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镜头一 学校例行学期集中听评课。三年级二班年轻的小崔老师正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丑小鸭》。因为教材文本是缩编的,和原译文相比删改较大,减少了很多具体的细节描写。教师费了好大的工夫引导学生读课文,学生还是不能从文本描述体悟丑小鸭所遭受的讥笑和重重磨难,学生的心离丑小鸭的“心”还是很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文本解读的角度与教学思考 《丑小鸭》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种不同体裁的课文,《丑小鸭》这篇课文是根据丹麦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改编的。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
钟惺好史,他运用历史、文学的双重角度对《左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品评。通过品评,钟惺强调了传统的儒家经世致用之说,提倡了治史之风,总结了作文之法,这对于扭转晚明浮躁学风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但是,钟惺的史评过于随意,且深度不够,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4.
许佩琴 《云南教育》2004,(25):44-4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6页、57页。教学过程:一、描述主题图,感知“前后”1.听音乐走进教室。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学生自编动作进入教室。师:今天,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办“森林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2.用“前后”说一说。(出示课件:小动物赛跑的情景。)(1)师:从跑道上,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暂时静止。)生1:跑道上有小鹿、小马、兔子、乌龟、蜗牛。生2:小鹿跑第一名,蜗牛跑最后一名。生3:小鹿跑在最前面,小马在小鹿的后面。……师:小马的前面是小鹿,小马的后面有谁?生:小马的后面有兔子、乌龟和蜗牛。…  相似文献   

5.
北师大版九年级安排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是千古美文,作者分别是陶渊明、范仲淹、欧阳修,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学中,从文章特色、人生际遇、人生态度三个角度去赏读文章,同时侧重后两个方面,启示我们从中去感受他们伟大的情操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6.
《一只小鸟》是冰心于20世纪20年代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原题是“一只小鸟——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经过个别文字的修改之后,本文选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教材。  相似文献   

7.
以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听听那冷雨》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解读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读懂教材特色,用好教材,并根据编者意图,从学情出发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 《蒸发》是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教材第一章第四节汽化和液化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教材叙述过于简洁,以致本节内容不利于学生很好地学习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3页。  相似文献   

10.
《社戏》中的语言描写非常出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的亲历者,小说中“我”的语言同样不容小觑,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突现文本主旨和塑造其他人物形象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文本解读《燕子》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主题课文,描写的是i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天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在赞美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的同时,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2.
《回自己的祖国去》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的一篇主体课文。全文主要以对话为主,语言较浅显易懂又简练,人物的心情和满腔的热忱尽显其中。据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朗读,给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和机会,在诵读中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感悟人物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学生能入情入境地去理解和  相似文献   

13.
明代诗话对《诗经》的文学品评,主要围绕四个话题展开:对《诗经》的产生历史进行文学性的探源;对《诗经》的审美意蕴进行多视角的揭示;对《诗经》的表现手法进行悉心细致的体味;阐述《诗经》对后世诗风诗情的智慧启迪。明代诗话对《诗经》的文学品评使得明代《诗经》的文学阐释更为精彩。  相似文献   

14.
15.
《春潮》是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屠格涅夫的作品,与作者著名的长篇小说不同,《春潮》反映的并非是社会政治生活,而是一些永恒的主题.《春潮》中刻画了两位典型的女性形象——少女与少妇,少女形象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中永恒女性形象的传统,在爱情中追求灵魂的和谐统一,是清心寡欲的圣女形象;而少妇常常被认为是屠格涅夫女性形象画廊中的负面...  相似文献   

16.
谭倩 《语文天地》2009,(12):23-24
《故都的秋》一文在郁达夫的散文中,算不上是代表作,但它却以独特的美感.吸引着我们。初读此文,便觉有一股清静、冷寂、悲凉的气息袭面而来.把人带到了“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境界。细细品来.才发现作者对文章中景物的选取和描写有着独到的妙处。  相似文献   

17.
《确定位置(一)》是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古诗的教学尤其要注重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自由、充分的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再现诗中情境,体会诗人情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燕子》(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课)是一篇精短优美的散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今年春天,我到一所村级小学,听到和看到了与众不同的《燕子》——那是一节室外语文课。20几个农家孩子,拿着课本,拎着方凳,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水塘边的草地上,在春天的阳光里学习《燕子》。老师没有带什么教具,只是拿着教材、挂图和一架借来的儿童望远镜。  相似文献   

20.
[案例] 四年级《挑山工》(北师大版第八册下)中第十一单元“快与慢”中第一课。 师:请同学们看板书,我们比较了“挑山工”和游人的不一样,作者也解开了心里的不解之谜。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