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的拓展与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戈  严力蛟 《科技通报》2009,25(4):492-497,502
回顾了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发展的历史,并以现代景观规划的六步骤为主线,从五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成果,并针对各个研究组分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同时从宏观的角度指出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发展的趋势,认为单纯的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多学科的需要,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应该大力加强与其他学科,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未来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中,需要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和技术支撑上得到全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城市森林的基本概念、内涵及研究内容。在分析目前中国城市森林在景观生态方面的研究进展与不足以及中国在城市森林规划方面取得的成就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森林在景观生态和规划设计方面的创新理念,以求对中国今后的城市森林规划及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景观生态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已有广泛应用,但在矿业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研究还很有限。本文以徐州市为例采用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分析了徐州市城市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矿业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林雄辉 《科技风》2013,(7):250-251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随着人类对生态需求的不断增加,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不断提高。本文对广东省中山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评估,通过对间接经济价值中的涵养水源价值、固定二氧化碳及释放氧气价值、营养物质循环及储藏价值、净化空气价值、水土保持价值等进行初步评估,以了解中山市目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03,自引:2,他引:103  
景观生态规划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它可以协调人与自然及资源利用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未来的景观生态规划既要满足景观的自然功能和人类需要,又要满足持续的土地利用。本文论述了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发展过程、原则和步骤,以期对我国的景观规划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发超  刘黎明 《资源科学》2011,33(6):1138-1144
基于GIS和RS技术,对2000年和2005年闽清县两期遥感影像解译,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闽清县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和人类干扰强度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年比较2000年,闽清县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减少,旱地、水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斑块密度显著减少,而建设用地斑块密度增加,景观组分平均斑块面积均在增加;景观类型越来越有少数斑块类型控制,区域连通程度适中;②人类干扰分布强度及变化趋势与城镇扩展方向和强度基本一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干扰强度呈持续增强,干扰强度最大的区域也是生态系统最脆弱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在此基础上,以景观流原理作为出发点,采用累计耗费距离模型,研究了闽清县景观功能空间差异,进而探讨了构建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等方法加强空间组分联系,以便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优化。研究结果为闽清县的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露水河地区森林景观格局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遥感影像记录的地物信息具有很大的时空延展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传统林业政策在吉林省露水河地区非常盛行,森林经营以采伐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当地林业经营策略渐趋科学,本文选用研究区1985年及1999年两期遥感影像从景观、类型及斑决3个尺度研究其森林景观格局和斑块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景观本底由成熟林转变为中龄针叶林和成熟阔叶林,成熟针叶林受到的破坏最为严重,全区森林景观趋向破碎化,除中龄针叶林外,其它森林景观类型平均斑块变小.区域森林景观要素有部分趋于优化,如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37%,中龄针叶林景观类型逐渐占优势,有利于恢复区域地带性植被,大量宜林地绿化成林等.造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森林产品的采伐,森林群落自身的演替也是造成区域森林景观破碎化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作用较人类活动小,气候变化因素对森林景观变化起促进作用.本文对研究区森林景观格局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郑国强  赵清  朱鹏  史同广 《资源科学》2008,30(5):786-791
本文以济南市近期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作为主要解译信息源,运用人工目视解译分类技术进行了济南市主城区城市森林景观空间分布信息的遥感调查。然后通过对城市森林蒂观类型与其空间形态特征和属性问关系的调查分析,建立了类型、属性和形态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进行了以几何信息为主要分类依据的城市森林景观分类的计算机自动提取,获取了济南市主城区城市森林景观类型分布图。在此基础上,选取景观多样性、破碎度和分维数等景观指数,对济南市主城区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济南市斑块单元面积大于0.5hm^2的城市森林总体覆盖率较适中,但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特性区域差异极为明显,森林景观斑块受人类活动强烈干扰。最后,根据景观格局分析的结果,对济南市景观格局优化和城市森林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主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本文主要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3S"(RS、GIS、GPS)技术,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以地理学、生态学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对河南省商丘市城市景观进行了生态分类,并选取了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4个景观生态格局评价指标,对商丘市城市景观生态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商丘市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和基本构型以大斑块为主体,优势度较高,农业用地景观面积占总面积的67.59%,斑块平均面积为17.60km2,处于基质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景观指数的研究分为四个方面来介绍,首先研究景观指数的分类,其次介绍了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景观指数并提出了选取景观指数的四个原则,最后对景观指数在国内外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意在说明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理解和把握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学原则至关重要,用景观指数描述景观格局变化,建立格局与景观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景观生态学最常用的定量化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生态服务功能体现于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本文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综述,指出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对我国生态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保护背景下奈曼旗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根据1985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数理统计方法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生态保护背景下科尔沁沙地奈曼旗土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的新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奈曼旗草地防护林面积,退耕还林面积,以及植被恢复的面积皆有明显提高,尤其是林地面积增长最为显著,增幅达186%;同时,人口增长,耕地需求扩大,造成土地压力过重,因此,局部地区毁林开荒,滥垦草地,导致土地退化的现象依然严重;此外,水稻的引种,大面积的河滩被开发为水田,从而导致水域减少。从景观格局的变化看,林地最为显著,随着斑块数目的剧增,其景观破碎度由0.0178上升至0.1246,耕地、未利用地和水域的破碎度也有所升高,而草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景观破碎度稍有降低;分维数分析表明,林地的斑块形状日趋规整,其它地类变化不甚明显;草地、耕地、林地,以及未利用地间的相互转化,尤其是林地的迅速增加,使林地的景观优势度由0.0336上升至0.1488,是原来的4.4倍,而其它地类的优势度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就整体景观而言,破碎度和多样性指数皆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4.
元胞自动机在景观格局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的发展过程中,以景观模拟演化为核心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式已显示出优越性,这种模式在大量景观变化模拟预测结果形成的状态空间中搜索景观格局的优化方案,优化的客观性和自动化程度较高。但由于目前在景观尺度上的格局和过程相互作用规律尚缺乏定量的描述,限制了这种优化模式的发展。而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空间直观模型,由于元胞自动机固有的特点,在解决一系列技术难点的前提下,有望解决这一模式在目前发展中受到的限制。本文介绍了元胞自动机的原理和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已有应用,认为元胞自动机获得广泛应用的原因在于,它有且仅有以下3个最本质的特征:状态的表达在空间上的离散性;状态变化的表达在时间上的离散性;状态转变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元胞自动机应用于景观格局演化的一般优势和相对优势,以及它在景观格局优化应用中存在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部分的解决方案。最后对于以基于广义元胞自动机的空间直观模型为核心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式,提出了一个可能的体系结构和流程图。  相似文献   

15.
浅议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实际,说明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提出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容与原则。  相似文献   

16.
文章借鉴信息生态学中信息生态位理论,提出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优化策略:合理定位,形成服务优势;恰当错位,避免过度竞争;协用同位,谋求共生互利;善补缺位,创造新增长点;适时变位,做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借鉴信息生态学中信息生态位理论,在阐述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优化原则与方法。认为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是指信息服务机构在信息生态环境以及与其他信息人的相互作用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优化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生态位应遵循明确定位、多维吻合、宽度适当、整体协调原则。提出了信息服务机构找准信息生态位、巩固信息生态位、调整信息生态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并指明森林景观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从森林景观动态、森林景观干扰和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三个方面,综述我国森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并明确了各领域的发展方向。分析了我国在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森林景观的基础性研究不足、研究系统性不强,方法相对落后、研究质、量有限。提出了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当重点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洁  摆万奇  田国行 《资源科学》2020,42(9):1739-1749
以1992、2001、2008和2015年4期青藏高原土地覆被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10.5和 Fragstats4.2 等软件,构建基于景观格局和景观脆弱度的生态风险指数,借助地统计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开展青藏高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分析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为青藏高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①青藏高原景观生态风险分布具有聚集效应,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梯度分布规律,这与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带性关系密切;②1992—2015年间,青藏高原景观生态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高风险区与较高风险区面积减少,以及低风险区与较低风险区面积扩大。变化的主要动因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过程和生态建设对青藏高原土地覆被结构的影响;③青藏高原各地类景观生态风险值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不同地类相接的边缘地带。低生态风险等级在林地中占比最大,高生态风险等级在裸地和冰川与雪被中占比较大。裸地和草地高生态风险等级面积下降率最大,反映出裸地和草地变化对青藏高原景观生态风险影响最为显著,在青藏高原的生态风险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裸地和草地的结构和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20.
南淝河被誉为合肥市的“母亲河”,它是合肥市城市的一道风景长廊。改造前的南淝河河床淤浅枯水季节干涸见底两岸滩地垃圾遍布是一奈严重污染的河流滨河,两岸绿化杂乱树木配置无合理布局形式。本文针对南淝河景观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南淝河流域景观生态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