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丑”与“美”原本是一对矛盾对立的概念,在我们的印象中,它们是毫不相容的。可是,当你读完了这篇《丑与美》后,你会在不知不觉中从她描绘的“惊心动魄”的“丑”中感受到美的“震撼”;你会禁不住感叹,原来“丑”也具有让人震撼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美是什么?”这是一个难解之谜。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的研究者们虽然运用了最现代化的方法,在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上取得了比前人更可喜的成就,但是,寻找美的本质的最佳定义的目的仍然没有达到。原因究竟何在?有人说,是由于没有象研究“美”一样认真地研究“丑”。我以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本来,美与丑是两个对立概念。但在实际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与丑却常常结伴而行,而且,有些事物或现象就同时具备着美与丑两重性。稍一留心,我们就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来说明,任何时代,任何艺术流派和艺术门类,都不仅不能缺少美,而且不能缺少丑。可以说,美与丑它们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丑,就无所谓美,反之亦然。因此,离开了丑去孤立地探求美,是得不到美的。如果能从丑中求美,就能鲜明地感受到美的特征领略到美的意义。美与丑这种事实上的依存关系,美学家们都看到了,而且也都承认,但在美学研究中却往往只关心美而忽略了丑。  相似文献   

3.
丑是重要的美学范畴,它跟美相对立,是美的否定和反衬,又跟其他的美学范畴如悲,喜、崇高,滑稽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丑与美是对立存在的社会现象,很多学者在论述美的时候往往也涉及到丑。然而,“丑作为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来加以专门研究,开始于近代,主要代表者是德国一些新黑格尔主义者,如罗森克南兹等人。他们揭露了丑的矛盾性质,认为丑不同于假、恶,当丑仅以其感性形式进入审美领域作为审美对象的时候,具有某种积极的审美价值;指出丑与滑稽有一定的联系。”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的很多美学著作,仍然极少有把丑作为独立的美学范畴进行阐述的。因此,刘隆民同志在《论丑》一文(《贵阳师专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2期)中进行的理论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罗谦 《教师》2012,(9):56-57
大干世界,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但从本质上归结起来,不外就是“真、善、美”和“假、恶、丑”;而“真、善、美”是美,“假、恶、丑”是丑,可见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与丑的东西,美与丑是对立存在的。近年来,不少教育专家指出,缺乏美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综观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美的世界。初中语文新课标把培养学生赏美的情趣列为一项教学要求。因此,我把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中国画的绘制、欣赏与教学中,人们总是从美的角度入手,以美来形容和描述大师们的许许多多的作品,把大师们的每幅作品都看成是美的,甚至是完美无缺的.人的精神发展的潜在无限性决定了人类追求"美"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与"美"相伴的"丑";"美"与"丑"是共存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国画才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纵观古今所有中国画的各种论述、著述均不见有关"丑"字的只言片语,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画中全部是美,而无"丑"的立足点呢?就让我们先看一下山水画中"丑"是如何表现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实践的美学观点”做了一些方方面面的评析,针对其观点,指出:现实性的劳动往往造成对立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美,一个是丑;“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会导致仅仅以“人的尺度”去改造和重建外部自然界,这势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丑;美的规律体现于“物种”的尺度与人的“内在尺度”及其统一之中,劳动——特别是现实性的劳动并不能创造一切美或美的事物;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及其规律的“先在性”,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一、丑的含义 顾名思义“丑”就是“不美”,即不能给人的感官带来审美愉悦的形式,如矮小、粗糙、枯槁、比例失调等。“丑”的内涵进一步扩大,人们把导致精神不悦、违反社会法理甚至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的事物也称之为“丑”,如贪婪、暴虐、虚伪等,这时的“丑”是与“恶”紧密相连的。背离客观规律是“丑”在形式上的特征,这时它又与认识领域中的否定性认识价值“误”相联系。由此可知,“丑”是事物的否定性审美价值,是与真、善、美相对立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灵魂之美及死亡之美两方面出发,寻找王尔德内心真实的想法.希望在美与丑,善与恶,生与死的对立中,倾听王尔德灵魂深处的声音,探求他童话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9.
<正> 文学的审美属性是什么?从写作审美学的角度来看,审美对象一旦进入作家的审美视野,经过作家的审美判断,准确地思辨与把握审美对象的美丑、善恶本质属性,并在整个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过程中,使之获得审美价值。根据这种审美思考,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文学的审美属性,就是审美对象的美丑、善恶本质属性。文学的这种  相似文献   

10.
灵与肉、美与丑的搏杀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为了物欲的满足而不惜出卖灵魂在生活中亦不鲜见.王尔德虽力图证明美高于一切,美是时间无法伤害的,艺术家不应有道德同情心.然而,就接受美学的理论而言,文本具有不确定性,一部作品的完成是经过读者和作家共同创作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读者的阅读使文本具体化.文章应用这一理论阐释<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美与灵魂对立与不可分割之关系.  相似文献   

11.
衣衫     
人们都喜欢美而讨厌丑,可有些时候,我们却很难一下子就把它们分辨出来。开始时也许会有人说丑就是美,美反而是丑,但人们知道真相后便肯定不会这样说了。因为,美的东西永远是美的,丑的东西永远是丑的! 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个小故事,做一个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人吧!  相似文献   

12.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美,是每位美术老师的任务。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到在美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一、中学生如何认识美在中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学生对美的认识十分肤浅,特别是受当前社会影响,许多学生把美当做丑,把丑当做美,美丑不分;认为只要有钱,什么人间珍奇都可以得到,什么美不美、丑不丑,没有必要去分辨这  相似文献   

13.
本通过对现代艺术美与丑这一对属于传统美学话语体系,已成为一个奇怪的命题的陈述,期望现代艺术新的审美判断的话语体系,将人们的注意力向传统和现代对立起来的观念进行反思,发现新的提出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美”丑,就是赞美丑陋的事物。作文的美丑技法是指以形貌丑陋或令人生厌的人、物等为写作对象,透过其丑陋或令人厌恶的外部形态,发现内部蕴含的美,进而赞美和歌颂。“美”丑的理论依据是哲学的两分法思想: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大与小、好与坏、是与非、祸与福都是相对的。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是这个道理。美和丑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美,美中有丑;也没有绝对的丑,丑中有美。美丑技法就是要写出人或物的丑中之美。生活中的“美”丑现象我们已经司空见惯,最典型的是“儿不嫌母丑”,因为孩子感受到了母爱的真实、博大与崇高。文学…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占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从中西方美学思想史的角度,通过系统地考察与“美”的概念相对立的“丑”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深入论证了“丑”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的性质、特征及其在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艺是依据美的法则而创造的”(马克思语),一切成功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审美的结晶。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大量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大量的“审美结晶”,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学生欣赏语文课文中的美,无疑可以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充实精神生活,净化灵魂,也使大纲规定的“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落到实处。需要说明的是,审美对象不仅不排除“丑”,而且其本身就包含了“丑”,因为“丑与美不但可以互换,而且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愈美,丑着愈丑”(朱光潜《谈美书笺》)。对丑的分析与批判同样也是我们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丑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丑可以化做艺术美,一切丑的东西一旦经过了艺术表现就成为美的了。丑形象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美。这几乎是被公认的美学准则。正象美概括了美丑两方面一样,审丑也涵盖了审美。丑的艺术形象是丰富的,而审丑力也同样是一种欣赏和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现在,我们有些学生美丑不分,甚至还以丑为美,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否也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承认美的力量的同时,不能忽略丑的力量,它们在持续对应中,平衡我们的感觉。正所谓,有丑作为参照,才能凸显美,没有丑,也就评判不出美。美与丑的这种关系,使我们不得不正视丑。在文学文本中,为了凸显矛盾,使情节跌宕起伏,作者常常塑造美的形象,又塑造丑的形象。读者在进行审美的同时也应对"丑"进行判断、品评、  相似文献   

19.
漫议黑夜     
一、写作前师生讨论李老师:生活是多元的。它既为我们提供美的内容;又向我们展现丑的形态。拿景物来说,高山大河的崇高美,桃红柳绿的艳丽美,巍峨建筑的壮丽美,还有那春兰、夏荷、秋菊、冬梅的姿态美;反之荒山秃岭、浊河臭沟、枯树死藤便为丑。面对生活的多样性,请同学们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这是此堂写作教学课的重点之所在。话题“漫议黑夜”打出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黑夜值得我们尊敬和赞美吗?”“黑夜是黑暗社会的象征义,怎么礼赞?”循着讨论的思路,同学列举了古往今来作家对“黑夜”的诅咒。学生甲:叶圣陶以《…  相似文献   

20.
论“丑”     
“丑”是一个很不受欢迎的词。人们把看不顺眼的东西称为“丑陋” ;把鄙俗的动作称为“丑态” ;把不堪入耳的隐私称为“丑闻”……“丑”似乎总是与“假”、“恶”为伍 ,与“真善美”相对立。的确 ,人们总是向往美的 ,美丽的花赏心悦目 ,美丽的传说娓娓动听 ,美丽的服装大家都争相购买。与“丑”沾边的许多东西人们都退避三舍。由于造物主的疏忽而容貌欠佳的女孩 ,每时每刻都因为自己的长相而抬不起头来 ,她们用尽一切方法试图去实现自己心目中的“美”。可遗憾的是这样做不仅徒劳无功 ,还难免落个“效颦”之嫌。丑的毕竟还是丑的。但我们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