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科考试采用“标准化命题”,在我国风行了几年后,已引起很多争议,许多有识之士对这种舶来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忧心忡忡。本文仅就语文科考试采用“标准化命题”对语文教学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作出探讨,并指出:要想实现“素质教育”,就要改革标准化考试这种命题方式。  相似文献   

2.
考试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地编制试题有助于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帮助教师改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目前的小学语文考试在命题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一、命题陷入了“过于烦琐”的误区,使语文课堂教学中“肢解课文”的现象愈演愈烈刘国正先生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见《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本来就存在偏于技术训练的问题,受到应试的扭曲,更有不良的发展,陷入了误区。”不可否认,语文课堂教学过多地纠缠于课文内容,作“肢解式”的架空分析,与语文考试命题过于琐碎不无关系。大…  相似文献   

3.
曹成荣 《新疆教育》2013,(12):19-19
新课程的实施,以新的教育理念向我们展开了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对传统的语文评价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语文考试评价在教学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乃至全社会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让语文考试不成为阻塞语文课改大河奔涌向前的“淤泥”,而让其成为加速课改大河流动的“清泉”。这是摆在我们所有第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个难题。笔者曾多次参加贵州省都匀市初中语文课改下的统考命题,深感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命题理念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认识和反思的地方。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认识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命题与评价,自然会遇到三个问题: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评。“考试设计的核心问题有三个方面:测量什么、如何测量、如何对测量结果进行量化,即如何评分。”在最直观的层面,语文命题可以表达为须明了语文“考什么”与“怎么考”。就是说,命题者要处心积虑地研究并试图解决这两大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怎么评”也就不是很困难了。首先要解决的是“考什么”,就是考试目标的制订,这问题似乎很容易,但是情况恰恰相反,语文界始终没有弄明白,或者说始终糊涂着。  相似文献   

5.
时下,高中语文教师难当的呼声日高。但是我要说,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师最好当。谓予不信,且听道来: 考试的内容早知道。高考发展到今天,全国及各省的高考语文试卷的范围、题型及结构几乎都是一个模式(上海除外,但也已形成了模式),且年年如此。虽然年年命题者在喊“小步推进”,但相对而言,已是“小”到无关大碍。要应付这样克隆化的考试,又有何难?于是乎,那些玄之又玄的人文素养,不管;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考试命题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瓶颈问题,语文教学改革应以考试命题改革为突破口。但语文考试命题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语文考试命题的研究中来。  相似文献   

7.
由于当前各地学校对“考试命题”的研究较少,加之缺少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考试命题培训和指导,因而,客观审视基层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考试命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由于当前各地学校对“考试命题”的研究较少,加之对教师缺少必要的考试命题培训和指导,因而,客观审视基层的语文试卷,笔者发现小学语文考试命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当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作文考试命题形式不断创新。命题者倡导“快乐习作”,语文教师与学生向往“快乐习作”,但目前的作文考试命题仍不容乐观,有的能引导学生乐写,有的却给师生带来一些困惑。困惑什么?有些习作试题要求过死,  相似文献   

10.
唐湘桃 《湖南教育》2005,(22):25-25
作文,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重点和焦点。2005年湖南省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是整个语文试卷的一个亮点,充分展现了命题者的命题智慧。作文题目如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从一个人的成长来看,先要学会走,然后才是跑。任谁都跑过——无论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但跑的体验是不尽相同的。你或许有难忘的经历,或许有深切的感受,或许有独到的认识。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跑的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很显然,这一作文命题完全避免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一些范文或句子段落来应付考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这里说的“昨天的故事”,是指在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受到人们猛烈抨击和强烈反对的语文标准化考试,主要表现在:语文测试惟教参、命题者拟定的标准答案是从,如:“雪化了是——”,只能填“水”或“水蒸气”,填“春天”就不行。根据句子“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的意思写成语,只能写“同心协力”和“惟妙惟肖”,若写成“齐心协力”和“栩栩如生”就只能判错。“进”的反义词只能是“出”,而不能是“退”。  相似文献   

12.
语文考试中作文占半壁江山,不管是命题式、材料式(包括漫画类)、话题式等,不论哪种题型,都设有特种情境——材料(单纯的命题或话题作文也有情境,即题目本身),所以把握情境,深入审读,细心感悟,就能探幽发微,降低作文难度。作文的情境,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作文“怎么考”,应从语文试卷整体结构上进行考虑。 一、语基题、阅读题、语用题与作文题的整合以往“语文应用板块”所检测的语文“能力”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偶然性。例如2007年福建省高考试卷的第六大题第15、16、17三个小题,分别考的是:改病句;抒情句仿写(“鲜花虽然娇艳,但经不起风吹雨打;小草看似寻常。却更能承受酷暑严寒”):拟新闻标题。不知道这命题的依据是什么:15题,能改两个病句,不等于就不会写病句;写不写病句,写病句的概率有多高,  相似文献   

14.
尽管“高考需要大动作“”别让考试考‘死’了小学生”的呼声不绝于耳,但落实到教学一线,命题改革的形式还是不太明朗。叶澜教授说得好:教育,就其本真意义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诚哉斯言。回归“生命”,理应是教育的本义,是语文教学的宗旨,更应是小学语文命题改革追寻的原点。笔者针对当下小语命题中的一些弊端,对语文命题如何“回归生命”,谈几点个人的见解。一、呵护主体差异,树立“为了发展”的命题理念◆现象点击:“考,考,考,老师…  相似文献   

15.
2003年5月教育部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颁布了“新课标”,从此,“新课标”就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宪法”,它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颁布“宪法”的同时.第一时间推出了“语文新课标必读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笔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就小学语文考试及其命题进行了一些思索,我觉得采取“检测”的方法评价小学语文教学比较恰当。现单就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命题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就教学和考试的分值看,占据了本科目的“半壁河山”,可以这样说,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作文是很重要的衡量尺度,然而从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教学看,作文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原因何在?我的了解是:一些语文教师对怎样进行作文教学认识不足,导致作文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放羊”式状态,作文考试也就“随遇而安”;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天津市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二年,在2004年命题的基础上又有所改革、有所创新,使今年的试卷成为一份显示着天津市语文教育特色的较高质量的试卷。充分体现了2005年普高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稳中求进,稳中求改”的原则,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边境 《中学语文教学》2000,(9):23-24,27
200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在赋分、题型、选文、设题等方面,与1999年高考基本保持了一致。在语文教学(包括语文测试)大讨论进一步展开、《教学大纲》及各种教材纷纷修改变动的背景下,这种一致不仅体现了国家级重大考试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命题原则,更体现了命题者对新时代人才素质的理解、对中学语文教学性质和任务的理解,是命题者在语文教学观上的一种坚持。  相似文献   

20.
在各地中考或高考中.作文已经成为语文考试“盛宴”中的“大餐”,其分值更占据着整个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谁能在作文上技高一筹.谁就等于抢占了语文试卷的“制高点”.就有资格“笑傲考场”。这自然引起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作为语文教师。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写作,平时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摸索并不断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