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了中国古代服饰在历代的特点,阐述了服饰的时代特性,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内涵、人性化的表现。时代性是服饰最为突出和醒目的特点,服饰的使用趋势,反映着时代背景、经济状况、文化思潮等对人们生存心态审美趣味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代文化民族主义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有别于西方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但以往史学界对此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对近代文化民族主义问题作一全面,系统地探讨,本文认为,文化民族主义是代代中国社会的一种进步性思潮,它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文化侵略,抵拒国内思想西化思潮的泛滥,提高国人的民族文化自觉性与自信心,以及推动传统学术近代化诸方面,均起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亦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浓厚的民族文化自恋情结的存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也表现出其消极,保守的一面,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某些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与民族性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在其影响下形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民族性格。所谓民族性格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里某一群体的稳定的、共同的性格。因此社会文化是影响民族性格的主要因素。儒家思想是构成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显示了对中国民族性格的巨大影响力,中华民族的性格也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社会服饰经过原始图腾、商周"礼"制影响下的发展和完善,最终于在先秦儒道互补的哲学、美学思潮中,确立了中国古代社会服饰的基本服饰风格,以直线裁剪、平面展开、强调线形和纹饰的抽象寓意性语言,表现社会政治、伦理观念和天人合一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5.
西方现代派是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恶之花”,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是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在中国民族文化的沃土里生长出的一株奇葩。二者在思想意蕴、审美情趣、艺术表现和语言驾驭上均有相似之处。但在对待、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方面,在对待其他流派、思潮态度方面又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族服饰形成及其特征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维吾尔族服饰形成及其特征的历史考察尚衍斌维吾尔族的服饰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不仅体现着维吾尔族的民族风俗和习俗,而且标志着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程度。因此,民族服饰是判定民族形成、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维吾尔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  相似文献   

7.
传统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显内容。服饰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并且已经成了民族、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某个群体的特色服饰,来判断这个人的民族和文化属性。选择合适的传统服饰,可以增强艺术表现力,展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艺术表演教育教学中,传统服饰及其文化也是重要内容。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服饰文化,在艺术表演教育中值得认真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服饰中积淀着少数民族历史的、社会的、习俗的、文化的、宗教的诸多内涵,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显著表征,是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丰富,表现了不同民族在过去时代中的生活影像,是民族性格和心理的折射。同时少数民族服饰也是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介质,服饰与文化的相互融合,让各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通过服饰体现出来,并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浪潮在冲击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延展和革新了古旧的设计思想,基于民族文化的精华涉及到国族的精神状态和经济水准,中国传统服装设计应该立足当代,关注本土,把民族精神的凝聚性作为一种抽象概括融入到现代服饰的设计中去,对民族共性的特征赋予服饰艺术的个性显现,积极的对民族传统进行发掘和弘扬,才能促进社会的繁荣进步。  相似文献   

10.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和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传统、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及审关心理。服饰文化变迁作为族群文化变迁的重要表征,对于研究不同族群间文化选择性适应机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以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东纳藏族部落为例,对东纳服饰在当代变迁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加以论述,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方式的变化,多元文化影响及现代化冲击是导致东纳藏族服饰发生变迁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政以德"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作为中国古代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纽带与政治文化密不可分,中国古代"为政以德"思想的政治文化具有明显特征,中国古代"为政以德"政治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凤仙 《培训与研究》2008,25(11):50-52
现代体育具有健身、娱乐、经济、政治等功能,在人类社会打破种族和性别界限,促进国际交流,加大国际化整合,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体育文化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体育文化的价值对推动世界体育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及专家座谈法,对发展农村社会体育文化导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开展农村社会体育活动是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农村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制定出适合农村开展体育活动的项目和竞赛规则,做好体育管理和指导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地推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处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焦点在归责和赔偿,通过对体育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归责原则、如何赔偿等问题的分析,对处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归责及赔偿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突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贵和谐,尚中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和谐"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憧憬的一种社会景观。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和谐观,赋予传统和谐观以全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社会价值、实践价值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我国社会建设长期滞后,其中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尤为落后.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要尽快发展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满族民间体育是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满族人民优良的品质、强健的体魄、规范的社会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护与发展满族民间体育是对这种文化形式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作为羌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体育文化,是在没有文字记载的背景中得以继承,要它在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得到发展,则应立足于自身的创新改造,立足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立足于保持民族传统文化,服务大众群体。为此,确立羌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带来民族地区史无前例的社会文化变迁 ,使民族教育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民族教育的革新需要强化创新的观念 ,革新发展模式 ,正确对待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