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10年起,《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作为电视相亲类节目的代表,在我国内地电视荧屏上活跃。两档节目虽形式相似,但都有各自不同的语言运用策略,尤其是作为节目的中心,两位主持人在语言上的独特风格,主持过程中的语言使用规律和语言表达特点,使两档节目有着不同的表现模式和传播效果,给受众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节类目主持人,既是电视新闻传播流程中的咽喉要道,又是电视新闻面对广大受众传播信息的门面。一个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言行举止乃至于服饰装扮,都会直接影响、感染电视受众;同时,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如何把握好对事件、文字、镜头前状态的处理,如何运用好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应对不同类型的新闻,是考验一个合格主持人的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3.
杨洁 《采.写.编》2022,(8):143-145
国内的电视相亲节目自产生以来已经有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几年来,随着单身人士的增多,各种类型的电视相亲节目再次席卷荧屏,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创新。本文将运用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心理和受众需求角度出发,探析电视相亲节目的策划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电视法制节目竞争激烈的时代,公信力对于电视法制节目来说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是电视法制节目吸引受众眼球和耳朵并取信于受众的法宝,是电视法制节目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更是电视法制节目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前提条件。电视法制节目的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体现了电视法制节目的权威性、美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电视集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于一体,可通过非语言符号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本文以具体节目为例对电视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的类别、特征及其功能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电视媒体从业者及受众对电视传播的本质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口语,因其人际交流的传播特性是对生活自身形态的天然亲近,因而自然在不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电视纪实节目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这种电视纪实节目中的口语,由于受到电视这种媒体形式、纪实节目形态及传播中其他表意元素(画面等)的制约,必然有其不同于其他应用形态口语的特点。如对此缺乏深人认识,必然会造成语言运用的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电视纪实节目的传播效果。 一是电视纪实节目中的口语,由于其受众是混杂、陌生并且千差万别的人群,因而不宜使用对大多数人来讲缺乏共识的词语和语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的电视纪实节目…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方式,主持人依靠口头语言、人体语言和电视语言把节目思想传递给观众,这些语言的综合运用是电视传播媒介的一大特长,它是全息性的。而人体语言是一种具有一定语义的伴随语言,与有声语言同步发出或夹杂在语流之中,运用恰当对有声语言具有强化、补充、丰富、修正的作用,进而使节目更具个性魅力。   一、准确定位   不同的节目需要主持人有不同的个人形象,只要与节目的追求相吻合,将节目要求同本人秉赋、特长相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才会赢得受众的青睐,因而节目主持人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随着…  相似文献   

8.
金钰 《记者摇篮》2014,(9):26-27
电视专题节目,作为现阶段电视受众收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经了节目探索式播出、井喷式扩展、同质化不良竞争、节目受众萎缩与市场逐步细化等诸多发展阶段。虽然目前的电视专题节目播出量正在逐年下滑,但其收视比重却相对稳定并略有提升。依然是受众较为关注的节目类型。专题类节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过程,要求其节目在创作技巧与手法上不断提升,以保证专题  相似文献   

9.
陈虹 《新闻界》2006,(5):96-97,62
主持人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但对于电视主持人而言,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沟通的唯一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表情、手势、服饰、坐姿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联系。与受众取得更好的沟通。因此,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种种传播手段中,除语言符号外,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也成为主持人传播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社会在进步,新媒体也已蓬勃兴起并迅猛发展,虽然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们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也更加宽泛,但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四大媒介中,电视依旧处于主导地位。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的形象代言人,特别是那个有影响力的"名嘴"往往会成为广大受众的"意见领袖"。所以主持人在节目中所使用的语言会对广大受众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这就要求主持人在使用话语权时拿捏好尺度。本文通过笔者对当前一些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使用的关注,浅析主持人话语权的掌控。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联,与受众更好地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宁波 《东南传播》2013,(3):135-138
谈话节目是当今社会最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通常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在谈话节目当中,主持人以有声语言作为媒介,与受众沟通和交流,媒介的意图、栏目的宗旨,也都是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传达,并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实现谈话节目的进行。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会话文本为实证,解析电视谈话节目的话语结构,解读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话语角色,具体探讨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话语策略以及主持人在谈话过程中所使用的礼貌和合作等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13.
孙晓菁 《视听纵横》2005,(4):106-107
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因此,非言语信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信息,别称为身态语言,是不用嘴说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钟楠楠 《视听界》2009,(6):112-113
电视访谈节目兼合了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的模式,也是一种人性和品位并重的节目形式。满足受众心理需求,是电视访谈节目的宗旨。1.视觉需求。在电视访谈节目中,布景设计、灯光效果、人物造型都构成了视觉需求的因素。视觉需求因素除了要与栏目的理念、风格和气氛吻合外,还需要有合理、创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陈虹 《新闻界》2006,(5):96-97
主持人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但对于电视主持人而言,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沟通的唯一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表情、手势、服饰、坐姿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联系,与受众取得更好的沟通。因此,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种种传播手段中,除语言符号外,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也成为主持人传播的重要策略。然而,目前我们的主持人还大多局限于一种静态传播的阶段,没有充分利用电视的优势。许多主持人面对镜头,手足无措,两眼…  相似文献   

16.
电视谈话节目特别讲求真实交流,即谈话者内容是真实的,意愿是真诚的。面对没有丰富视觉语言的电视谈话节目,受众之所以喜欢上它,就是被它听觉语言的真实所打动;普通百姓也可以在大众传媒中  相似文献   

17.
受众的欣赏水平和欣赏范围,在科技发展、生活水平大为改善的今天不断提高和拓展。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之一的电视,如何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成为电视求得生存发展必需要面对的问题。一档全新的节目从初创到成熟到形成品牌,吸引受众并形成固定的收视群体,离不开主持人的主持语言风格。本文以《星光大道》为例,对其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要聚焦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创新节目的呈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挖掘视听语言的合理性因素渗透到节目中,提高新闻的艺术色彩,打造高质量的新闻节目。视听语言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应用要从健全评估体系、创设批评氛围和提高媒介素养等方面展开,提高媒体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加强自律,为受众创设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传递社会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电视益智类商业脱口秀节目源自受众成长、成功的强烈需求,优秀的商业脱口秀节目的关键在于以受众需求为核心,并利用各种节目特色元素和多种传播手段为受众服务,成就受众,从而提高栏目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胡继超 《传媒》2014,(6):38-41
正近年来,电视荧屏上的"真人秀"节目开始逐渐增多。2013年8月,由安徽卫视和能量影视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超级演说家》开播,这是一档原创新锐语言竞技类真人秀节目。节目以"挑选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为目的,为选手们提供一个展示演讲能力、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同时也为电视受众呈现了语言的独特魅力。节目采用纪实的手法,满足了受众在大众舆论创造的"拟态环境"下对"说真话"的需求,同时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