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雷 《当代传播》2008,(1):22-25
本文对注意力经济学派的脉络做了初步的梳理,对注意力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理论观点、与传统经济学的根本分歧进行了归纳分析,有利于学者作进一步系统地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闻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笔者从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谈谈经济学思维对于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避免传统西方经济学对经济报道的束缚,并指出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应合理运用经济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国外对于传媒与政治信任的关系有不少重要的研究,其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传媒是否对公众的政治信任有负面影响上,不少学者持"媒体抑郁论"的观点。但这种观点不断被检验,研究者发现不同传媒变量对不同层次政治信任的影响各不相同。国内在传媒与政治信任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该领域的研究可以考虑综合运用质化、量化的研究方法、关注新媒体与政治信任之关系,以及探讨中国传媒与政治信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的本质是一门以经验为依据的科学。经济思想史从来就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学的历史、理论与现实三者关系上,对经济思想历史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门学科,经济思想史,即以经济思想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历史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思想、经济观点,研究它们的产生、发展及其  相似文献   

5.
丁莉 《今传媒》2014,(8):73-74
意见领袖存在于不同的社会之中和不同的传播过程之中,对社会生活和传播学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微博作为现今新媒体之一,也是最近几年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其著名的小册子《关于电视》中对于电视知识分子的一些论断以及李普曼《公众舆论》中的一些观点对微博意见领袖做一些解读。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将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引入传播研究,通过对汶川地震电视报道收视数据的分析,从公众对危机信息的需求特征入手,总结和研究媒体与政府两级信息调控机制,在市场基础下所能形成的信息满足、控制、调节与管理等危机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最近读到一本新书《经济、媒体与公众知识》(the economy,media and public knowledge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中文版),英文原著出版于1998年。该书探讨了经济新闻与受众的理解力、经济与公众语言、电视经济新闻的特点、经济新闻与公众的政治态度等等问题。虽然列举的是英国、瑞典的具体经济新闻话题,但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新闻,很有启示意义。但是,译者可能只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既不是新闻学者也不是经济学者,没有译出原意,还有不少明显的翻译错误,读懂有些困难,但是总的意思还是明白的。主编加文(Gavin,N)是英国研究媒体、经济、舆论的学者,参  相似文献   

8.
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的弃儿——与周鸿铎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今年第1期刊发了周鸿铎教授的《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我的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一文,其中的诸多启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其中的某些观点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期刊发支庭荣、谭天、吴文虎的《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的弃儿》一文,以期对尚存争议的传媒经济学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即时观点(Instant View) 即时观点有两种.他们是被设计用来为客户迅速提供来自分析家和主要决策者,对于重大政治事件或者金融现场的突发重大新闻,或者对于一个公众预期事件(比如经济数据的发布)观点的文章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0.
李怀亮 《现代传播》2004,47(6):70-74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际电视节目市场上,形成了美国的电视节目向其他国家的单边流动.对于这种"美国支配",西方学术界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两大类一类是从意识形态视角出发得出的观点,这类观点所关注的问题是媒介帝国主义、美国霸权问题,所持的基本上是一种"谴责话语";另一类观点是社会科学的观点,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模型和观众偏好问题.我国学者对第一类观点较为熟悉,而对第二类研究则基本上没有关注.本文对这两派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至今仍有广泛影响的三种分析国际电视节目贸易的经济模型.进入本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于国际电视节目市场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理论层面转向实际层面,更加注重对于国际电视节目市场的商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研究.西方学者的研究局限,主要在于他们基本上没有关注对于区域性电视节目市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信息经济和信息产业、信息商品和信息市场、信息经济效益、信息经济管理5个方面着手,重点研究和评介了国内信息经济学学术理论界目前比较流行和有一定代表性的若干理论研究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我国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是一种人生哲学,不是发财教程,是教人正确对待人生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的运用,经济学是关于财富与日常幸福生活的关系的学问。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学规律对生活的巨大作用。按经济规则成功做人,以经济观点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3.
综述近十年(2000-2009年)国内学者研究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观点,以期对国内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行内容盘点和观点梳理。主要从概念界定、表现形式描述、危害及影响分析、原因分析、防范措施分析5方面归纳整理国内学者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内容,并结合已有研究提出对后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中外学者对知识竞争力概念的认识,分析工业经济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学者对竞争力来源的演化过程,指出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对竞争力来源的研究是沿着劳动(劳动生产率)、资本、技术、能力、知识要素的路径演变的;归纳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提出目前知识竞争力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陈鹏 《今传媒》2010,18(9):1-4
周鸿铎教授是我国最早对传媒经济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培养传媒经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者,是最先揭示传媒具有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双重属性的学者,是最早创建传媒经济和广播电视经济学科的学者,对中国传媒经济学和应用传播学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沉醉"于中国传媒经济研究三十余载,他所创立的一个核心理论、三大应用传播学理论体系、十二个分支理论体系以及六十九个理论假设经过了传媒实践的检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对国家的传媒与文化政策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是特约周鸿铎教授的学生对其进行的专访,希望大家能通过此稿对本刊顾问周教授的幕后故事多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16.
李锦 《青年记者》2016,(10):39-40
公众对媒体的需求与媒体的供给之间的矛盾,是决定媒体发展带根本性的矛盾.照此延伸,媒体对学者的需求与学者的供给之间的矛盾,是决定学者价值带根本性的矛盾.据此,我认为学者向媒体市场提供产品,最重要的是与需求对接.学者研究要立足于国家难题的解决,才能慧行天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交出一份新的答卷. 从3月1日到3月22日,我写的经济评论、提出的观点被100多家媒体采用,有13家媒体发表了对我的专访.每天多次在媒体上发出“李锦认为”,基本做到把握财经话语主导权,引领国企舆论,推动改革正能量形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档案学著名学者吴宝康教授早就提出创立“档案经济学”研究的设想,以加强档案学与经济学的联系。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是各门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阐述和论证档案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规律;档案工作与商品经济的客观联系;档案工作的有偿服务诸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里发表的马静华同志的文章,代表了一些同志的观点,探讨是有意义的。我们欢迎更多的同志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联系档案工作的实际,研究和探讨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8.
经过出版界与经济学界两年多的通力合作,读者们期待已久的“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于近日出版。“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广东经济出版社组织全国25名知名学者、专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数以百计的经济学著...  相似文献   

19.
保罗·A·萨缪尔森著/48元作者简介:萨缪尔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终身教授,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为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他对经济学的三大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都有独到的见解。萨缪尔森的著作主要有《经济分析基础》、《经济学》、《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萨缪尔森论文集》等。内容简介:1970年,萨缪尔森成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位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分析基础》就是他获奖的主要学术依据之一。使萨缪尔森获得哈佛大学1941—1942年度威尔士奖的博士学位论文《经济理论的运算要义》,是《经济分析基础》这本经典著作的原始版本。在经济学从用文字表达加图表的分析方法转向用现代数理分析方法的变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那艳  吴汉华 《图书馆杂志》2022,(1):37-42+53
民间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有争议,其核心原因是学者们未能厘清公共图书馆的属性。公共图书馆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免费、开展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也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公共物品、承担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理性可从社会公众认可、国家法规制度保障和政府行政认可三方面考量。古越藏书楼是我国现代意义最早的民间图书馆,也是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在当时的社会教育中具有启蒙和开新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