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课上得自由和松散,缺乏效率,是音乐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怎样施教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进取性与主动性,这就是摆在每个音乐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和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艺术教育是自由的、协调的。为了实践《音乐课程标准》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结合儿童好奇、好动、好玩,以及善于模仿、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我对音乐课堂教学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在音乐教学中.改变以往的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让学生在“音乐王国”中插上翅膀,成为“自由的天使”。而在音乐课上,要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变得自由、开放。  相似文献   

3.
赵爱华 《文教资料》2006,(2):123-124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21世纪音乐教材的诞生,标志着音乐教育改革新的时期即将开始。新的课程标准使我们认识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意识营造一种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活动中尽量给学生一个自由尝试、展示自我的空间,使每个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自由想象、自由表现和创作,使学生萌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达到美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音乐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它追求愉快、自由与和谐,旨在使学生从音乐审美中获得精神愉快和满足,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音乐美育的实施可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途径,而各种途径又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协调融合的完整体系:学生的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家庭音乐美育对学生起到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我就家庭音乐美育的实施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今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创新的意识、胆识和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音乐学科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注重营造和谐、民主、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创设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环境。如果在音乐教学中把“音乐与情景”巧妙的相互结合,在情景中创造音乐,  相似文献   

6.
21世纪需要的是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体现为思维敏捷.但有极少数老师,由于对新课标认识不足,课上依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制性的灌输,使学生缺少了自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音乐的非具象性、非语义性,答案的非标准性得不到充分体现,这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长久下去,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学对人的美感教育是自觉、自由的,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交互进行的,音乐教育是长期的、潜在的过程。探讨美育特点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体现,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学的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如痴如醉,而听课的学生则听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这种现象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参与体验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在音乐欣赏课上应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在自己的世界里去感受音乐、鉴赏音乐,使学生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  相似文献   

9.
陆亚萍 《学子》2014,(12):58-58
音乐课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它传递给学生的是快乐、明理与自信。音乐老师要将音乐中的真善美传递给学生,就应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点拨与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殿堂里自由驰骋,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体验。  相似文献   

10.
吴小芳 《考试周刊》2011,(59):225-225
一、音乐课堂组织教学现状 黑格尔曾说:在音乐中.人们可以把内心世界的自由推向最高峰……要达到这种状态和效果需要有一个自由的、不受限制的空间氛围。而新课程教育改革正符合这种要求,它使学生有了自由的感受空间和展示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自由选择、自由参与和表现。可中学生偏科情况严重,音乐课纪律难管.让老师深感头痛,所以,在音乐课堂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度”的把握至关重要,稍有不甚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组织教学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小学音乐课的音乐作品,作为学生感知音乐内容的一种媒体,通过这一媒体要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引发学生的审美感受,让学生在主体心灵中自由构建起音乐形象,进而理解、表达音乐内容。因此,在小学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设计,对艺术作品形象的挖掘,还是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形象性的音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音乐音响随时间的流动而展现,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然而它又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为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因此,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探究,不仅是对欣赏起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更是对新课标理念的具体落实.欣赏教学课堂上,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更要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为了实践《音乐课程标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结合儿童好奇、好动、好胜、好玩以及善于模仿,接受能力较强,而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对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在音乐教学中,改变以往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王国”中插上翅膀,成为“自由天使”。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强调塑造健全人格,发展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音乐欣赏与音乐表演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听、说、唱音乐。运用多渠道的教学方法,把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结合起来,给予学生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演而有所收获,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善用游戏组织教学,保持童心、童趣。作为一名艺术教师,我认为课堂上应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与事物,才能真正理解学生,才能使学牛亲近老师,走进“艺术”境界。如:上课伊始,全体学生随教师的琴声在教室里自由散开,合着音乐行走,音乐一停,立即停止,当音乐再次响起时,继续行走,这被学生称之为“红灯绿灯”的  相似文献   

16.
王宁 《青海教育》2010,(1):58-58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其魅力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育灵魂、塑造人格、优化情感,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放手让他们自由想象,大胆质疑,积极讨论交流,满足他们的表现欲,鼓励别出心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自身音乐潜能。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传统教法。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情感体验。倡导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那么。怎样的音乐教学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走进学生的心灵呢?  相似文献   

18.
王莉 《伊犁教育》2005,(3):55-56
为适应音乐课程改革的新形势,音乐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充电,提高自身能力。实践与更新教学理念.将爱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学习要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教学过程,知识传播要具有广泛性。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不同与其他艺术形式。它所表现出来的音符的间接性、音响的流逝性和音乐的混沌性等特质使欣赏教学有了特殊的需求。如果教师以原有的教学法,“精确”地解释、描绘出音乐“唯一”的情境,让学生在认识上、赏析上达成“共识”,是不符合音乐作为艺术带给人类的多元化内涵的精神实质的。而模糊教学法的实施旨在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音乐思维的空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参与音乐,要想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个性的发展,首先要具有‘心理自由’,它是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核心。”由此可见,学生的“心理自由”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