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长方体这是一个长方体。请你找一找,下面的图中哪些是长方体,用笔圈起来。做个长方体找一张比较硬的纸,照下面的图样另画一个并剪下来,做个长方体。图中有什么图形?哪些图形形状一样?请分别把它们涂上同样的颜色。做好的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颜色相同的图形都在什么位置?算一算(1)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长方体。算一算(2)要拼成这个正方体,需要几个小长方体?为什么?要拼成这个大长方体,需要几个正方体?你是怎么知道的?2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长方体。4个大小相同的小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长方体。4个大…  相似文献   

2.
学生初接触几何概念,教师可先让学生课下动手做模型,如在讲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前,老师先给学生看一组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并让学生参照书上的图样用硬纸做:(1)一个长2厘米、宽3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2)长、宽都等于4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3)制作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同时布置思考题:(1)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什么?(2)六个面中,上下两个  相似文献   

3.
戴云凤 《云南教育》2001,(11):46-46
1.巧用正方形在一些练习或测试卷中,常会碰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这一类题。这类题虽然不是很难,但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观念较差,往往是束手无策。对此,应引导学通过拼摆活动,探寻发现此类题的解答规律。例1:用3个棱长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先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通过拼摆,得出只有一种拼法。如图: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所拼图形。学生从拼摆中得知三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要拼两次,每拼一次,就减少两个正方形,…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 (试用修订本 )第一册“认识图形 (一 )──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能区别和辨认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知道它们都有六个面。   2.通过摸、看、想、说、拼、数、比等多种活动,形成初步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感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有序观察,正确辨别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   难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形成初步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图形观念。…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53~55页。【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一)唤起旧知。师:同学们,喜欢玩积木吗?生:喜欢。师:请看,老师用这种体积为1cm3的正方体积木搭成的图形(课件出示:用1cm3的正方体积木搭成的两个长方体和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体积吗?生:第一个图形的体积是4cm3。因为它是由4个1cm3的小正方体拼成的。所以它的体积就是4cm3。生:第二个图形的体积是7cm3。因为它是由7个1cm3的小正方体拼成的,所以它的体积就是7cm3。生:第三个图形的体积是  相似文献   

6.
正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复杂的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完成例3的教学后,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与实践。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要求看到的立体图形,有几种摆法?(1)从前面看是这样的图形:师:有几种摆法?(2)从左面看是这样的图形:师:有几种摆法?师:看一个面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吗?(不能)(3)一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师:现在能确定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了吗?(还是不行)(4)一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从上面看是。师:你能有不同的摆法吗?说明什么?(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7.
犤教学内容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31~32页。犤教学目标犦1.认识圆柱体,知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掌握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2.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思考。3.通过画、剪、拼、证等活动,从中获得合作、成功的体验。4.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犤教学过程犦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1.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师:这是两个什么图形?(生: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2.出示一个圆柱体。师:这是什么图形?(生:圆柱体。)师:它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五(六)年制课本第九(十一)册第87页例1。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实际中有关形体的用料面积。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火柴盒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问:1.长方体有几个面?(让学生按上下、前后、左右数出6个面。)2.长方体的6个面有什么特点?(都是长方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片断:师(出示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这2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多少?生1:2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12平方厘米。师:如果我把这2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那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呢?生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还是12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10.
复习目的:使学生牢固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长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边答边板书:顶、棱、面)2.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相似文献   

11.
[题目]用12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共有几种拼法?(表面积相同算一种)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最小是多少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12.
[病例]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病症]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诊断]4个小正方体只能拼成一个长方体,如图1所示,至少要再添上4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3.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深深感到传统的教学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过分强调“入乎其中”的模仿和继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在前后两次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对于体积公式的出示,作出了不同的处理。[片断一]师:你们手中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生:1立方厘米。师:下面请同学们按要求摆图形,每排摆4个正方体,摆3排。(生动手操作)师:摆好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体积是多少?长、宽、高又分别是多少?生:摆好的是一个长方体,体积是12立方厘米,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1厘米。(师板书)师:好,下…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九义”试用修订本)第二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2.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电脑演示等,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且能辨认这两种图形;3.培养学生独立探寻问题和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过渡,引出新知。1.请小朋友们拿出一个长方体,数一数长方体共有几个面?想一想相对的两个面的大小怎样?(计算机动态演示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提问:谁知道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板书:长方形。2.请小朋友拿出一个正方体,数一…  相似文献   

15.
首先,要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精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联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如数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在揭题时,可以这样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在探索新知时相继提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的操作活动,积极探索活动的练习思考活动。(1)动手摸一摸长方体小盒你摸到了什么?你知道它应该叫什么吗?(2)在拼插学具时,你用了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从而你知道了什么?(3)颜色相同、长度相等的棱在拼完长方体框架后有什么联系,你还有什么方法证明你的结论?这样学生边动手操作边思考问题,对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成为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师:同学们,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物体,请大家看看这些是什么物体?(电脑出示长方体砖块、正方体木块、国旗、篱笆、电脑显示器和楼梯的扶手等)它们表面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电脑抽出每种物体的某个面的形状,让学生逐一说出它们的形状后揭示课题)。师:看到这些图形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我想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生2:我想知道这三种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生3:我想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的特点?……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极有价值。相信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同学们就可以解决多数的问题。老师也想…  相似文献   

17.
段玉江 《云南教育》2001,(17):41-4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 (试用修订本 )第 72页“图形的认识 (一 )”。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认这些形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辨认和区别。   教具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及模型。   2.装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若干个的口袋一只。   3.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各一个。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实物,橡皮泥 (或…  相似文献   

18.
一、引入目标教师讲述 :大家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这节课学习它们的表面积 ,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内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 ,总结出学习的目标 :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如何求表面积 ?二、教学新知首先 ,教表面积的意义 ,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学生摸摸长方体学具的外表 ,说出各个面的名称。2.学生用剪刀将长方体沿着棱剪开 ,在展开后的图形中 ,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微机显示展开图 ,教师讲解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是它的表面积 ,并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点评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摸、剪长方…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过程中,我经常发现,许多不同的学生屡屡出现一些相似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否具有一些共性呢? 例1: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个小正方体. 错误答案:4. 错因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在将直观物体抽象成立体图形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学生常常忽视概念本质的构建,导致部分学生概念不清,只能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修正.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长方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体验空间观念的形成,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体验计算中的最优策略及组合立体图形表面积的最优策略。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