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啜淑霞 《大观周刊》2011,(50):131-131
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各种活动。语文教育是基础学科,也是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意识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凌宝军 《大观周刊》2013,(1):208-208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之一,而在知识时代越来越依赖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看来,培养创新思维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的是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  相似文献   

3.
张桂芳 《大观周刊》2012,(52):317-317
在新课程改革推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历史课堂教学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新一代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纪月娜 《大观周刊》2012,(15):275-275
本文从激发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熊安秀 《大观周刊》2012,(26):158-159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优势,创设情境,创造机会,赏识参与,重在实践,注重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冯雪萍 《大观周刊》2011,(23):260-261
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应当从小做起。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对数学课堂教学积极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7.
李兰英 《大观周刊》2012,(16):266-26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本文谈论的问题。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鼓励质疑,培育创新萌芽;启发想象,开拓创新之路;正确评估,激励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孟艳 《大观周刊》2011,(45):125-125
学校是知识创新和传播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于进好 《大观周刊》2012,(31):302-302
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就是不断创新。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要求数学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创新教育.把传授基础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王锦云 《大观周刊》2011,(14):93-93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苗红芬 《大观周刊》2011,(24):78-78
创新性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目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实施创新教育,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12.
付文静 《大观周刊》2013,(3):217-218
化学实验是新课程的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教师要多采用探究法教学,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陈述民 《大观周刊》2012,(26):212-212
如果说发现问题是获取新知的突破口,那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培养灵活性、独创性的窗口。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获得者,应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数学中力求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获得者,应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设计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4.
李二芝 《大观周刊》2012,(20):191-191,177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天地里,放开手脚,动脑探索,动手创作,真正成为探索、创造的急先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怎么才能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呢?  相似文献   

15.
叶刚 《大观周刊》2012,(12):281-281
每一个人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前进,大到国家,社会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向前发展。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宋凯 《大观周刊》2012,(15):278-278
本文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比一师做得更好三个方面,介绍了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赵福香 《大观周刊》2011,(15):264-264
生物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在中学生物教争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点是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完善生物实验教学形式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晓光 《大观周刊》2012,(28):253-25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9.
《大观周刊》2013,(1):233-233
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任务。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在创新教育的开拓中更是责无旁贷,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并创新发展,以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科学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卓仁荟 《大观周刊》2012,(6):206-206
本文主要是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利用,尤其是注重情境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由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再由情境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从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