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天,妈妈买了芋头,芋头是一种吃起来又香又软的食物,我特别喜欢吃。可妈妈在洗芋头时遇到了困难,我听到妈妈抱怨说:“用手洗芋头痒得很,好难受,用水冲洗也没用,真是没办法。”这时正在一旁玩耍的我大声喊起来:“我有办法。”妈妈疑惑地说:“你能有什么办法?”我得意地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先把芋头倒进桶内,加水后用木棍使劲搅动,这样不就行了。”妈妈用了我的方法后,果然把芋头洗干净了,而且手也不痒了。妈妈夸我是个知识丰富的孩子,忽然妈妈又问我:“如果不知道,已经用手洗了,那怎么办呢?”我考虑了一下,又接着说:“把手放在火上烤一…  相似文献   

2.
枫娟在哪里?     
枫娟啊!你在哪里?已经九年了,仍然没有音讯,使我思念,惆怅。我在枫娟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啊! 枫娟是我的长篇小说《路》中的主人公。她是我那时想塑造的一位立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普通知识青年。这是表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知识青年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的故事。我多年作农村青年工作,和青年建立了很好的感情。炽烈的感情的激流,不断冲涤着我的心灵;他们充满酸甜苦辣的经历,他们喜怒哀乐的神情,象一张张画面,总是经常在我眼前闪动;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思,决  相似文献   

3.
随笔     
你才是宝贝 网络泡沫刚破碎那会儿,大家最怕有人揭自己曾经在网站混过的老底。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在路上遇见一个熟人向他打招呼:“你好,CEO!”我朋友就急了,狠狠地回了一句:“你才是CEO!”之后仍不能解气,又添新词儿:“你全家都是CEO!”吓得那熟人落荒而逃。 也就在去年,南方一家体育报纸搞出了一种叫足球宝贝的东西,很受大众欢迎。  相似文献   

4.
一位熟悉日本出版的朋友曾告诉我这样一件事:70年代末,我国出版界开始组团访日时,曾向日本同行请教怎么搞发行。80年代,又有若干团访日,问的还是怎么搞发行?90年代访日,提问依然是,你们怎么搞发行?日本同行好奇怪,一个问题问了20年,竟还不明白。中国出版人是不是记忆有缺陷?他“幽默”地说,你去问你们的某某某(指我的这位朋友)吧! 其实,中国出版人的记忆力并没有缺陷。如果说缺什么的话,缺的是对信息的收集研究与利用,缺的是对信息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漫画与幽默     
石宏 《档案管理》2006,(2):90-90
汽车在水塘里她:“车子坏了。化油器里进水了。”他:“化油器进水?简直荒谬可笑!”她:“我跟你说,车子的化油器里有水!”他:“你连化油器是什么都不知道!我要检查检查。车子在哪儿?”她“:在水塘里!”看病前天上班时,我觉得不太舒服。同事赶紧陪我去医院。为了能报销,同事让我用他爸爸的名字。我难受得要命,门诊挂号和填化验单都是同事帮我弄的。抽完血,护士交代:“你明天中午到医院的接待处取化验单。”第二天,我不是特难受了,就自己来到医院。接待处的护士问:“你是取化验单吗?”我说:“是。”护士就从抽屉里拿出一大摞化验报告问我:“你…  相似文献   

6.
如何办好地市报?答案有很多,内容也各不相同。我的答案是:“就看总编辑的了!”道理很简单,因为,总编辑是报纸的总指挥、总导演、总决策人。在重大问题上你有“决策权”,在人员调配上你有“指挥权”,在发什么、不发什么上你有“定稿权”,一句话,在“报纸如何办”这个问题上,你有“拍板权”。你的“角色”,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和一位厂长交谈,他很不高兴地说:“我不喜欢新闻单位宣传我们厂。”为什么?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位记者曾采访过他,稿子见报不久,记者提出在厂里买辆三轮车,厂里以出厂价售给他一辆,当时没付钱。过了些时候,记者说:我手头紧,钱凑不够,交一半怎么样?我说那一半我给你交吧。后来,又过了几天,记者来电话说:“三轮车我不要了,请你推回去吧!”  相似文献   

8.
某公三态     
日前,我的那位编辑报纸副刊的朋友总算露出了笑容,兴冲冲地跑来对我说:“这下可好了,再也不怕抄袭了!”我记得这是他关于抄袭问题的第三次表态了。早些时候,有位揭发抄袭事件的来访者捧着报纸和被抄袭的原作找到他.结果使来访者讨了个没趣怏怏而去,因为他给来访者的答复是:“你看,总有两个字不一样么?怎么是抄袭!”晚些时候,又有不少读者来信,指出副刊上署名“××辑”、“××集”之类的文字大多是一字不漏、原封不动地从它处抄来的,同样是一种抄袭行为。结果他给人们的答复又是:“已经标上是辑录的了,不能说是抄袭!”  相似文献   

9.
我妈那时天天打我,除了不打头,其他地方都是她的打击目标,打了之后我就像斑马一样到学校去,真的很丢人!两个女同学看到我老起劲儿了,说:“呀!周立波,你妈妈又买新拖鞋啦?”  相似文献   

10.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可能是你,可能是他,路上不遇桥上遇,碰上谁就是谁吧。一天,我从乡下回城,公共汽车快开了,风风火火跑来一男一女。女的抱孩子在前,招手高声叫:“停、停!”回头又朝拎包的丈夫:“快、快!”身子刚进车厢,门“啪”地关上,她连忙跑到窗口伸手:“包、包!”站在车下的丈夫举包松手,女的挥手:“走、走!”我身边有个空坐位,她坐下,把孩子放在腿上,喘着气。“刚才你一路怎么都说的一个字?”我向她讨教。  相似文献   

11.
脾在哪里?这恰如问幸福在哪里,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你可能马上就会反问:这脾脏不就在左肋下吗?客观存在,一清二楚,有什么不容易回答呢?真的很不容易!真的!因为你说的是西医的“脾脏”,我问的却是中医的“脾”。按习惯,对于我们正说到的“这一个”,西医称它为“脾脏”,中医称它为“脾”。推而广之,凡五脏,不加个  相似文献   

12.
《出版经济》2002,(5):56-57
他砰地把门关上,吓得腿都软了。门外的王太太砸着门喊起来:“王小宾,你在干什么?你给我开门!开门呀!” 殷红从后面过来见王小宾吓成这样,很是奇怪,王小宾哆嗦着说:“我太太来了。” “啊?”殷红也惊跳了起来,赶紧手忙脚乱地收拾自己的东西。王小宾还在一旁惨叫着:“天啊!这次我惨了,死定了!……你快躲起来!” 殷红拎着自己的衣物,根本找不到可以躲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我到江苏省江阴县访问养猪模范李仁林。我说:“猪为六畜之首,养猪工作太重要了!”他说:“养了三年猪,田里旺得不可知。养猪,可以肥田。”“种田不养猪,等于秀才不读书。不养猪,就要荒田。”我说:“养猪,饲料问题是第一位的。”他说:“养猪,首先要抓饲料。人不给猪吃,猪就不给人吃。”我说:“这猪养得真好!又肥又大。”他说:“你看这猪,滚瓜溜圆,肚子拖地。看见人走到跟  相似文献   

14.
趣味驿站     
你爱我吗 妻子突然问丈夫:“你爱我吗?” “爱,当然爱!”丈夫毫不犹豫地回答。 妻子想了想又问:“你是不是怕伤害我才说的?” 丈夫连忙说:“不,我是怕你伤害我才说的。”  相似文献   

15.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9):28-29
你爱我吗 妻子突然问丈夫:“你爱我吗?” “爱,当然爱!”丈夫毫不犹豫地回答。 妻子想了想又问:“你是不是怕伤害我才说的?” 丈夫连忙说:“不,我是怕你伤害我才说的。”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我迁新居时,对几百册书都进行了整理,大部分过时的旧书,我都“处理”掉了,唯独随我十几年已退了色的《新闻与写作》杂志的前身——《北京日报通讯》却依然保留了下来。几十本《北京日报通讯》和1984年改刊后的《新闻与写作》,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我崭新的书柜里。一次,有位同事来我家看到这种情况,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嗬,你对这些‘小本本’还真够有感情啊!”我说:“你算是说对了。”这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我当通讯员和后来从事记者、编辑工作的日子  相似文献   

17.
我是晚报的一名通讯员,地地道道的“土八路”。当“土八路”其实比正规军要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爬格子,采访时间大多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或是公休日。那些被采访的人对我大发感慨:“市场经济了,年纪轻轻你干点什么不好?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问这问那,谁不忙?哪有工夫跟你聊!”更有甚者:“你是干什么的?不知道,不知道!”说着,门“咣”  相似文献   

18.
腾飞 《新闻天地》2006,(10):28-31
如今,已经过完9岁生日的小男孩陈绪,在见到生人时都会害怕地发抖。听到屋外的汽车喇叭声或者轻微的响声,都会马上瑟缩到屋子的一隅,颤抖着对妈妈说:“求求你,妈妈,别把我送人呀,别不要我呀……”“妈妈,你能等我睡着后再把我送人吗?”听到自己的孩子可怜兮兮地哀求自己,作为母亲的陈波心碎了,她一边抽泣一边安慰着小陈绪:“不哭了不哭,乖孩子,娘怎么舍得把你送人?”意外之喜,喜获“爱心”承诺家住黑龙江省铁力市的陈波是该市乳品厂的下岗职工。1999年陈波因为和丈夫感情不和而离婚。离婚后陈波、和她不到3岁的儿子陈绪还有已经74  相似文献   

19.
赵金 《青年记者》2004,(1):15-16
问:从北京大学的“诗坛”走到中国青年报的编辑部,认识你的同学、朋友甚至读者公认你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你主持的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是目前受到普遍关注的知名版面,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论坛的点击率也很高。你觉得做到这些主要凭借的是你的才气吗? 答:我觉得,跟坚持相比,才气并不是一个主要因素。而坚持,主要是你得喜欢它对它有感情。  相似文献   

20.
“投稿派”     
叶圣陶老先生说自己是个“投稿派”,他不轻易答应编辑的约稿,有了合适的稿件却会主动给你送上门来。有次我随丁景唐先生一起,专程到他府上拜访,请他就三十年代的新文学写篇东西,他连连拱手说“不行,不行”。我们再三恳请,他还是婉言推辞:“我可以考虑考虑,但不能接受约稿。”直到送我们出门时,叶老还风趣地说:“我可是一个铜板也不欠呵!要是答应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