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北京市16区县的3836家银行网点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分别从密度和数量角度分析银行网点的空间布局,研究表明:北京市银行网点在市中心高度集聚,而单位银行服务人数分布较均衡。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商用健身房会员参加健美操锻炼目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北京市商用健身房会员参加健美操锻炼的调查总结出会员参加该项目锻炼的目的、不同锻炼目的的会员每周锻炼次数及会员对课程内容与结构安排的建议,针对近年来人们对健身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当前健美操的发展趋势和北京市商用健身房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对商用健身房与健美操指导员在健美操课的内容与结构安排、动作编排等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健美操指导员更好地安排健美操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O2O平台模式、扁平化管理模式、扩张模式和盈利模式4个方面,对我国智能健身房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O2O平台模式是智能健身房商业模式实现的关键所在,扁平化管理模式是智能健身房商业模式运行的基本保障,连锁加融资的扩张模式是智能健身房商业模式推广的主要手段,低成本高回报的盈利模式是智能健身房商业模式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力。此外,智能健身房商业模式作为活跃于健身市场的新兴力量,其在健身市场快速崛起的同时,也为整个健身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启示意义。关于启示意义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1)以“智能化+短期卡”的组合方式,打破了健身行业发展的困局;2)以问题倒逼的发展方式,推动了传统健身房的改革;3)以满足健身刚需人群为主的发展思路,实现了健身消费的升级。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游憩和旅游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游憩空间布局是影响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常州市城市游憩空间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常州城市游憩空间建设上所采用的方法,来进一步论证城市游憩空间系统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老城区居民体育健身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市老城区居民体育健身认知与行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居民对全民健身和体育锻炼具有较高的认识,健身目的具有多种认知特征;体育人口约占37.1%,在年龄层分布上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体育健身的时间和项目具有年龄特征,居民体育健身外部环境良好,但体育消费意识较弱。针对现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制定当地群众体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空间规模、空间布局、空间结构和空间安全四个维度对广州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的居民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广州市居民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规模不太满意、空间布局基本满意、空间结构满意度一般,空间安全满意,整体满意度一般;体育设施空间规模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最大,空间安全对满意度影响最小;不同性别居民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规模和空间结构的满意度呈现显著性差异;小学文化程度居民满意度最高,高中文化程度居民满意度最低;20岁以下年龄段居民满意最高,41~50岁年龄段居民满意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人本逻辑”的体育健身空间生产方式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出发,揭示“资本逻辑”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初期引发体育健身空间的价值与属性转变,最终导致无序蔓延性、非正义性和供需不平衡性等体育健身空间的样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产“人本逻辑”主导的符合人本尺度、维护人本权利、满足人本需求的体育健身空间。研究认为:完成体育健身空间生产从“资本逻辑”到“人本逻辑”的转变,有利于实现体育健身空间“人本”价值的跃升,推动我国体育健身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8.
以福州市福道为研究对象,运用使用后评价(POE)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观察、交流访谈、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研究游憩体验者对城市游憩型绿道的行为特征与使用需求。结果显示:(1)福道是可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游憩空间。(2)使用者大致分为健身康养者、亲友旅游者和休闲游憩者三类。(3)使用者总体满意度较高,在自然生态、交通衔接和游憩性方面评价较高,对历史人文和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较低。(4)各评价因子与总体满意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均呈正相关。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为提升城市游憩型绿道满意度提出适应性较强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北京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发现:1)北京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场地设施相对单一,多为乒乓球、台球、健身器械和健身路径,难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体育需求;2)由于部分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未开展日常体育活动,难以推动居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3)由于北京市社区健身俱乐部获得合法经营权的数量很少,大部分俱乐部在社区备案,俱乐部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相互重叠混为一体,难以形成造血功能,经费主要依靠会员会费和政府扶持资金维持;4)北京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已具规模,加强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提出建议:1)开展社区居民体育需求调查,"十三五"期间有针对性地加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2)推进俱乐部广泛开展日常活动,挖掘潜力,发挥俱乐部的更大作用;3)加快推进健身俱乐部"民办非企业"试点工作,探索俱乐部独立经营管理模式;4)尽快建设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平台,研制管理系统。依托"北京市社区体育协会"建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联盟,实现各俱乐部间的横向交流。政府、协会和联盟、俱乐部三方各负其责,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大背景下,健身中心已成为高星级酒店必不可少的附属设施。以苏州高星级酒店市场为例,并结合酒店消费者和健身市场发展现状,从酒店管理的角度分析酒店健身中心的生存现状,利用AMC框架(意识—动机—能力框架),了解当前酒店内部健身中心的管理和营销方式,找出高星级酒店健身中心当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寻找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