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之道讲究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望、闻、问、切,合称四诊,从立体的角度,多方面对病人进行剖析,能综合的反映出人的病体特征,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其实,这种思路也可以用在管理上,尤其是在面对80、90后员工时.  相似文献   

2.
吴玉建 《科教文汇》2012,(21):11-12,16
在国培中学习要有方法,要将理念转变成观念,将观念转变成方法,将方法转变成行动,首先要转换角色,调整心态,为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其次,参加培训的教师要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学习中有的放矢;第三,听讲座有"望、闻、问、切"之法,学会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关键,而善于践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专家,张敏州有着许多丰硕的业绩。开中西医介入治疗冠心病之先河张敏州曾留学日本,主修心脏介入治疗,回国后,他立志以心脏介入为主攻方向。1997年张敏州来到广东省中医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医学领域: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随后,他在全国中医院率先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工作,改变了传统中医院单纯依靠"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与当代医学严重脱节的面貌,在中医院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和中医相结合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沈清清 《科教文汇》2008,(17):119-119
学生物学教学法实验课的成功需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人翁意识,但授课老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和指导也非常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懂得如何“望、闻、问、切”将使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实验课的成功需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人翁意识,但授课老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和指导也非常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懂得如何"望、闻、问、切"将使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脑的广泛普及与电脑软硬件设备的飞速发展,二手电脑市场也日益活跃。如何挑选一台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二手电脑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本文借用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等四种手法介绍了选购二手电脑的具体细节。  相似文献   

7.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在“望”的诊断过程中更看重舌苔的改变。古人称“舌为心之苗”、“舌为脾胃之外候”。有经验的中医,总会透过舌象来了解和认识疾病的本质及发展。一般来说望舌要有顺序,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侧。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教育目标,班主任要研究和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主要的方法是,在通过“望、闻.问、切”全面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目标激励、师爱感染、暗示等方法进行科学的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周丽娜 《科技风》2023,(14):43-46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对川渝地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现状进行调研,并深入分析其主要原因。同时提出构建赛课融通、赛训结合的综合育人机制,建立四级竞赛管理体制等意见建议,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通过技能大赛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科普园地     
妇女就诊前艳妆不足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浓妆艳抹的妇女去医院就诊,殊不知这样做对疾病的诊断是不利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无论是中医的望、闻、问、切还是西医的望、触、叩、听,都离不开望诊。即医生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病人的神态、皮肤、指甲、嘴唇和面部的色泽。种种疾病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和表现,例如肝炎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病,通过望、闻、问、切,医家心有定数,便据证定“法“,依法制“方“,按方遣药.这是中医诊治的常规过程.然而,中国古代名医治病对有的病证,却不施药石,采取激怒病人使之无药自愈的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1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中所记载的一首古老诗歌,其大意是描写一位男子爱恋上一位漂亮女子却又求之不得的境况。虽然看上去是描写爱情故事的一首诗,但它却反映出人们对美好事物向往追求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事物的一种本性。也许正是这种力量,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一、产品的外部形态是内部的反映中国的中医学诊断理论中讲究四法,即“望、闻、问、切”。望即看人的气色,闻即闻气味,问即询问个人感受,切即查看脉象。这一系列的方法都可以反映出一个物体的内部境况…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B):170-170
引言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问,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日:“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创建的四诊法“望”“闻”“问”“切”至今也是中医诊断之根本,在这里笔者仅以此来证明何样的企业才适合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望)了解幼儿对该活动的兴趣,凭借听(闻)幼儿操作中的对话判断活动的难易程度,借助提问(问)启发引导幼儿进行探索与发现,根据自身经验值及时调整(切)活动方案,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如此"望闻问切"的教学方式不失为一种全方位关注幼儿、关注学习过程的良方。  相似文献   

15.
“望、闻、问、切”是中医学中用于诊断疾病的四种有效方法,是借以检查病人,诊断病证的常用手段和方法。从事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的专职稽核人员在对参保单位开展工作时,犹如一名医生,尤其像中国传统的老中医,对单位在申报基数、人数及在实地稽核过程中对企业的劳工年报、各种财务报表、各种帐薄及会计凭证等进行全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一些原因,美术教师很少注重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研究。新时期呈现出许多新的作业内容与形式, 不断地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这就需要优化教学结构,提供更为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与评价体系,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审美活动中去。实践证明:对中学美术作业的评价过程中,采用“望、闻、问、切”评价法,提高了学生判断美、审视美的能  相似文献   

17.
脉诊是最具中医特色的征象,在中医诊断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医有四诊,即:望、闻、问、切,其中脉诊就是切诊。在教学中主要以师承法临证为核心。在脉诊实验教学模型建立中通过人工模型、动物模型、人体模型教学模型对比,发现人工模型稳定性较强,但真实指感不强。对此,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就中医脉诊实验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舌诊是我国传统医学四诊“望、闻、问、切”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舌诊方法主要依靠医生目视,主观观察诊断病情.这种方法缺乏客观评价依据,制约了舌诊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研究舌诊,使其更加科学化、客观化、定量化,已成为舌诊研究的必然方向.本文介绍了中医舌诊客观化在舌体分割、舌质舌苔识别、舌体胖瘦和歪斜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发展现状和舌诊的主要研究指标.  相似文献   

19.
引言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创建的四诊法“望”“闻”“问”“切”至今也是中医诊断之根本,在这里笔者仅以此来证明何样的企业才适合多元化发展。“望”多元化企业之形象我们可以把企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创业初期、发展初期、稳健期、二次创业期、持续发展期。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战略是不一样的。当企业告别了艰苦的创业期,进入发展初期和稳健期时,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产业和闲余资金后,若想快速发展,一般企业都需要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李定国 《知识窗》2006,(11):31-31
中医看病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即望面色、察舌像,闻气味和声音.问病情和号脉。西医也有“四诊”: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叩诊主要用于探查胸部和腹部的某些病变,其方法是左手中指贴在病人的胸膛或腹壁;用右手中指去叩击左手中指,根据发出的回音来判断有无异常,并由此对某些疾病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