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和身心素质,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其他素质再好也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因此,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
牛蕊平 《教育文汇》2014,(13):46-47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提供必要的援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静 《考试周刊》2012,(56):108-10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寻找教学契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4.
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  相似文献   

5.
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一思想政治课旨在通过思想方法的指导 ,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 ,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是思想政治课改革适应新形势对学校德育提出更高要求的重要突破 ,它集中反映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一、重视心理品质教育 ,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经为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 :“健康不但是指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  相似文献   

6.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意志品质、情绪情感、自我意识、气质、个性、人格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重视和加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是满足社会需要、时代需要、发展需要的真切呼唤!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更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一、审视青少年心理素质现状,剖析高中生“成长的烦恼”最近,由辽宁省教育研究院承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两者的结合完全必要也是可能的,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林静 《教学月刊》2024,(4):9-13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各学科教学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思政课教师可基于跨学科视域,整合心理健康教材的相关内容,以引导和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内容,统筹教材以严谨“整入”,创新活动以引导“学入”,“领、陪、跟”以深切“潜入”,使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于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践行能力、深化情感体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进而达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如果单纯地介绍心理学知识、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帮助甚微.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去学科化,要将学生心灵的成长,增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作为重点,课程传授内容要能够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生活幸福奠定基础.所以,中学的心理课不需要学生掌握和记忆心理学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使"去学科化"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导向.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构建综合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1998年开始,我校遵循心理素质发展和心理品质形成的规律,科学地构建了综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其目标一是帮助学生增强心理免疫力,提高心理调控能力,防治心理问题与障碍,解决心理困扰,纠正行为偏差;二是通过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  相似文献   

11.
宗艳敏 《考试周刊》2012,(4):130-130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心理健康。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以及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形成.因而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为依据,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引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使之具备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教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适应环境、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培养及处理心理问题辅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一项系统的科学工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成长发展的自我教育活动,通过辅导者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协助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进而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其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笔者在所在学校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探索和  相似文献   

14.
论心理教育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导致青少年学生在心理发展中的问题逐渐增加,已严重地阻碍着他们的智能发展、人际交往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因此,探索现代学校应如何构建心理教育模式,为科学地实施心理教育,维护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变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构建综合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1998年开始,我校遵循心理素质发展和心理品质形成的规律,科学地构建了综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  相似文献   

16.
杨捷 《考试周刊》2010,(33):178-178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17.
高岩 《宁夏教育》2006,(12):59-5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日趋激烈竞争的对象和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无论怎样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不仅需要学习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现阶段,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素质比其他方面的素质更为重要,因为它决定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开展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教育是新的形势下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紧迫感、责任感,帮助中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培养健康的个性,预防和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引导和带领他们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促进他们的心理、身体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心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因为它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并影响着其它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中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发育和心理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多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再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等,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在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最终达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健康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学校作为教育的主渠道,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有责任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社会适应力,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格,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关注个别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