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我们必须集各种学习方式之所  相似文献   

2.
"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作为两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知识的特点,学习对象,适时选择不同教学方式,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只要恰当运用,都会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汤建平 《考试周刊》2009,(39):105-106
"接受"与"探究"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课程改革以来,关于"探索学习"的理论阐述铺天盖地,课堂上扑面而来的"研究探索"似乎让我们淡化甚至忘却了数学中"接受学习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应该说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注入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不过,我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5.
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人类的教育实践中,历来包含着两种不刚类型的教育形式: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习者“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让学习者“体验”到知识使用的乐趣,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我们把与前者相应的教育称之为“传授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接受性学习”的话,那么,我们把与后者相适应教育称之为“体验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探究性学习”。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这两种教育、两种学习方式不可或缺,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强壮,才能走得稳、跑得快。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探究学习虽然是我们提倡的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学习条件、心理过程和它们在认知中的作用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相似文献   

7.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探究学习虽然是我们提倡的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学习条件、心理过程和它们在认知中的作用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相似文献   

8.
罗夕花 《教师》2008,(16):73-73
目前,新一轮以课程、教材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中小学蓬勃展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等多种学习活动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其中探究性学习被摆到了突出位置,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接轨的重要标志。《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倡导探究式学习,并把它作为四大基本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9.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总有它自己的体系,有它自己的源流。但任何民族的文学家及艺术家也必然面临着一个接受他人影响并影响他人的问题,而这种影响有时也会发生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学习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强调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并把二者有机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功效.  相似文献   

11.
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代表着不同的教学理念和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两者不存在孰优孰劣,只存在是否合适的问题。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我们都应该积极提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显然,要改变的是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象,而不是接受学习本身。  相似文献   

12.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指学习内容已经以定论的形式展示,不需要学生去独立探索和发现,只要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检索与新知识具有实质性联系的固定点,使之相互作用,实现新知识意义上的同化,从而扩大和改组认知结构。探究学习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纵观这两种学习方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它们各有利弊,各有适用的范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将它们有效地整合,那么将会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有关"元"的学科术语在学术领域层出不穷,其数量至今已无法统计."元"术语的繁荣是由众多原因共同造就的.这不仅是"元"自身魅力的体现,还是作为接受者的学术研究者在种种心理作用下的结果,这其中包括创新心理和从众心理.当然,同时也受到了相关理论的影响."元"在这几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构建出了宏伟的学科术语世界.  相似文献   

14.
"低价中标"主要由招投标活动中双方的共同行为导致,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工程质量难以保障等方面。根据危险接受的来源与责任主体,本研究认为"低价中标"的责任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无招标人介入因素的低价中标即投标人自己危险化,损害由投标人自行承担;有招标人介入因素的低价中标属于投标人危险化的参与,损害由招标人和投标人按照损害的贡献程度分担责任;招标人恶意压低控制价属于基于合意的他者危险化,按照共同行为理论,损害由招标人和投标人承担。  相似文献   

15.
占显生 《湖北教育》2004,(23):46-4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有六条,其中一条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促进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促进外语教学○罗素连(江西省旅游学校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学校必须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以满足旅游事业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服务人员的需求。著名理论家姚斯·伊瑟尔所倡导的“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是一种重要又有广泛前途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各种新观念也随之而来。而其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被作为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所倡导,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已成为广大教师和专家所研究的焦点、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徐江 《甘肃教育》2007,(4S):30-30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各种新观念也随之而来。而其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被作为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所倡导,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已成为广大教师和专家所研究的焦点、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厌恶而拒绝、喜欢而接受是人生存本能表现之一。当看到酒杯里有一条毛毛虫时,人们就会拒绝喝这杯酒;当看到田园里盛开着鲜花时,人们就会接受这片景色。由此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也存在着拒绝与接受吗?现实中,有些教师的课学生特别喜欢,有些教师的课学生特别反感,喜欢的课学生接受,反感的课学生拒绝。从生命的意义这一视角看,因为喜爱,学生才接受,因为厌恶,学生才拒绝。“接受”缘于美的教学,美的教学需要教学模式与教学艺术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20.
马晶 《甘肃教育》2010,(9):22-22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一种是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习者"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另外一种则是通过学习者亲身的实践,让学习者"体验"到使用知识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