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城油田2009年开辟重32、重37井区两个超稠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试验区,截止目前,在生产中遇到了蒸汽腔发育受到限制,存在蒸汽腔横向发育不对称、垂向发育缓慢、沿水平段仅局部发育等问题。本文以促进蒸汽腔均匀发育为目的,通过优化注采点、合理增汽提液等调控技术手段促使蒸汽腔均匀稳定发育,初步形成了蒸汽腔均匀发育调控技术,为后续SAGD工业化推广储备了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车510井区为新疆油田公司2014年重点开发区块,最大集输半径约2km,根据车510井区油区范围小,集输半径短的特点,通过对车510井区原油物性的分析(50℃时,净化原油黏度1750 m Pa.s,20℃时,原油密度为0.9523),结合车510工程实际情况,提出适合车510井区的地面集输工艺和原油处理工艺。地面集输由于车510井区油区范围较小,集输半径较短,地  相似文献   

3.
转SAGD生产初期,蒸汽腔较小,供液能力有限,承受压力波动幅度较小,采液速率不易太快。高压生产阶段,主要以扩展蒸汽腔为首要目的,加大注汽量,但加大汽量会导致蒸汽汽相热焓下降,不利于汽和油之间的热交换。SAGD生产稳定期,建立相关较好的油层泄油—液面高度(Sub-cool)—采液速率关联性,可使产油达到峰值。如何顺利进入SAGD生产稳定期,快速提高产量是SAGD采油技术在实际生产中最重要的应用,因此各个阶段操作压力和液面高度的控制技术研究,对SAGD现场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重32井区)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为研究对象,针对各生产阶段操作压力和液面高度的控制对生产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SAGD超稠油采出水具有"水温高、成分复杂、原油物性差、乳化严重、悬浮物含量高、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常规采出水处理工艺无法满足SAGD超稠油采出水处理的需要。针对SAGD超稠油采出水的特点,采用调节+除油+两级气浮装置串联工艺对SAGD超稠油采出水进行预处理,满足SAGD超稠油采出水处理要求,同时提高采出水处理效率,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工程投资,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相似文献   

5.
曙一区D84块馆陶油层属于超稠油油藏,具有油层厚度大、储层物性好、原油粘度高、边底水活跃等特点,油藏地质特征适合SAGD开采。2002年以来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采取直井与水平井组合SAGD方式作为蒸汽吞吐后期提高采收率的接替方式,预计最终采收率为56.13%。2005年2月开始SAGD先导试验,经多年实践,生产指标全面达到方案设计指标,试验取得成功。本文重点总结了在SAGD生产过程中的动态调控方法,以及如何正确掌握SAGD的生产操作方法和理念,为工业化推广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辽河油田超稠油地面工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油田超稠油具有动力粘度大,密度高等特点,解决这种原油的集输、脱水、外输等地面工艺设施的建设是一个新的攻关难题。根据超稠油开发的需要,对含水超稠油集输、超稠油脱水、脱水超稠油管输工艺技术和相关设备进行了攻关研究,形成了井口含水超稠油管道集输、两段大罐半动态、静态沉降脱水、脱水超稠油长距离管道输送的工艺流程,有效地实现了超稠油的集输、脱水等生产工艺需求。  相似文献   

7.
风城油田2009年开辟重32、重37井区两个超稠油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试验区,通过重32井区2012年SAGD开发区循环预热实践总结,将循环预热细分为4个阶段:井筒预热阶段、均衡提压阶段、稳压循环阶段和微压差泄油阶段,并确定各阶段关键控制节点及判断依据,据此进行实时跟踪优化调控,平均连通程度由34.3%提高至86%,大幅提高了循环预热效果,形成了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循环预热阶段优化控制技术,对以后循环预热现场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埕91块为深层特超稠油油藏,由于原油粘度大、温敏性强,采出液地面正常输送温度不能低于80℃,能耗较高。为此,我们筛选出适合的降粘体系,对药剂进行了性能评价和配伍性试验,并对加药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节能降耗的基础上实现地面原油的正常输送。  相似文献   

9.
目前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以下简称SAGD)技术已经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根据工业化应用路线的技术要求,开展SAGD高温产出液在线脱水技术研究工作,以寻求超稠油脱水的替代技术,而其中三相分离器作为高温脱水系统中重要的储存、分离设备,其研究的成败将直接影响高温脱水最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风城油田2012年起规模化应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建成重32SAGD开发区,13新钻双水平井SAGD井组22对,建产能19.8×10~4 t,采用循环预热方式预热油藏。本文以提高SAGD循环预热效果为目的,对井间温度开展敏感性分析,确定了操作压力为循环预热阶段调控的核心,提出了以提高操作压力,提升井间温度为主的调控思路,优化操作压力高于地层压力低于地层破裂压力0.5 MPa,提压时机为水平段均匀见汽后1~3天,形成了针对风城超稠油SAGD的循环预热动态调控控制技术,循环预热技术的突破为SAGD规模化推广提供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现有地面集输及处理系统难以有效适应高含水开发阶段以水为主的生产需求,急需实施就地分水回注,实现降本3增效。本文研制出了液量处理规模120m/d的井口分水装置。该装置为橇装装置,具有流程短、占地小、结构紧凑、运行成本低等特点,投资、占地、运行成本分别仅为常规三相分离器工艺的30%、10%、30%。现场连续运行工业性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加药、不过滤条件下,该装置可在0.5小时内分出高含水原油采出液中58.5%的采出水,出水平均含油12.5 mg/L、平均含悬浮固体8 mg/L,满足高含水期油田井口、丛式井场、计量站等处理量小、用地紧张站场就地分水需求。  相似文献   

12.
高温蒸气吞吐是稠油热采的一个重要开发方式,因蒸气的温度一般可以达到240℃~350℃,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常规水泥浆固井液的耐高温特性相对明显变差,影响水泥环的封固质量,从而缩短油井热采的使用寿命。乾安老区油田葡萄花油藏原油粘度大、沥青质含量高、凝固点高,高温蒸气吞吐是该地区今后稠油开采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主要是针对常规水泥浆体系的抗高温性能差的特点,研究探索矿渣水泥固井液体系在高温状态下的各种性能,从而寻找一种能满足该地区稠油热采需要的固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13.
鄢旭 《内江科技》2011,32(1):124-124
SAGD开发是指注入高干度蒸汽与冷油接触,释放汽化潜热加热原油,原油粘度降低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从水平生产井中采出,蒸汽腔持续扩展,占据原油体积,而隔夹层的存在影响了蒸汽腔的扩展,从而影响了SAGD的开发效果。本文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隔夹层在SAGD开发中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注汽井隔夹层上下同射,直井辅助生产,实现SAGD与蒸汽驱联合驱动的开发方式。降低隔夹层在SAGD开发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针对渤南四区油井油层物性差,油井单井产液量低;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油井受效不均衡;纵向上开采差异大,储量动用不均衡;油井泵挂深、负荷重、冲程损失大、结蜡周期短等具体特点,我们就“如何从根本上改善渤南油田四区抽油机井工况”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工作:①加强井下工艺配套,重点推广油管锚、强磁防蜡器、小泵深抽等一系列切合渤南四区特点的配套工艺措施,同时不断优化杆管设计,把影响油井工况的消极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②认真开展日常性的油井工况调查诊断及优化工作,通过地面调参对油井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协调供排关系;③加强日常管理。抓好现场管理,延长油井免修期;④不断完善注采井网,改善供液不足区,提高油水井对应率。  相似文献   

15.
风城油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自2008年开辟试验区以来,截至目前累计转抽169井组,随着开发层系区快的不断扩大,转抽后井组生产差异性越来越大,主要存在产量提升速度慢、生产波动大等问题,通过对开发区井组生产实践总结,结合地质特征认识,运用数值模拟研究技术,确定各阶段关键控制节点及判断依据,据此进行实时跟踪优化调控,优化后大幅提高了转抽初期井组生产效果,形成了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转SAGD生产初期优化控制技术,对以后SAGD井组转生产初期提升生产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三次采出液成分复杂,对地面各系统影响较大的问题,通过对其它已建区决的工艺调研,分析了三次采油集、转油系统、原油脱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采用三段脱水工艺的可能性,并对系统腐蚀防垢问题做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三次采油地面建设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能源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资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能否高效合理开采现有能源,是石油科技工作者的职责。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原油集输系统密闭清砂课题的研究,不仅涉及系统采出液含砂的无害化清除与处理,该研究成果在高效清除砂的同时,维持了卧式容器内的有效分离空间,又是提高原油集输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方法。所以,该研究在国内乃至国际石油工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历来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原油破乳剂是油田化学剂中的一大类产品,由于原油采出液具有复杂多样性,原油破乳剂存在针对性强的特点,因此,提高原油破乳剂质量,保证每一区块原油破乳剂都达标是一个比较艰巨的问题。尤其是我厂码头庄、韦5、韦8块普通稠油,含蜡、胶质和沥青质高、粘度大,以前没有针对性研究三区块原油破乳剂,致使三区块原油破乳剂用量大、破乳速度慢、脱水率低。现随着码头庄原油含水的增加,原油进行现场脱水,污水就本地回注,破乳剂缺点日益显露。随着韦5、韦8块稠油油藏的开发,部分井含水已开始上升到30%以上,原油乳化严重,抽油机动力增加。因此,研制出适合于三区块普通稠油的高效的破乳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SAGD高温高压产出液含水率在线的准确测试,本文以SAGD高温产出液的实际工况条件为设计基础,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测试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基于微波多参数耦合测试原油含水率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SAGD高温高压产出液含水率在线监测实验台。  相似文献   

20.
付大强 《中国科技信息》2011,(10):138-138,133
胜科管理区所生产的原油大部分属特超稠油。在稠油高稠油的输送和处理中,原油高含水对生产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胜科集输系统将近点加药、掺稀油、热化学重力沉降等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稠油脱水工艺。针对温度低、破乳效果差、沉降时间不足以及油井生产中各类化学药剂的影响等情况和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整个系统的优选和各项指标的调整,保证原油脱水的正常进行,将生产原油的含水率降至考核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