  周敏 《档案》2022,(2):24-29+35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界呈现一片混乱状态,封建腐朽的文艺作品充斥着社会。为了巩固初生的新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对旧文艺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造。改造旧文艺主要是由于其表现形式多元混乱、内容与新政权意识形态相悖和新文艺力量薄弱。党和政府在充分支持和尊重旧艺人的前提下,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整风学习和倡导实地调研,从根本上改变了文艺界的混乱局面,转变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立场,促使其进行革命文艺作品的创作,最终诞生了“文艺新人”。  相似文献   

14.
郑艳 《北京档案》2017,(12):48-51
"冬学"是我国农村冬闲时间开办的学校,是乡村扫盲和农民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共有文盲、半文盲约75万人,其中农民23万人.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1] 1949年11月,北京市布置郊区冬学工作,开展农民教育.从1949年到1956年,京郊冬学发展为群众性的学习运动,形成了"村村有冬学,处处读书声"的学习氛围.本文以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冬学档案为依据,对京郊冬学运动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成效做一初步梳理,以丰富北京地方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保护作者的著作权,本着"按劳取酬"的原则制订了稿酬的"暂行办法"。但当时的稿酬办法主要是学习苏联的办法,有一些规定脱离了中国国情,在施行中引发著作者的不同意见。在修订稿酬办法过程中,王仿子先生长期负责主持实际工作,并且为稿酬办法的修改、完善做出了贡献,创造性地提出了"按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相结合"的计酬方法,体现了稿酬制度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可贵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出版总署的设置和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宏大历史紧密相连。出版总署的设立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广揽人才、共商国是的宽阔胸怀与民主作风。从中宣部出版委员会到出版总署再到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机构更替的背后潜藏着"统一——认同——优化"的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17.
王龙腾 《北京档案》2021,(10):54-55,58
"靠近各处城根,都是垃圾堆,堆得挺高,几乎高与城齐,堆的上面都开辟出了道路,可以行车走人!……有人统计过(怎样统计的我却不知道),北平积存的垃圾合拢起来有四个景山那么大的体积,若是完全清除,至少需要五年!"[1]这是梁实秋1948年对北平市积存垃圾状况的描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根据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筹备会记录的记载:"目前据各方估计,积存垃圾最少有十八万吨,甚至有估计为三十余万吨者.值兹春暖病菌繁殖之际,实属影响市民健康,有碍市容整顿."[2]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整洁的市容市貌,1949年春,北平市人民政府积极筹备和开展清洁运动,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彻底清除了积存十余年的垃圾,解决了国民党政府长期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的痼疾.  相似文献   

18.
报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初期,报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传播、《矛盾论》《实践论》的重新发表及人民群众学习“两论”、马克思主义若干理论问题的讨论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媒介作用,推动了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和大众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50年代初,在现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田寺村开展的水土保持工作,被称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泥石流研究与治理工程”[1],其证明了“在山区突然发生,常造成毁灭性灾害的泥石流和山洪暴发是可以治理的”[2]。门头沟区档案史志馆藏的田寺村水土保持重点示范档案,包括1951年形成的《河北农学院森林系三年级暑期水土保持实习总结报告(草案)》,以及1952年形成的《永定河中游(宛平山区)田寺水土保持重点示范设计报告》《河北省宛平县田寺村水土保持工作总结报告》《宛平县田寺村水土保持工作林业部分实施计划(草案)》《田寺村水土保持林业部分工作总结》等16份文件,详细记载了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隋亮 《兰台世界》2012,(10):39-40
新中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为了迅速摆脱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提高一线工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