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死记硬背”?记忆先于理解的机械识记。心理学研究认为,如果不理解材料的意义,单靠机械地重复,不但记不好,用起来也困难。而意义识记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做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既能很好地记住材料,又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我们往往由此推论,意义识记总好于机械识记,胜于机械识记。甚至有人认为,在教学中凡事要追求意义识字,反对机械识记。  相似文献   

2.
1.活跃的思维参与。抄写词语应该包括记住字形、明确读音、理解意思、学会运用等目标。就拿“记住字形”这一目标而言,需要学生调动起已有的经验,利用熟悉的字来换偏旁记忆,或者把整个字分解为各部分记忆,或者是结合字义进行记忆等,在学生脑海中快速选择并完成整个识记过程。“积极抄写”不应该孤立于思维之外,而应该是“手部运动”与“脑部运动”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3.
一、理解记忆 心理学认为理解记忆优于机械记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对需记忆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时,要弄清材料的内在联系,新旧材料之间的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例如记忆成语,先要了解成语的由来  相似文献   

4.
许多数学知识,不仅需要学生理解,更要让学生记住它。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记忆数学知识的效果呢?下面介绍十种方法。(一)归类记忆法就是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分类,以便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学完计量  相似文献   

5.
成语数量庞大,不少同学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仍觉得收效甚微。下面介绍几种正确理解成语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添加成分法 成语最大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因此,有些成语的意思不易让人明白甚至容易使人误解、误用。在理解这类成语时,我们不妨在它上面添上某些成分。如: 不可理喻—— —“理”和“喻”易误解为“理解”和“明白”,以致把它当作“不可思议”来使用。如果在它上面 添 上 词 语 ,变 为 “不 可(以)理 喻(之)”,那么它的正确含义“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就能很好地记住了。 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6.
怎样教成语,不断提高理解和识记成语的效率呢? 1.抓住关键字词,掌握整体意义。成语有固定的字数,每字都有一定的意义。有的成语只要了解、掌握了它的关键字义,它的整体意义也就容易理解、识记了。如“张冠李戴”,关键是掌握“冠”的词义,明白“冠”是帽子,就明白了成语的整体意思是:把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 2.掌握组词特点,注意配合关系。成语是由不同的词组成的,词与词的配合形成一种关系。有些成语掌握了它的组合特点就便于了解它的整体意义。由同义词组合而成的,弄清一组词的意义就能理解它的整体意义。“一心一意”,一个心眼儿。“一心”与“一意”同义。“精打细算”,形容计算得极其精细,“精”与“细”、“打”与“算”同义。“家喻户晓”,形容人人都知道。“家喻”与“户晓”同义。  相似文献   

7.
读王力先生《谈谈学习古代汉语》,受到很大的启发。不过,其中所论“枥”、“羹”两词的译义,似乎还可以商榷。谨提出一点个人的浅见,敬侯指教。王力先生认为《辞源》、《辞海》都解“枥”为“养马之所”,新《辞海》解作“马厩”,《辞源》修订稿解“伏枥”为“马被关在马房里头”,《新华字典》则说“枥”  相似文献   

8.
记忆对于掌握外语词汇有重要作用,而记忆又是很复杂的心理过程。什么是记忆呢?通俗地说,记忆包括“记”和“忆”两个方面。“记”就是“记住”、“记牢”。心理学将记住称为识记。识记是一种反复感知的过程,借此形成比较巩固的联系。“记牢”,心理学上称为“保持”,就是把通过识记获得的事物的形象或表述语保留在脑子里,不让它遗忘。“忆”就是重新认出来或回想起来,确认以前感知过的,叫做“再认”,以前感知过的或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把对它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叫做再现,识记——保持——再认——再现是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掌握和运用记忆规律来记忆英语词汇,将会提高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9.
准确识记现代汉字字形,必须注意这样一种语言现象:有些成语的组成部分恰好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读音相同或相近,因此容易造成字形的误写。如:原型——原形毕露风声——谈笑风生附加——无以复加委屈——委曲求全事故——老于世故直言——仗义执言我们在识记字形时,一定要走出同音当同形同义的误区。这样的词,往往读音相同或相近,可字形不同,出现的语境不同,词义也不一样。我们可以采取“据义定形”的方法,通过比较,记住词义,这样就可以准确地识记字形。如:提名——金榜题名“提名”的意思是“在评选或选举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或事物…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成语来源久远,含义深刻,同学们觉得难以理解,更难以记忆,虽然下了大量工夫,但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是学法欠佳。现介绍几种理解成语的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添加成分法成语最大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因此,有些成语的意思不易让人明白,以致让人误解、误用。在理解这类成语时,我们不妨在它上面添上某些成分。如:不可理喻———“理”和“喻”易误解为“理解”和“明白”,以致把它当作“不可思议”来使用。如果在它上面添上词语,变为“不可(以)理喻(之)”,那么它的正确含义“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就很好地…  相似文献   

11.
何谓“死记硬背”?记忆先于理解的机械识记。心理学研究认为,如果不理解材料的意义,单靠机械地重复,不但记不好,用起来也困难。而意义识记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做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既能很好地记住材料,又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我们往往由此推论,意义识记总好于机械识记,胜于机械识记。甚至有人认为,在教学中凡事要追求意义识字,反对机械识记。如果叩问内心,对死记硬背的反感,可能还来自对古代私塾或官学教育的本能抗拒。从前的私塾先生往往用机械识记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一篇文章反复读、读、读,三遍不行五遍,五遍不行十遍……讲…  相似文献   

12.
趣谈horse     
英语学习者对 horse 一词都很熟悉,生词表中总把它释为“马”.其实,horse 除了指“马”以外,还有更多的意思,在英语成语和谚语中尤为常见。因此英语学习者切不可望文生义,主观臆断,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尤其是从事翻译的人则必须慎之又慎,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弄清它的引伸意义和比喻意义,以区别于其基本含义。首先,我们看一看 horse 在成语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记忆力,是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呢?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记忆方法: 第一种是理解记忆法。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学生对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教材不容易记住。如果透彻地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就容易记住。有人说:加深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考查角度] 中考阅读题中,词语题的考查角度主要有:①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②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或指代的意思,③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④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⑤理解词语的准确运用,⑥理解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⑦理解词语的表达顺序,⑧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在词语理解题中,有时会突出对成语的考查,如成语识记,语义理解,实际运用等。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8,(Z1)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魏·曹操《龟虽寿》)。骥(jì):指良马,千里马。枥(lì):马槽。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曹操为统一全中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志在千里"的"志"就指的是诗人要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这几句诗的大意是:老马虽伏在马槽里吃草,但它的志向在千里之外。怀有  相似文献   

16.
裹果【请你判断】例句:改革开放,让中国的老百姓彻底告别了“食不裹腹”的生活,走上了“丰衣足食”的康庄大道。【错误辨析】这句话中连用了两个成语,其中的“丰衣足食”比较好理解,但是在使用“食不裹腹”这一成语时出现了错误,成语中的“裹”应写作“果”。“果”的原意是指树木上结的果实,后来引申为“充实”的意思;“裹”则是表示“包扎、缠绕”的意思。“食不果腹”这一成语的含义是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同学们以后在运用这一成语时一定要记住两个字之间的区别哟!【正确用法】例句1:在旧社会,老百姓经常过着“食不果腹”“挨冻…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验的积累,技能技巧的获得,都与记忆密切相关,而识记又是记忆过程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记忆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意义识记是以理解教材为基础的识记,着重在于理解事物间本质的内在联系;机械识记是根据事物间的外部联系,并采用简单重复的方法为基础的识记。例如: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首先举出实例:一张桌子20元,一把椅子5元,买4套桌椅需要-多少元? (用两种方法解答)  相似文献   

18.
1、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任何知识只有对它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找到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才能记得快,记得牢。如: 记忆成语,首先要了解成语的由来和含义。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成语,它是宋朝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一句话:“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现在比  相似文献   

19.
记忆是人脑对事物感知后的直接反映。所谓记忆,就是记住、记牢,“记住”心理学叫识记,“记牢”心理学上叫做保持。所谓忆,就是重新认出来或回想起来。对以前感知过的事物重新认出来,称为再认。以前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也能把它重新呈现出来,叫做回忆。实际上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这里的识记、保持、再认、回忆是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和条件,而再认、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捷龙识字法”是一种通过记忆联想互动、达到诵读识记汉字的目的,以四言成语为载体,以记忆模块为构架,采用多层次成语接龙的形式的新方法.此方法有利于学习汉字与学习词语的结合;有利于识字与阅读的结合;有利于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结合;有利于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结合;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