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方式。教学中,如何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训练,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呢?现将小语苏教版第九册《莫高窟》的教学谈谈本人的几点认识。一、依据教材运用迁移《莫高窟》一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第二段是  相似文献   

2.
王军 《教学与管理》2012,(32):49-50
课文《莫高窟》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这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情感性为一体的教材文本。文章以规整和谐的结构、整饬优美的语  相似文献   

3.
敦煌莫高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通过考察 ,领略到了莫高窟艺术的辉煌及其绚丽的画面效果。本文着重研究分析了唐代莫高窟壁画的艺术特点 ,表现技法和制做特点。  相似文献   

4.
任重而道远的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克忠 《家教指南》2006,(6):200-202
本文从莫高窟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各方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管理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莫高窟在今后的保护中应思考、注重和研究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围绕莫高窟遗产价值,重点阐述管理和监测在保护中的重要性,论述了莫高窟遗产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系统阐述以环境、文物本体、安全防范、游客调查等为主要内容的莫高窟监测体系.莫高窟的管理和监测,对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莫高窟的历史信息和全部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莫高窟窟前、窟顶气象资料与敦煌的气象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地形地貌对莫高窟区域微环 境的风向、风速、温度等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为莫高窟河谷内南风大幅度增加,北风和东风增多,西风明显减少,2004年 窟前平均风速为0.61m/s,窟顶为4.43m/s,莫高窟日较差小于敦煌绿洲4.73℃.2000-2004年莫高窟窟前平均气温高 于敦煌市区0.84℃,考虑海拔的降温作用2.07℃,窟前小区域的实际综合增温效应年平均可达2.91℃,地形地貌的增温作用是主要原因.窟前、窟顶温度差异较小,处于同一变温层内.  相似文献   

7.
从写作的视角解读教材能够更敏感地关注文本的遣词造句、语言风格,能够更清晰地把握文本的谋篇布局、体裁样式,引导学生探索语言的特点,揣摩文字的妙处,品味语言的情感,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莫高窟》选自苏教版第九册,课文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如果从写作的角度去解读教材,我会更多的从文章形式上的秘密着手。《莫高窟》  相似文献   

8.
解放前,著名的文化艺术宝库莫高窟,曾历经自然和人为的严重破坏和文物流失。解放后,党和国家对莫高窟保护研究工作予以高度重视。60年代,国家文化部徐平羽副部长率领敦煌考察组前赴敦煌实地考察,以其多年的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的丰富经验,果断抓住时机,对莫高窟进行抢修,使得大规模的敦煌莫高窟加固工程,包括栈道修建,在多方努力下,于1966年7月基本竣工。其抢救敦煌莫高窟的事迹至今为人缅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莫高窟崖体砾石层的成因分析,分别阐述了大泉河河流阶地的分布与河床演变、大泉河洪水对莫高窟崖体的破坏以及莫高窟崖顶坡地雨水汇流对崖壁上层和中层的侵蚀.结论认为正是大泉河洪水与大气降水对莫高窟崖壁上下夹击,造成了莫高窟崖壁上所开凿洞窟的坍塌.根据这些遭到破坏的洞窟残迹推测,莫高窟南区部分崖壁下层、中层、上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水侵蚀,而莫高窟北区崖壁的水侵蚀更甚.  相似文献   

10.
盐害是莫高窟壁画病害的一种主要形式。疱疹盐害壁画,莫高窟多个洞窟均有分布。调查表明,莫高窟492个有壁画的洞窟中,有38个洞窟存在面积不等的疱疹病害,总面积约126平方米。有76%的疱疹病害洞窟处于底层洞窟。疱疹类型多样,经调查研究,按照疱疹的外貌、大小、分布特点等,对疱疹类型进行了分类、命名。绝大部分的疱疹分布呈规律性,表明疱疹病害的形成与水的侵蚀、流向有密切关系。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掌握了莫高窟壁画疱疹病害的分布面积、分布特点,对进行莫高窟壁画盐害机理及盐分活动规律研究,以及采取对盐害壁画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敦煌莫高窟唐代绘画颜料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大量绘画颜料试样分析 ,介绍了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彩塑颜料的分析结果。又与莫高窟早期及新疆克孜尔石窟绘画颜料对比研究 ,论述了莫高窟唐代绘画颜料的特征及应用规律。同时 ,通过大量的模拟试验和对壁画变色颜料试样的分析 ,研究了莫高窟壁画颜料的稳定性 ,特别研究了铅丹的变色机理。最后还论述了防止壁画颜料变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莫高窟第361窟建于吐蕃统治敦煌晚期,是中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之一。此窟位于莫高窟三层楼以北,其所处的莫高窟南区北端崖面是中唐洞窟密教内容较为丰富成熟的一区。以莫高窟第361窟为研究中心,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讨论莫高窟第361窟与第359、360窟及周边其他中唐洞窟的关系,进而认为南区北端洞窟群是莫高窟中唐晚期最为重要的从事密教活动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简称《总体规划》)是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指导下制定的第一份遗址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 ,它不仅是有关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的行业规则和评价工作成果的主要标准 ,同时对于提高敦煌莫高窟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管理学与敦煌学有机结合的角度 ,论证了制定《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特别是结合敦煌莫高窟几十年的保护工作经验 ,从“资料的收集与价值、现状的评估”、“制定总目标与实现总目标的原则”、“制定分项目标及各分项目标的实施对策”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总体规划》的具体制定过程。  相似文献   

14.
莫高窟中保存了数量不少的清代题壁纪游诗,既有官员文人之作,也有佛徒香客之作。它们表现了清代人们巡礼游览莫高窟时惊叹、赞赏、忧虑等种种情思,既反映了清代诗歌创作的状况,也反映了莫高窟的历史风貌,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克孜尔石窟营造年代早于敦煌莫高窟一个多世纪。莫高窟北朝时期的石窟,从窟形到壁画艺术深受克孜尔石窟的影响。本文以莫高窟与克孜尔石窟中画幅内容相同的故事画为例,从表现形式、构图艺术上对比分析,说明克孜尔石窟与莫高窟之间的源流关系。以此证明莫高窟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克孜尔石窟中的故事画,并使佛教故事形式更完美,构图更巧妙,内容更丰富,篇幅更宏伟。  相似文献   

16.
莫高窟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其保护与修复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传统保护手段与修复技术使其大受限制。多媒体技术与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莫高窟壁画的数字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论述了敦煌莫高窟的主要洞窟形制,并从中分析出莫高窟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的重要意义.结合敦煌研究院的具体情况,指出了贯彻<条例>和保护莫高窟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教材简析 《九色鹿》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这篇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写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这个故事原出自《佛经》(佛说九色鹿经),并被绘于敦煌莫高窟的第257窟的西壁,是莫高窟中最完整的连环画式故事.  相似文献   

20.
敦煌莫高窟的部分壁画受到起甲、酥碱、疱疹等多种病害的破坏,病害的产生与崖体中盐分的运移有关,深入研究莫高窟崖体砂砾岩中盐分分布特征,对科学防治莫高窟壁画病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莫高窟第108窟西壁崖体砂砾岩中盐分和莫高窟崖体顶部以下20m深度范围内盐分调查,发现莫高窟崖体砂砾岩中盐分种类主要为硫酸盐和氯盐。整个崖体砂砾岩中盐分在大范围内分布较均匀,但在临空面出现了盐分集聚现象,在洞窟西壁和崖体顶部以下0.5m深度范围内盐分含量很高,平均为2.0%,最高为3.5%。本文首次从较深范围内对莫高窟崖体砂砾岩中盐分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这为以后莫高窟壁画盐害分析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