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看上去总是那么年轻的钢琴家丹尼斯·李出生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他生气勃勃,和蔼可亲并且颇为健谈。每当他自我介绍时,总是十分认真而又坦诚地说:“我是丹尼斯。”这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人们都早已认识他了。别人问及他的年龄时(有人记得在过去的亚洲音乐会上他经常被问及这个问题),他便微笑着回答:“我的年龄不过在16岁到60岁之间罢了。”然后又狡黠地补充道:“这是好莱坞影星的隐私权!不过我可不是利伯雷斯。”这位风趣可亲的音乐家在伦敦住了25年,是他  相似文献   

2.
《小强历险记》充满民间的娱乐趣味,其最大特点就是“玩”。只用一台4000元的DV和一台电脑完成,讲一个名叫小强的人被警察误当曾志伟抓来,其问又被误认为姜、乐评人颜峻,最终只是一场荒诞的误会。其中,张艺谋、陈凯歌、姜、冯小刚、王志、超女都成了被调侃的对象,如说姜在《寻枪》中从来不抢戏,如说崔健的专辑不好,因为他不会海豚音。[编按]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大地上,大凡40岁左右的中年人,无论是科学家还是牧羊人,在他们童年记忆的金匣中,都珍藏着一朵神奇而又馨香的“花”——“马兰花”.“栽种”这朵仙花的是国家级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简称中国儿艺).童话剧《马兰花》是中国儿艺1956年建院的首演剧目,从那以来的三分之一世纪里,这个戏久演不衰,成为新中国儿童戏剧史的里程碑.《马兰花》讲的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主人公马郎是山林之子,勇敢而又善良,他有一朵神奇无比的马兰花,能帮勤劳的人们实现愿望,带来幸福.观众们最难忘这样一个场面:诓骗马兰花的老猫被马郎、小猴、小兔、小鹿  相似文献   

4.
“文化”这一概念是由爱德华·泰勒提出建立的。他从德国社会思想家们那里摘取了这一术语,表现在他的著名界说里:“文化是这样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传统和被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人所采取利用的其它功能和风俗习惯。”它主要为人类学家和人种学家所发展,同时又为考古学家、心理学家和历史学家所运用。文化这个概念对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传播性的人类学是很重要的。它被认为是许多显著的特质的结合,这与“文化凝结体”联系在一起;比如,园艺在指定的社会中可能被认作一种“文化凝结体”,各种显著特质的组合,有陈旧的挖掘型棍棒,种植技艺,围栅栏,除草,在场地上举行的宗教仪式,劳动群众的组织安排,对于园地的权利,对于收获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中国大陆以及台湾、香港电影界的有志之士,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借鉴外国电影先进经验,通力合作,使中国电影发展出现了新气象.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澎湃涌起,被称为中国电影“第五代”青年导演的陈凯歌、张艺谋、张军钊、田壮壮、吴子牛等脱颖而出.其代表作有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1984年),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1988年)和《菊豆》(199年).其中前两部荣获国际电影节大奖.最后一部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从而使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上占有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张艺谋执导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在北京太庙上演,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有人为那熟悉的《茉莉花》而自豪;也有人为离奇的“中国”故事而惊讶;有人为一曲回肠荡气的“今夜无人入睡”而激动;更有人被中西方文化结合的精萃而陶醉。《图兰朵》剧照“这是一个古老的东方传说...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国重量级导演张艺谋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展开了一场以“叫归创作,大师归来”为主题的对谈。当张艺谋遇上“赤膊之交”的莫言,两人风趣幽默的对谈引得全场笑声连连。27年前,张艺谋和莫言一起赤膊耕种“红高粱”,之后张艺谋凭借《红高粱》一举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原著者莫言也名扬海外。  相似文献   

8.
《十面埋伏》在故事上不是《英雄》的 续集,但在商业上却是《英雄》的续写。 自其公映以来,虽奚落、骂声从未远离, 但不妨碍一波又一波的观众涌入影院,在 做好心理准备的失望中扔出60元钱。 自传出张艺谋筹拍此片的消息,关于《十面埋伏》的新闻从未间断,待观众的 好奇心被吊至最高处,这部电影赚钱最多 的时机也已成熟。导演张艺谋和制片人张 伟平对《十面埋伏》的营销运作,再次凸 显“张氏营销”商业模式的威力,成为业 界的一则新的经典营销案例。 娱乐新闻的惯常炒作对“二张”而言, 早已驾轻就熟。《十面埋伏》开拍时,被 媒体以《英雄2…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凤凰联动出版公司策划出版了爱情小说《山楂树之恋》,瞬间这本书风靡全国,成为销量突破400万册的超级畅销书,被读者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小说”。图书一经面世随即创造了惊人的销售奇迹,30余家影视公司争抢此书影视改编权,最终花落导演张艺谋,2010年改编拍摄成的同名电影《山楂树之恋》,  相似文献   

10.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1891—1940)是一位作家,他度过了艰苦的一生。他这艰苦的一生是和这个国家在1920—1930年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他曾被指控“有错误”、“有反抗情绪”和“误解共产主义”。在生前,他始终未能享受到目睹自己的作品在苏联出版的乐趣。研究布尔加科夫生平与作品的语言学博士玛丽埃塔·丘达科娃说:“布尔加科夫向我们大家表明他是在最困难的环境中坚定忠诚的典范。他提醒我们,意志自由确实存在,并且被认为是一种天赋,因而,人们可以随意行善或作恶。但无论如何他是从不作恶的。”多亏佩雷斯特罗伊卡和格拉斯诺斯特,我们今天才能有机会读到这位世界闻名的作家的主要作品,并且能在我们的剧院舞台上看到他的剧作。  相似文献   

11.
罗伯特·佩恩·沃伦被任为美国第一位官方指定的桂冠诗人。这位八十岁的诗人、小说家和随笔作家于四十年前发表了他最著名的小说《国王的人马》。他是唯一的一位既获得过普利策小说奖又两次获得过普利策诗歌奖的人。这位风格独特的文学家用各种形式进行创作,但他在1983年说:“诗歌和我的心同在。”在过去的十年里,他  相似文献   

12.
有一年“愚人节”,马克·吐温遭到别人的愚弄:纽约的一家报纸报道他死了。当他亲自迎接来吊唁的客人时,许多人又惊.又气愤,纷纷谴责那家报纸。马克·吐温没有发火,而是幽默地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日期提前了一些。" (摘自《中外名人趣闻》)  相似文献   

13.
杨武能:举世公认的中国最杰出的翻译家和日尔曼学者之一;多次荣获国内外重要奖项,备受瞩目的是其在歌德文学翻译和研究中的卓越成就。2000年,联邦德国总统约翰尼斯·劳授予他“国家功勋奖章”;2002年,他又荣获德国“洪堡学术奖金”。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1月7日,一个声明在美国引起轰动。在洛杉矶湖人队效力12个春秋的篮球巨星“魔术师”约翰逊向全世界宣布,他因患艾滋病而即刻退出湖人队。此后的十个月中,他格外繁忙。他在美国各地现身说法地讲艾滋病的危害和严肃两性关系的重要性,被指定为国家艾滋病委员会主席,但他在1992年9月辞去了这一职务,他发现他的体力一如既往,便坚持篮球训练。1992年2月,他获得美国篮球协会(NBA)最佳球星的殊荣,参加梦之队,进军巴塞罗那,捧回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金牌。之后,他在9月又发表了一个新的声明:决定于第三季度重返洛  相似文献   

15.
刘易斯·卡罗尔在一八七九年声称:“我生活的三分之一时间好象是花在收信上,而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则用于回复信件。”一八八七年他又写道:“生命似乎都耗在书写函件上;我逐渐认为,‘人’的恰当定义应该是‘一种专门写信的动物’。”确实,有一份记录表明:刘易斯·卡罗尔在他活着的最后三十七年  相似文献   

16.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许多信件和书稿上的署名都是“帕帕”(Papa),有不少人以“帕帕”称呼海明威。那么,他从何时何地又何以被唤作“帕帕”则很少有人知晓。101岁的古巴老人格雷格里奥·富恩特斯曾是海明威的“皮拉尔号”渔船的船长,他从1935年到1960年一直以船长的身份陪伴着海明威。很多人都认为他是《老人与海》中捕鱼老人的生活原型。他在晚年回忆了与海明威相识相伴的岁月,也透露了“帕帕”一名的由来。下面是老人对往事的一段回忆。我是一艘古巴渔船的船长。有一年,古巴人派我去美国的新奥尔良。渔船在航行途中遇上了…  相似文献   

17.
监利县,我的故乡,是个非常迷人的地方.……在那儿有我童年的笑声,少年的梦影.这是1985年我在一位朋友家里信手拿起一本散文集翻阅时读到的.当时,出于职业关系,我盯着文章标题右下方的作者姓名仔细看着——王轶猛!这竟是我慕名已久的一位旅台乡贤写的散文《月是故乡明》.虽然对作者了解不多,但我久闻他和他的胞兄王遐举先生是一对蜚声海内外的书法昆仲.一个在大陆被推为中国“书坛八仙”和京都“五大名笔”之一,另  相似文献   

18.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俄国民族音乐“五人团”(又称“强力集团”)的成员之一,他对推动俄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1844年3月18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出生在俄国诺夫哥罗德的一个小镇,即现今列宁格勒东南180公里处。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的政府官员,应父亲的要求,1865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进了圣彼得堡海军专科学校,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学习音乐。起初他随乌科希学习钢琴,1859年又随卡米尔学习作曲。经卡米尔介绍,1861年6月8日他认识了“五人团”的首领巴拉基列夫,这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一生的转折点,从那时起,他开始了作曲生涯,并在创…  相似文献   

19.
按照这个乌克兰村庄的习俗,欢送应征入伍的人时要奏乐、跳舞、唱歌,给未来的军人馈赠礼品。集体农庄送给萨沙的是一把钥匙。“萨沙,安心服役吧。”村苏维埃主席说,“这是你日后新居的钥匙。打部队回来后,就跟玛丽雅结婚吧……”大伙儿一齐鼓掌。但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这种人总是有的嘛。他们说:“他复员后不会回村的。他准留在城里,要不然就上工地。”“这号美人儿才等不了两年呐……早出嫁啦!”玛丽雅听见了他们的谈话,伤心透了,她嚎啕大哭起来。“要我把辫子剪下来,这两年都戴头巾吗?”玛丽雅眼噙泪水,对萨沙悄声说。古时有这种风俗;小伙子被抓壮丁,姑娘就剪掉辫子,以免  相似文献   

20.
林肯驰名世界的葛底斯堡讲话是英语演说史上的珍品,它开创了英语新一代的演讲之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篇讲话越加放出眩目的光彩。关于这篇讲话一直有着种种神奇的传说。一种流传至今的说法是:这篇讲话是林肯在一个信封背面随意草草写成;另一种说法是:这一讲话是林肯在华盛顿去一家照相馆的路上构思出的;还有一种说法是:“讲话”是他乘火车去葛底斯堡的途中在一张卡片纸上草拟成的;又有说法是:“讲话”是他在集会的前一天晚上突击而成的;更有甚者,有人说“讲话”是林肯在听集会主要演讲人埃弗雷特演说的同时临时写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