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概念》一文中认为原型是一个和集体无意识有关的,密切联系的概念,它暗示着似乎时时处处存在于心理上的某些确定形式。原型是人类长期的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德伯家的苔丝》运用了多个《圣经》中的原型,这些原型的应用使这部小说更加迷人,同时也更加突出了小说悲剧性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荣格原型批评理论以"集体无意识"和"原型"两个概念为基础。荣格将艺术作品分为显意识与无意识两类,相应的创作模式即是"心理的"和"幻觉的"。荣格文艺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应通过原型来表现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以此来补偿现代人苦闷、冷漠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原型意象”这一概念源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分析心理学论.他认为“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积累,就是集体无意识.它是构成一种超越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而且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按照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当然也不例外地在一定的文化心态和美感心态上形成一种族记忆.梧桐这一意象即是人类祖先千百年来文化心态和美感心态上的积淀.  相似文献   

4.
"原型意象"这一概念源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分析心理学论。他认为"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积累,就是集体无意识。它是构成一种超越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而且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按照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当然也不例外地在一定的文化心态和美感心态上形成一种族记忆。梧桐这一意象即是人类祖先千百年来文化心态和美感心态上的积淀。  相似文献   

5.
荣格以人格面具和阴影来展开的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强调入冲突与妥协的统一,重点是在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中加上了集体无意识,把精神分析从西方扩展到全球的各种文化,提出了心理学和美学上的原型理论,并以印度文化的曼陀罗作为人类心理原型的核心,让精神分析美学具有了一种全球性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6.
荣格集体无意识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荣格集体无意识学说在荣格整个心灵结构学说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集体无意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文章认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试图从原型角度解读西方流行文化中商品品牌、媒体创作以及英语词汇发展三个方面,以帮助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希腊神话对现代西方流行文化的影响。认为希腊神话曾被认为是记载人类起源的想象产物。希腊神话中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是人类普遍心理经验的外显,仍支配着现代人的深层心理,并影响当今西方国家流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集体无意识是二十世纪心理学发展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观 ,它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层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意义与内容 ,分析了其各种表现形式 ,并简要探讨了其对于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浅论集体无意识及其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集体无意识是二十世纪心理学发展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它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层方面。本简要介绍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意义与内容,分析了其各种表现形式,并简要探讨了其对于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荣格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上的。他认为艺术的创作过程是对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激活,艺术家成了集体无意识和族类的代言人,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现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11.
“神话原型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模式,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原始文化,其兴起源于对人类原始思维以及心理结构的研究。在剖析原始文化时主要借用了“万物有灵”、“交感巫术”以及形成这些观念的根本——原始人的“集体无意识”。人类文化的普同性和心理的相通性让这个批评模式在中国原始文化上的运用成为可能。作为中国原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对这一理论的体现足以证明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  相似文献   

12.
莫里森受到《圣经》等西方文化和黑人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神话传说的引用比比皆是。从原型批评中集体无意识以及象征中沉淀下来的人类共同的经验和心理这两个角度解释莫里森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变换,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部小说,对人性和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电视历史剧勃兴的民族文化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历史剧开始在国内走红且扬名海外,90年代以来的历史剧则进入一个全盛时期.以民族集体无意识为主的民族文化心理足电视历史剧勃兴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它作为一种心理驱力在暗中强烈地左右着观众的收视倾向.导致历史剧勃兴的民族文化心理因素崮然不少,但主要有崇古守旧、英雄崇拜、圆满情结等民族集体无意识.正视这些民族文化心理,对历史剧乃至大众艺术的创作、欣赏和批评都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批评中,原型是个很重要的概念.这些在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形象,不仅蕴含传统象征及隐喻意义,更能反映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这些思维活动.本文以"光"的原型意象为例,简单探讨文学中原型发展演变的过程,并以此反证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同时解释原型能够作为各文化之间可以传播的传统象征及隐喻的缘由,从而显示出建立在原型基础上的文学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个性的表现形式分别为思想、制度、习俗和集体无意识,这四种表现形式既是同时存在的,又是依次发展的.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生成思想、形成制度、养成习俗和集体无意识沉淀.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是一个从自觉状态向自在状态转化的过程,生成思想和形成制度是大学文化个性的自觉阶段,养成习俗和集体无意识是大学文化个性的自在阶段,集体无意识沉淀是大学文化个性形成的最后阶段,相应的集体无意识沉淀成功,是大学文化个性形成的标志.大学文化个性只有在集体无意识层面形成,才能说一所大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聊斋志异》,已有许多相关文章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文章则拟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这一视角对其进行新的探究。《聊斋志异》在谈狐说鬼之中投射的实则是一种深层的集体无意识,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作品描述的人与异类的和谐关系,传达的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集体无意识;第二,作品中迷人的异类女性则是荣格笔下阿利玛的化身,反映出中国社会寒族士子对女性的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17.
曹禺、奥尼尔的悲剧中都洋溢着强烈的宗教意蕴,蕴涵着浓郁的基督教文化色彩。深刻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趋近于对宗教的探询,教育和熏陶使他们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对人类悲剧性的深刻思考是他们宗教信仰的心理动因,集体无意识的影响是他们宗教信仰的客观动因。  相似文献   

18.
“阿尼玛”(anima)是原型心理学术语,指人类集体无意识领域两种重要的心理原型。现代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在每个人无意识深处都沉积着人类世代经验的记忆,即集体无意识。这种无意识的种族记忆为我们展示了一组生动有力的原始心象,即“原型”。原型能通过神话、宗教、梦、幻想和文学作品表现出来。文学批评家借原型来表示常出现于文学、神话或民间传说,并能在读者心中激起强烈情感的一类形象、细节描述、情节或人物。  相似文献   

19.
原型心理内涵的双重性是指侧重于文化心理和集体无意识范畴的原型和侧重于认知过程和创造心理方面的原型。原型范畴特点决定了原型受文化普遍性和差异性的影响。文化定势渗透到原型中,影响到原型与范畴成员的关系,决定着原型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20.
荣格对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进行补充,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在他看来,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就是原型。原型是一种在人类原始文化里隐藏着的"原始意象"。现在有民间原型研究的称法。在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中,不论是作品内容还是人物塑造都体现着荣格的原型方法。有神话原型的借鉴,也有仙话原型和民歌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的原型体现。沈从文通过这些原型借鉴以及再创造,表达了自己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