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赏识教育"是为了赏识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赏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大学生尤其是大学师范生进行调查,了解赏识教育在大学中的实施情况以及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化学师范生在接受到赏识教育的同时也会将赏识教育实施下去,这对教育事业来说将是个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它能极大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更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信心、兴趣、意志、个性和动机等,完全适应学校教育,应用赏识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燕 《科教文汇》2014,(2):176-176,178
赏识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适合现代教育的重要教育方法之一。作者作为一名在中职教育一线工作近十年的教师.坚持将赏识教育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本文旨在从两方面谈中职学校中的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对中职学生的作用和好处,以及在日常的中职教育中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优势:赏识教育在中职学生的教育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以便于教育者更加完善地实施。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是一门集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综合学问,是在尊重学生、承认差异、充分信任的基础上,通过赏识学生的行为表现以激励学生发挥自身潜能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体现了人性中渴望被信任、被尊重、被理解、被激励的特点。本文在阐释赏识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的应用已经更加深入到学生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适合现代教育的重要教育方法之一,而性别差异教育近年逐渐受人关注,基于性别差异的学校赏识教育也越来受广大社会群众关注。为了解学生对其教育的需求和基于性别差异的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高年级同学进行访谈并收集他们受基于性别差异的学校赏识教育的案例,从如何影响、影响程度以及对学生的主管和客观上的影响进行分析。经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大部分的高年级大学生均受过导师的赏识教育,而且大部分学生认为导师的赏识教育对自己在学业和未来就业上有一定效果的帮助,从而给出教师未来教学方法上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尤其需要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赏识教育就是用赏识的手段去发现、唤醒、激励受教育者身上隐藏着的巨大潜能。立足于赏识教育观,试图通过把赏识教育应用于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信,挖掘学生潜能,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现在有些老师为了“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一味地责怪他们,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老师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那就是赏识学生。即接受生学的全部;尊重学生;同时也注重赏识自己;抓住教育时机;帮助学生做出积极的自我评价;多加鼓励和表扬,不排斥评批。最终愿赏识教育成为成功教育的良方。  相似文献   

9.
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我们给予学生赏识性评价,以激励学生通过努力体验到成功的滋味,让我们的评价变成一种赏识、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一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姚桂玲  孙亮 《科教文汇》2011,(29):50-51
如何教育学生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呢?笔者从陶行知赏识育人的故事中得到灵感,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去育人,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蕾 《科教文汇》2011,(34):64-65
懂得赏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教育中教师能够赏识学生则会使其信心大增,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踏实地走向成功。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适当的时候多鼓励学生有助于学生重塑自信,还能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激发,并且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刘娜 《科教文汇》2011,(12):136-136,137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进步,美育逐渐成为教育学关注的焦点。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审视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音乐欣赏,并且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提高了也有助于舞蹈教学的展开。  相似文献   

13.
魏光磊 《科教文汇》2014,(35):131-132
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它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禅宗文化巧妙结合,代表了我国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在世界绘画艺术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但是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对美术课学习缺少兴趣,对国画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甚少,民族的重要传统文化普及率很低,中学生可能会在毕业以后很少接受美术教育,所以加强国画鉴赏教育十分重要。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认识水平等因素,我认为关键是让他们提高审美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鉴赏国画的知识。不求学生能够用所学进行国画创作,只求能涵养其心,使之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所以最适合进行审美鉴赏教育。但是如何上好一堂中国画鉴赏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是我要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潘欢欢 《科教文汇》2012,(20):170-171
美术鉴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因此提高高职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五种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美术鉴赏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指导实践,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翁亦飞 《科教文汇》2014,(22):216-216
我们一直欣赏“赏识教育”、“鼓励教育”,推崇“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却忽视了奖罚教育的重要性。奖惩分明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明辨事理、辨别是非,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对的、好的及时给与夸奖和奖励,使他们的良好行为得巩固和发扬,不对的、错误的要及时给与惩戒和处罚,让他们对自己不良的行为勇于担当,并及时摒弃和改正。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取得进步,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徐磊 《科教文汇》2014,(5):170-170,174
自新课改以来,作为高品质学习方式之一的自主学习受到了教师的青睐。自主学习有助于激发课堂生命力,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赏识教育视角,阐述了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中的体现并分析了赏识教育是如何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7.
史华 《科教文汇》2011,(29):176-176,196
音乐鉴赏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培养中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中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目前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中,过分强调了预设与封闭,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学习。本文基于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善措施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张留君 《科教文汇》2011,(26):46-46
美术欣赏是一种直觉审视力,这种审视力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它能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感受和体验,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感兴趣,并能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达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巧 《科教文汇》2011,(29):175-175,194
音乐欣赏是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