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转化差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面临的挑战,更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高中的差生时刻困扰着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差生”也常被人歧视。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后进生”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有感触地承认:“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没有哪一位老师不这样认为。”转化“差生”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去转化他们,引导其迷途知返,由“差”转优,是老师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和难题。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有感触地承认:“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没有哪一位老师不这样认为。”转化“差生”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去转化他们,引导其迷途知返,由“差”转优,是教师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和难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摘     
设计和追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一观点贯穿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所有著作中。怎样达到穗、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涉及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所谓“和谐教育”,其根本含义就是:  相似文献   

5.
<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使命是要和谐一致地培养人。""没有人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培养出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基于这种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谐教育也成为很多学校的价值追求。一、努力建构和谐校园1.理念引领——建构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  相似文献   

6.
“差生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一些执教多年的老师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的确,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都会面对“差生”转化的问题。在每个班级,时常都会有些“朽木不可雕”之材。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深有感触地承认:“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相似文献   

7.
差生问题是教育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对于一个生源较差的学校来说,做好差生转化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多年来,我们在转差工作中探索了一些方法和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分析差生形成的原因除了先天的因素外,社会、学校、家庭诸方面都可成为差生形成的原因。为此,我们对每位差生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形成的原因,再说差生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学习差,有的道德、觉悟水平差,有的是兼而有之,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二、坚持持之以拒绝大部分差生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他们的思想行为波动较大,经常反复,因此转差工…  相似文献   

8.
窦玉荣 《现代语文》2010,(8):155-157
一、“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1.“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个性”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 “全面”是指人的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各个方面。我们要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中的和谐与均衡。全面发展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在各方面的一种有差异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是教师应具备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养的一个统一整体。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习、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这一教育思想经典,使自己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高深的人格魅力,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育人方面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作为他全部理论的起点和归宿。在简要论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当今我国实施的教育关于如何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进行了几点思考,以期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应时代的要求而诞生的,主要是解决就业与升学的矛盾,更好地引导就业,促进就业,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有个性的发展,使人的个性得到张扬,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他的这一思想仍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主体参与性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所谓主体参与性就  相似文献   

13.
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概念是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首次提出来的。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培养目标的概括表述,也是他的重要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论著中,不仅明确提出和论证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观点,而且详细地阐述了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什么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呢?苏霍姆林斯基说:“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的完善,就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宗旨。”他这里所说的个性全面发展和道德的完善,也就是他一再强调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以全面发展为主体,把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与个性发展三者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而情感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苏霍姆林斯基的许多论述都是围绕情感教育展开的。它不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其基本内涵和特征,而且详细阐述了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1、情感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是一个包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与“个性发展”三者在内,并互相融合在一起的整体教育。而…  相似文献   

15.
元宵 《生活教育》2014,(5):17-19
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产生于各自不同的认识前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他对"生活"和"教育"的独特理解的前提上建立起来的,而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在他对人的认识,即真正的人是对神圣之物有信仰的,真正的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以及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认识前提上形成的。二人教育思想的特征分别集中表现为"活"与"人道主义"。这种特征与他们的认识前提紧密相连,并体现之。  相似文献   

16.
在对待差生的教育中,我们往往加班加点地为差生补习功课,师生、家长都付出了努力,而差生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显著提高。究其原因,除了少部分差生在智力上、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外,大部分差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成为差生的学习障碍,是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内部原因。因此,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应该从了解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开始,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 一、差生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指责和同学的白眼,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期望较低,常有一种“我不行”的消…  相似文献   

17.
全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他在30多年的教学和管理中,建立和完善了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全面和谐教育是社会化、民主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优化育人环境、重视师德建设、多元评价学生、关注家长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四大主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多层次多形式对差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和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切实提高差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学习成绩,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针对我校学生素质差、差生面大这一具体情况,1988年三月份,学校提出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重要、同等光荣的口号。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以转化差生为中心,对每个学生负责,深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动。要求老师以为人师表的言行,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去影响、感化、教育差生,促使其转化。为此,学校设立了差生进步奖和教师育人奖。决定对做差班、差生思想转化工作有显著成绩的教师、班主任和在思想品质上、学习上确有较大幅度  相似文献   

19.
王春梅 《考试周刊》2014,(7):167-168,86
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产生于各自不同的认识前提,这是二人教育思想生因的第一层原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他对"生活"和"教育"的独特理解的前提上建立起来的。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在他对人的认识,即真正的人是对神圣之物有信仰的,真正的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以及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认识的前提下形成的。二人教育思想的特征分别集中表现为"活"与"人道主义"。这种特征与他们的认识前提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20.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们中小学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中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因此,要保证适龄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我们教育工作就要细致、耐心,就要严格控制流生,而控制流生的关键是要千方百计地转化差生,使差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同时,积极拓宽教育渠道,狠抓差生转化。我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