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荀子故里应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并在很大程度上应是赵国的都城邯郸。荀子的祖上可能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卿族荀氏,但荀氏封地于战国时期并不属赵,因而指今山西南部的临猗、新绛或安泽几个地方为荀子生地都是没有根据的。不能因为《史记》仅仅记载荀子为“赵人”而未给出其生地在某个具体的县邑,便对荀子故里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猜测。  相似文献   

2.
《邯郸学院学报》2013,(1):67-67
《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赵文化研究”专栏发表了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沈长云教授的《荀子故里考辨》一文,该文经过梳理材料后认为:《史记》记载“荀子,赵人也”是正确的,荀子的出生地应该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邯郸,而不是赵国以外的其他地方。《新华文摘》2012年第23期第162页转摘了该文的观点,摘编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蔺相如是否在赵国为"相"有争论。二十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我国东北地区先后出土了三件战国时期的赵国兵器,分别是《四年春平侯剑》《七年阳安君剑》和《二十年蔺相如戈》,真实地记录了战国时期的赵国三任相邦作为兵器监造者的历史事实。特别是《二十年蔺相如戈》作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关于蔺相如的出土文物,对研究赵国历史和蔺相如生平简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4.
公孙龙和荀子同为赵国人,生活时代也大体相同,但公孙龙所秉承的更多的是赵国思辩文化传统,所以,他的名学思想缺少功利色彩和政治理想;而荀子所秉承的更多的是带有治世性质的实用文化,其名学思想以明天下大道为目标,倡导的是"别同异、明贵贱"的治世文化.  相似文献   

5.
《邯郸学院学报》2013,(2):57-57
荀子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思想家。3月25日晚7点-10点,我校在行政楼第三会议室创办《荀子》研讨读书班。开班第一讲由学报编辑部主任、荀子与赵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康香阁编审主持,校长马计斌教授致开幕词。邀请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生导师梁涛教授主讲,党委书记杨金廷教授、副校长鲁书月教授、教务处、科研处、教科所、学报编辑部、中文系、历史系、法政系等数十位教授、副教授、博士和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读书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6.
荀子出自赵国,少年立志,游学四方,返赵国助战议兵,主"一民"之道。荀学孕育于赵文化沃土,以"隆礼""重法"之特色而永垂史册。  相似文献   

7.
荀子出自赵国,少年立志,游学四方,返赵国助战议兵,主"一民"之道.荀学孕育于赵文化沃土,以"隆礼""重法"之特色而永垂史册.  相似文献   

8.
"叙述荀子生平"一事,始终要靠当代学者对历史资料的诠释和建构故事的一种"构想力"。在文献资料非常限制之情况下,勾勒出荀子的生平大概如下:荀子大约在公元前316年出生于赵国。他年轻时曾到齐国,当时应是15岁左右。荀子在稷下学宫研瓒到30岁左右,燕国战胜齐国迫使荀子离开齐都临淄,并在前286年到前278年间居留于楚国。后来秦军攻进楚国都郢城,齐襄王夺回临淄的事件让荀子回到稷下学宫,在这时期三度被任命为祭酒。在前265年,赵国由孝成王继位,应侯范雎在秦国掌政,荀子应该在这一年到前262年之间曾拜见他们以及秦昭王,此时也是秦赵争霸最后交锋的前夕。256年楚国灭鲁,荀子接受楚国春申君的邀请,接任兰陵令。我们无法确定前238年他被解任前是否曾一度离职赴赵国,但他在卸任后继续居住在兰陵直到去世。如果说荀子是在前237到前235年间去世的话,他的年纪应该是70岁后半到80岁。  相似文献   

9.
赵国地处四战之地,频繁的战争孕育了赵国丰富的军事思想。对赵国名将赵奢的"用众"思想、思想家荀子的兵要思想、纵横家虞卿的军事外交思想等进行了论述,对赵奢指挥的阏与、李牧指挥的大败匈奴之战的战争指挥艺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被认为是军事奇才。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大将廉颇闭门不战,秦国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赵文化研究日新月异,尤其是战国时期赵国研究成果颇丰,赵国其他历史阶段的研究稍逊。汉简,为研究西汉时期的赵国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笔者以一批西汉时期赵国汉简为本体,首先对其进行局部复原,断代和定性,其次梳理出西汉赵国与边境的军政关系,最后分析汉简对研究西汉赵国社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邢台学院学报》2014,(2):87-90
一个国家或政权都城的选址是在主要矛盾作用下权衡各方面综合因素的结果,而不是符合都城选址的所有原则。战国时期,赵国定都邯郸是因为这里具备作为都城的历史和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优势,并适应了赵国向中原地区发展战略的需要。邯郸处于"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又使其容易遭受外部威胁,带来都城沦陷的危险,赵国通过在信都建立陪都,在邯郸南部修筑长城等措施以弥补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13.
公孙龙和荀子同为赵国人,生活时代也大体相同,但公孙龙所秉承的更多的是赵国思辨文化传统,所以,他的名学思想缺少功利色彩和政治理想;而荀子所秉承的更多的是带有治世性质的实用文化,其名学思想以明天下大道为目标,倡导的是“别同异、明贵贱”的治世文化。  相似文献   

14.
初识经典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时的人们尊称他为"荀卿"。《荀子》这部书是荀况晚年为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编写而成的。现存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是春秋战国之际的一部总结性的学术百科全书。荀子学识渊博,文采过人,他在承继孔孟的学术思想之外,更是能吸收各家之长加以综合提升,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邯郸学院学报》2013,(2):45-4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4期第61—63页长篇转摘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柯马丁(MartinKern)教授在《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发表的研究战国时期赵国思想家荀子的论文《(荀子)的诗性风格》。该文摘是中国最高学术文摘刊物,转摘的文章均来自全国著名学术期刊。《邯郸学院学报》是该期唯一一家地方高校学报发表的文章被转摘,而且转摘的篇幅最长,这是近年来《邯郸学院学报》发表的文章第3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  相似文献   

16.
荀子(约前313——238),名况,时人尊为“卿”,因古代荀、孙同音,所以又叫孙卿,赵国人,著作有《荀子》.“尽管荀子具有批判地综合各家的特色,但从思想渊源来说,主要来自儒家学派与管子学派.他的思想可以说是两者的综合与发展.从学派分野来说,荀子属于儒家,是先秦时代与孟子齐名的儒家大师.”(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荀子对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文学、语言学和修辞学都有研究,而且造诣深,影响大,在战国时期,堪称佼佼者.对于上述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历来都有论释,大家都公认为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然而对于他的语言学、修辞学却被忽视了,很少有人专题研究、阐释.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空气的活跃,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7.
代地原本是代戎活动的区域,战国时期一直处于赵国的治下.赵国对代地先后采用了设立封君、设置郡县、归边将统领以及流亡后成立代王国等统治方式,各种统治方式下赵国都给予代地相当大的自主权.这种策略总体上是成功的,使得代地为赵国成为军事强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是一位十分有作为的国王,他领导发起的胡服骑射改革奠定了赵国强国地位,是战国时期重要的事件.晚年,他针对强秦的进攻,又制定了重要的战略,但这一战略由于沙丘宫之变,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最后导致赵国被秦国兼并.  相似文献   

19.
赵文化纵论     
通过对战国时期赵国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哲学等方面的论述,可以证明:赵文化是以赵国文化为核心,包括赵氏家族文化和赵地文化在内的区域传统文化,其精神实质为开拓进取,竞争图存,兼收并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0.
羊肠小道     
唐代诗人王维曾写过一首诗,诗中用"羊肠"形容那狭窄而迂回的山路,既形象又逼真.山西省晋城县南边的太行山坂道,萦曲迂回,自古就被称为"羊肠坂".据说战国时期,有一次魏国攻打赵国,由于首先切断了这条羊肠坂道,使赵国分为东西两半,从而很顺利地击败了赵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