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2008,(4):8-8
“2007大盘点暨中园娇子年度新锐榜”在北京揭晓,剧作《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凭借“钝感的力量”获得最大奖项“年度新锐人物”。那么,许三多的“新锐”究竟表现在哪里?《当代文萃》2008年第2期刊载的文章对此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策划人语:2007年,有一部叫做《士兵突击》的电视剧在电视荧屏上火热地播放、重播。主角许三多更是成为人们热议的人物。他的迟钝、木讷、一根筋,不断刺激着浮躁的人们。一时间,钝感力成了人们热议的词语。什么是钝感力?在渡边淳一看来,"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在《新周刊》(2007年第264期》)看来,  相似文献   

3.
《中文自修》2008,(6):18-21
《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中国军人的传奇故事。许三多可能是2007年登上中国杂志封面最多的电视剧人物,却又最富有争议性。他的迟钝,缺心眼、一根筋,感召着人们跟现实相悖的内心,为人们提供了一次自我反思的契机,是一种钝感的魅力;他是一个弱小的符号、所有人都像一个主角,唯独他不是。 本栏约请了北师大二附中与上海市市三女中的学生畅谈了对许三多这个人物的不同看法,并由上海大学教授胡申生先生作了精短的点评。  相似文献   

4.
“钝感力”一词是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的,意为“迟钝的力量”。生活中的钝感力,是一种隐忍、包容、专注的处事风格。若将这种钝感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师有时需要“隐身”,需要“放下架子”,依据教学情境、教学事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策略,从而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凸显出来,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从另一种方式来诠释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正"钝感"是相对于"敏感"而言的。教育需要敏感,教育有时也需要钝感。教育的敏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教育智慧;教育的钝感,也许可以说是一种境界。按照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如此看来,敏感、钝感都是一种智慧,就看我们怎么去  相似文献   

6.
文化     
《钝感力》作者:渡边淳一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按照渡边淳一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人们,当然拥有才能,但在他们的才能  相似文献   

7.
<正>"钝感力"一词是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的,意为"迟钝的力量"。生活中的钝感力,是一种隐忍、包容、专注的处事风格。若将这种钝感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师有时需要"隐身",需要"放下架子",依据教学情境、教学事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策略,从而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凸显出来,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从另一种方式来诠释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1.从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中感悟"钝感力"的内涵《钝感力》是日本学者渡边淳一的随笔集,从人际、爱情、事业、生活等角度讲述了"迟钝力量"的必要与优势,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难得糊涂有异曲同工之妙。认为"钝感"不是单纯的迟钝,而是面对周围一切逆境因素,排除  相似文献   

9.
“钝感”是相对于“敏感”而言的,但“钝感”又不等于迟钝,它其实是一种大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别样智慧。“钝感力”一词先是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的,意为“迟钝的力量”。课堂教学中的“钝感”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抱愚守拙,故留时空,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信心和热情,促使课堂新境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接触“钝感”一词,是前不久在网络上看的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写的《钝感力》,按作者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译为“迟钝的力量”。对于课堂教学而言,“钝感”其实是一种大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别样智慧。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培养自身的“钝感”,在课堂上适时“隐身”、适当抱愚守拙,变得“迟钝”些,把聪明的机会、发现的机会以及得到锻炼的机会让给学生,在老师示弱时让学生“逞逞强”。  相似文献   

11.
正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所以,我们看待教育中的"钝感力"和"敏感力"的关系,也要用辩证的角度和科学的眼光来对待。首先,我们先理解一下什么是"钝感力"。"钝感力"一词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发明的。按照他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钝感力     
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人们,当然拥有才能,但在他们的才能背后,一定隐藏着有益的钝感力. 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一般来说,提起“迟钝”这个词,人们头脑中联想到的都不是好事. 实际上,“那个人好迟钝”和“那个人很敏锐”这两种评价,可谓是天差地别,如果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反应迟钝,一定会气得火冒三丈.同时,人们口中有关钝感一类的言词,也都带有明显的贬义和否定的成分.  相似文献   

13.
一线教师做教科研,要兼具敏感性和"钝感力"。较强的敏感性使研究常遇触媒,频获启发,拥有资源,建构基础;而一定的"钝感力"则有利于凝神聚力,专注焦点,由表及里,走向深入。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素养与基础的教师有必要在"敏钝兼修"的前提下,注重"钝感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教学效能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重要力量来源,是指导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观测点。本文在综述教学效能感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商管理类运筹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体会,基于实践目标与效果反馈,展开自我效能感和教学效能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以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8,(12)
《士兵突击》描写的是一个名叫许三多的青年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特种兵的故事。该剧自播出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而"许三多"这个虚构的人物还被评为年度  相似文献   

17.
整部《士兵突击》的人物形象大都存在上与下,高与低,强与弱,聪明与愚笨等相互矛盾关系的对话。许三多和成才是剧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他们互为存在的依据,没有成才就没有许三多。他们的对话还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源于人物角色的"篡位"特点。就是说,许三多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取代了成才角色。  相似文献   

18.
正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先生在其(钝感力》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颠覆一般社会常识的观点,即钝感胜于敏感,敏感的人未必比迟钝的人更优秀。他用生动的事例,剖析了从身体的钝感(睡眠良好、不易食物中毒、善于忍耐疼痛、更利于癌症康复等)到人际相处时的钝感(情绪稳定、能坦然承受批评乃至抱怨和讽刺、善于容忍和谅解他人等)所给予人生和生命的馈赠,  相似文献   

19.
子岚 《母婴世界》2010,(5):126-127
"钝感力"一词来源于日本作家渡边淳——2006年,他出版了集结其人生智慧大成的《钝感力》一书,并在日本热卖100万本。近几年,在处于高压快节奏的的现代职场中,"钝感力"成为白领口中一个时髦的词语。究竟什么是职场钝感力呢,我们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钝感”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出的: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钝感”是相对于敏感而言的,敏锐、机智是每一位教师所永远追求的课堂智慧。然而,世间万物均有其两面性。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课堂教学中难得的“钝感”会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