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翻译家辜鸿铭自己的话特别翻译对其翻译选材、翻译方法的特别之处做了总结。通过运用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发掘了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的动机、策略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并解释了其翻译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张晓丽 《科教文汇》2010,(11):141-142
本文用翻译家辜鸿铭自己的话"特别翻译"对其翻译选材、翻译方法的特别之处做了总结。通过运用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发掘了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的动机、策略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并解释了其翻译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张萍 《内江科技》2009,30(11):40-40
本文主要从影响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入手,以辜鸿铭的翻译活动和翻译策略为例,分析译者选择翻译策略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闻的权力差异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4.
儒道佛三者合一既是中国的哲学思想,又是宗教信仰。本文运用翻译目的论,从《红楼梦》杨译和霍译不同的翻译目的出发,研究两者在宗教文化词语上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郑晓燕 《今日科苑》2007,(18):209-210
本文运用描述翻译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的两个版本的字幕的比较,从情景喜剧中含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英语幽默的翻译入手,对字幕翻译从理论到实践作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影响字幕翻译工作者做出翻译决策的各种原因以及制约他们选择翻译策略的规范。  相似文献   

6.
丁晶华 《科教文汇》2011,(2):127-128
本文以电影《赤壁》为例,探讨影视剧字幕的翻译策略,指出由于其自身的艺术形式,影视剧字幕翻译必须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灵活处理文化问题,重组文化意象的明示和隐含意义,以求为目的语观众提供最佳关联的字幕。  相似文献   

7.
周佳  刘玲 《科教文汇》2010,(23):124-125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本文在讨论字幕翻译的特点之后,拟以电影《东邪西毒终极版》的英文字幕为例,通过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结合实例,着重分析了这两种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宋乔 《科教文汇》2013,(20):95-95,116
文化缺省的存在给译者带来诸多困难,译者在处理该问题时常会用到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补偿策略。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屡见不鲜。在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中,运用多种翻译补偿策略为译者提供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9.
赖晓鹏 《科教文汇》2008,(4):165-165
异化是以原语文化为认同的翻译策略,而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批评家们对跨文化翻译活动中的归化和异化原则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从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视角,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做一些比较和分析。文章认为,两个译本在言语信息的传达上都可谓经典之作,但是在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上,则有很大区别: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主要采用异化原则,而Hawkes的译本主要采用归化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中国文化外译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本文针对中国文化外译存在的问题,如翻译策略的使用,翻译人才的培养,文化翻译产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中国文化外译应以文化传真性为标准,实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提升翻译技术,并通过翻译活动的市场化和树立品牌推进中国文化外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立云 《内江科技》2008,29(6):30-31
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揭示了文化现象存在可译性。本文从杨宪益的《红楼梦》英译本对翻译中怎样处理文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红楼梦》英译本部分章节中涉及文化因素的译文,讨论了文化翻译中所使用的方法,阐述了翻译中文化差异问题的处理要从词语上入手,在整体上把握,传递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文学翻译,影视字幕的语言有其特殊之处。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评析了归化和异化策略在《阿甘正传》汉译字幕中的运用,指出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处理不同文化因素时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3.
广告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形式,是商品营销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进行广告翻译时,应充分了解目的语的语言特点,目地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消费习惯,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对中英文广告的对比分析,从翻译功能理论角度探讨了广告英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分析莫言《红高粱》中文化负载词不同的翻译策略,分析以目的为翻译根本,对不同的文化负载词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所产生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影响翻译优劣的因素有很多种,而文化因素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跨文化交际翻译》一书以文化为基点,探究跨文化交际对翻译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解读《跨文化交际翻译》分析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励  刘珊 《中国科技信息》2007,(10):220-221
幽默带给人们欢笑,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翻译幽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互相之间得以分享幽默。好的幽默翻译,不仅应当译文地道,而且能够准确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使译文读者理解幽默的内涵。本文首先探讨了幽默翻译的目标,即语用等值,以及关联理论对幽默翻译的启示。并将幽默分成普遍幽默,文化幽默和语言幽默三种情况。通过分析英汉互译的幽默实例,着重论述了注释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这两种策略在幽默翻译中是可行和值得提倡的。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使译文读者理解幽默内涵是幽默翻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卫佳 《科教文汇》2013,(7):112-112,115
本文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结合电影《阿凡达》字幕中文翻译中的大量例证,旨在探索研究减译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对电影《阿凡达》字幕的中文翻译中运用到的减译策略进行了分析整理。将字幕翻译中常用的减译策略分为删除、简化、压缩和简化改译四类加以研究。并最终得出研究结论,即在翻译电影字幕这种受到时间空间限制的文本时,减译是一种高效手段;而目的论则证明了减译在字幕翻译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李嘉博 《科教文汇》2012,(4):138-139
在翻译的权力研究基础上,后殖民翻译研究将翻译纳入国际政治文化语境中,突出了翻译的文化和政治作用.后殖民视角下的杂合翻译策略符合全球化的历史背景,在保存本国文化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抵抗强势文化的侵略.因此,杂合翻译策略的使用,不但有其必然性,也是解决现阶段归化与异化之争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宋莹 《科教文汇》2012,(25):147-148
本文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从互文性角度对《红楼梦》两译本进行文化翻译解读,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互文现象,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互文性在翻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清末,倡导西方文化但激烈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之风日益强烈。面对历史沧桑巨变,辜鸿铭作为清末大儒,开始"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欧洲各国应向中国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并开始思索怎样把国学推出国门之问题。辜鸿铭在1989年把《论语》翻译成英文,不仅成为中国第一个把儒家经典"东学西传"之人,而且其《论语》译本更被誉为风靡欧美的唯一英译版本。该书透露出的文化自信与翻译方法,不仅便于《论语》在世界的传播,而且重建了中国文化的尊严与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