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园 《考试周刊》2011,(4):50-51
言语打断是在当前说话人结束话轮前开始讲话,是说话人为了取得发言权而试图与当前说话人争抢话轮。打断不仅是对话轮转换规则的违反,还是对语言和社会行为规范的违反。以罗杰、布尔和史密斯(1988)提出的打断模式为基础,本文选取美国情景喜剧《六人行》(Friends)中的对白,以在校学生的对话为语料,试图分析男性和女性在言语打断时所运用的打断模式的不同特征,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和正式场合下人们所采用的打断模式。  相似文献   

2.
方斐 《英语广场》2023,(20):60-64
作为机构话语之一的庭审话语,相较于日常会话来说更加强调秩序,但打断现象同样普遍存在。本文以中美两国真实庭审语料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中美庭审话语中打断现象的语用功能。研究发现,中美庭审话语中打断现象普遍存在,有着拒绝、质疑、转移及干预话题、赞同、澄清、帮助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话语误解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言语交际中。言语交际涉及说话人话语生成与听话人认知推理。作为话语信息组构起点和认知推理前提的语用预设对话语交际的成败具有重大影响。说话人语用预设量的偏差和说话人预设的语用含糊,均会影响说话人话语的明示性和突显度,制约听话人的正确推理,是造成话语误解的重要因由。  相似文献   

4.
语句"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在日常交际中表达出的犹豫情态具有虚假性可能。当说话人使用这一语句传达出虚假的犹豫情态时,该语句具有一定的话语标记语性质,标记说话人的主观犹豫情态。该语句在不同语境中可以实现多种语用功能,引导和制约听话人对后续话语做出符合说话人表达目的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语用研究者所提出的关联—顺应模式,在这一框架下对幽默话语交际进行探讨,认为幽默话语交际过程就是说话人寻求关联语境,进行动态顺应的过程。说话人在话语交际过程中的关联假设决定话语方式的选择。本研究有助于更有效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语言现象,进而提高人们的幽默话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从互动语言学视角对电商直播语言的研究还不多,本文以某头部主播618预售首日的直播话语为语料,以互动语言学和会话分析为理论基础,探究电商主播在直播互动中的话轮转换策略。研究发现:(1)主播通过主动接话和打断策略取得话轮;(2)使用话语未完成语和重复策略延续话轮;(3)指定下一说话人以及受话人自我选择策略放弃话轮。  相似文献   

7.
"抢占发话权"这个看似陌生的话语行为,其实与"插话""打断"以及"抢占话轮"等话语行为非常相近,即说话人在并无放弃话轮表示的情况下,另一方立即发言,争取说话权的行为.本文通过对近10小时的电视访谈节目的语料归纳,总结了"抢占发话权"中包括的反馈类等八种语言表达式及其所体现出来的六种功能.  相似文献   

8.
唐斌 《英语辅导》2008,(1):76-79
自然语言充斥着主观性现象,伴随着命题的表述,话语一定会透漏着说话人的视角、情感、态度,实现说话人的"自我"表达,从而构成话语中的"主观性"现象。本文将探讨语言的"主观性"特征是如何透过英汉话语末尾标记语得以体现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来分析话语误解,结合关联理论,对产生话语误解的原因、日常交际中避免话语误解现象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在交际过程中要重视说话人的话语明示性及听话人的话语推理,尽量减少或消除话语误解。  相似文献   

10.
话语标记语是说话人为了引导和制约听话人正确理解话语而选择的语言标记。这一语言现象作为一种制约手段在话语生成、话语理解和话语连贯性方面都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误解是由于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没有准确传达他的话语意义,听话人没有准确或全面理解说话人话语意义的言语现象.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运用关联理论及认知语境,结合实例分析了话语误解产生的原因,指出话语误解是在认知语境的选择、补足与扩展时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仔细措辞     
一个人的话语可以反映出他对待人生的态度,积极的人话语中充满激情和希望,消极的人话语中满是委屈和失望。同样的,话语也影响着人生态度,想变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吗?不妨从改变说话方式开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网络用语Yo的明示-推理交际观模式,发现说话人通过网络语Yo,可向听话人传递刺激信号,向受话人明示会话即将开始或传递某种简短信息,使受话人对这种符号进行相关解码,明确说话人的会话意图.听话人凭说话人提供的显映方式及听话人本身的认知语境对话语信息进行推理,最终可正确理解话语含义.  相似文献   

14.
话语理解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可以用来解释交际者之间是如何成功地进行交际的。然而,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出现了大量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本文利用会话含义理论对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会话实例进行了详尽分析,推导出交际者实施这种交际策略中话语包含的特殊会话含义:即说话人有意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含糊交际是说话人为了应对无论是说实话还是撒谎都会导致不利后果的两难交际情景,而不得不有意使用的一种对话中的回避方法,是说话人为了维持社会关系而有意对话语信息有所控制的一种特殊语用现象。对含糊交际现象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我们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礼貌现象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这一面子挽救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从关联理论观点出发,话语标记语能对话语的理解形成某种制约.即通过话语标记语制约听话人认知语境的构建使听话人进一步寻找话语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达到说话人期待的语境效果,实现成功交际.话语标记语能对语用过程实施一种认知上的语用制约.  相似文献   

17.
"语域理论"主要以Halliday功能语法的语域概念为基石。本研究试图从语域的话语范围/语场(field)、话语基调/语旨(tenor)和话语方式/语式(mode)等三个维度对交际中的人物言语进行语域特征分析,从而初步探讨如何才能挖掘语言潜力,使说话恰当得体,成功地实现言语交际并塑造自身良好的口才。  相似文献   

18.
话语误解是网络交流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本文运用语用学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对网络聊天中话语误解的实例进行分析,指出容易导致误解产生的原因有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话语关联程度低、语境不清晰等。因此说话人在生成话语和听话人理解话语时,应做出各自的努力以减少或避免误解。  相似文献   

19.
话语误解是网络交流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本文运用语用学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对网络聊天中话语误解的实例进行分析,指出容易导致误解产生的原因有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话语关联程度低、语境不清晰等。因此说话人在生成话语和听话人理解话语时,应做出各自的努力以减少或避免误解。  相似文献   

20.
话语是承载说话人意图的载体和听话人理解说话人意图的媒介。作为表达语用意图的话语行为不仅仅是言语行为,也是语用行为,还是文化行为。话语行为无时无刻不处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的互动网络之中。对话语语用意图的认知能形成高效率的认知直觉;对语用性的认知直觉能帮助说话人对语用意图进行自认为的最佳语用设计,而使听话人根据交际语境激活的语用知识和认知习惯作出相关的理解。话语语用性保证了话语行为的双方对话语意图生成和诠释进行的优选认知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