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八岁那年,我见过村里最后一季棉花。十五岁那年,外婆见完所有亲人,抱着她存放了七年的一袋棉花含笑去世了。那一袋棉花,就由母亲保管起来。十六岁那年,去外地读书,学校发了两床被套和棉絮,每学期换一次棉絮。毕业的时候,我背走了学校发放的被套和棉絮,回到家乡,走上了国家分配的工作岗位。工作的第二个月,我得了一场大病,瘦了三十斤,变得异常怕冷。我想去买床更厚的棉絮,很贵,只能作罢。恰好母亲从农村来到城里,得知我特别怕冷后,说:"明天把那袋棉花给你捎来,和现在的棉絮一起弹一下。"第二天,母亲就背着那袋棉花来  相似文献   

2.
不知别人是否有过同样稚嫩脆弱的成长经历,我曾有过这样的一个时期。在我十四五岁,也就是李商隐所写的"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的年龄,有一次,我随母亲到火车站给她的一个朋友送行。那时候,我完全是一个不用大人费心寒暄搭讪的母亲身后的孩子。我已记不得当时母亲和朋友  相似文献   

3.
初识我这位朋友是在三年前。那时,我幸运地走进了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大门。那是我梦想中的外语乐园。但很快我就遇到了难题———写作文。我当时的英语水平和词汇量都很有限,所以语言不够丰富,内容也不够生动。我请教了我的英语老师。听完了我的倾诉后,她微笑着向我介绍了这位“朋友”———一本英语作文本。在见到“她”的第一眼,我就喜欢上“她”深蓝色精美的封面,和“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Thisisthemostcomfortableplaceyouhaveeverruninto.You’llfeellikewritingwithitallthetime.”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本本子便成了我英语学…  相似文献   

4.
忧伤     
正在我十四五岁或者更小一些的时候,有一次我母亲带我到火车站给她的一个朋友送行。我站在一旁,完全是一个不用大人费心寒暄搭讪的孩子。我已记不得当时母亲和朋友是真心地依依惜别,还是客套地热情。只记得,后来火车发出一声长长的沉闷的鸣笛,那声音在空旷的站台上凄凉地绵延弥漫,夹裹着乍暖还寒时节凉飕飕的小风,剜割在我心上。  相似文献   

5.
宝贝,晚安     
<正>这是一个平常的故事,一个不很生动的故事,一个语言普通的故事,但却是一个让你读了会泛出泪花的故事!那是因为母爱从来都是不普通的......母亲从乡下过来看我,带了一筐鸡蛋和两只土鸡,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她决定留宿一晚。我扯出新被套、棉絮,准备在客房铺床,母亲拦住我,说就睡一晚,和我们挤挤就好了。心想着零下几度,挤挤也暖和,便没再坚持。脱衣,上床,母亲执意不跟我们睡一头,我心想着,晚上我要照顾孩子,三人一头,我睡中间很挤,会不舒服,便随她。女儿嚷着冷,  相似文献   

6.
光荣的职业     
有位名叫埃米莉的妇女在县办事处给驾驶执照续期时,一名女记录员询问她的职业。她犹豫了一下,不敢肯定应如何将自己归类。"我的意思是说你有没有工作。"那名记录员解释说,"还是说你只不过是一名……""我当然有工作。"埃米莉生气地说,"我是一名母亲。""我们这里不把‘母亲’看成一个职业。‘家庭主妇’就可以了。"那名记录  相似文献   

7.
最好的朋友     
朱孝萍 《小火炬》2008,(5):25-26
"请留下来。"我恳求道。安是我最好的朋友,是附近唯一一个女孩子,我不想让她走。她坐在我的床边,她那双蓝色的眼睛毫无感情。"我厌倦了。"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慢慢地捻弄着她那深红色的马尾辫。她是在大约半个小时之前来这儿玩的。"请不要走。"我恳求道,"你的母亲说你可以在这儿玩一个小时。"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母亲的一个朋友去世了。一如以往经常发生的那样,我再次感受到了父亲的缺席是个多么大的缺憾。在丧失语言和记忆能力之前,他在关系到生死的问题上是个睿智的哲人。如果父亲能够的话,我相信他会这样说———她的朋友告别了这个世界,但并没有离开我们。我告诉母亲:  相似文献   

9.
9月10日,我去给一位当教师的朋友庆祝。走进朋友的办公室,发现她的桌上堆满了礼物———有卡片、鲜花、小装饰品等,都是她的学生送的。我把玩着这些礼物,问朋友最喜欢那一样,朋友却长长吸了一口气,对我说,虽然她已经教了五六年的书,但有一件教师节礼物却让她至今都难忘……那还是我在读师范的时候。我到一所全校实习,带一个初中班的英语课。那个班是学校的重点班,老师也都是学校最好的老师。班上自然地分为了两类学生,一类是城市的,家境都很富裕;还有一类是从乡下考进来的,家境都很贫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好,做老师的自然也不例外。那些…  相似文献   

10.
秋天的童话     
很久很久以前秋天本不是像现在这般红那一年的秋天大旱降临了这个村庄残疾的儿子无力地躺在床上渴求的目光射向母亲———我要喝水啊,我要水母亲转过背,用手揉着那早已流干了泪水的双眼———孩子啊,我出去看看去看看哪里还有水母亲拿着那只空碗来到那棵老树下没有绿叶,只有干枯的枝它在呼喊———水啊,给我一口水母亲难过地告诉它说———我没有水啊但我可以给你一些血当殷红的血从指间涌出滴进贫瘠的泥土中时她看见了绿叶嫩枝叶子从树上飘落睡在那只碗里,变成了水母亲走到一片田地边没有青禾,只有干裂的沟它在呼喊———水啊,给我一口水母…  相似文献   

11.
外婆是慈爱的象征。我的母亲这样说我的外婆:“那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据说当时我吃苹果还加糖;缸里养着鲫鱼,我指着哪一条,外婆就捞起来为我熬汤——不是她误会了孩童之心,而是她迷信,坚信那一条于我有益。近日受一位朋友之邀,吃了一桌风味菜肴。这位朋友与这酒楼之男女老板是两表兄一表妹。表兄们像足球健将,表妹像模特儿。他们那共同的外婆健在得很,住在这大楼之巅,从云端俯看孙子们动作。  相似文献   

12.
要写我的母亲是写不完的。我们家五个兄弟姐妹,只有大哥侍奉母亲,其他的都高飞远扬了,但一想到母亲,好像她就站在我们身边。这一世我觉得没有白来,因为会见了母亲。我如今想起母亲的种种因缘,也想到小时候她说的一个故事:有两个朋友,一个叫阿呆,一个叫阿士,他们一起去旅行。  相似文献   

13.
大约在我十四五岁,也就是李商隐所写的“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的年龄,有一次,我随母亲到火车站给她的一个朋友送行。那时候,我完全是一个不用大人费心寒暄搭讪的母亲身后的孩子。我已记不得当时母亲和朋友是真心地依依惜别,还是客套的热情。只记得,后来火车发出一声长长的沉闷的鸣笛,那声音在空旷的站台上凄凉地绵延弥漫,夹裹着乍暖还寒时节凉飕飕的小风,剜割在我心上。然后,车身慢慢启动了,客人踏上了火车,向我们挥手告别。再然后,客人挥着手与我们隔窗交错而过,渐渐远去。  相似文献   

14.
刚上初中,我就发现这个女孩忧心忡忡,不爱说话。于是我便追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起先她不肯说,只是勉强一笑,但是我并没有罢休,我说:“你有什么心事说出来,也许我可以帮助你,我们是朋友,对吗?”听了这话,她哭了,当时我不知所措,不知什么地方说错了,让她哭了。她一边抹眼泪,一边开口说:“在我小学的时候,曾有过这样一个算朋友但又不是朋友的同学,她叫小莲,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不爱说话,性格比较内向还得了一种怪病。在班级里没有朋友,也遭到老师的歧视和同学们的冷眼,所以很少有人和她交往。大概是出于同情心吧,我每…  相似文献   

15.
江音 《神州学人》2006,(12):30-31
在面对生活,特别是食物的问题上,女儿曾对我说:你到了一个地方,就把另一扇门关上。在瑞士,就关上中国的门;在中国,就别再想瑞士,这样,你在哪里都可以生活得很好!我以为,这很有道理。可是,那是一扇怎样的门啊!它会在你没有防备的时候,在你卒不及防的片刻毫不经意地吱呀一声,自动打开。比如今夜,门开处,蹦出来的先是那一地的青蚕豆。一、青蚕豆常读到海外游子们写思念母亲的文章,说总忘不掉母亲做的菜,哪怕是一碗番茄鸡蛋面,也让人热泪涟涟。我也想到了自己那一辈子以工作为重的母亲。她是不善烹调的,但她也有她的绝活。那一个菜,总是让我在万…  相似文献   

16.
一个月没回家了,我再次回到家时,母亲很高兴,赶放下手里的活来给我生火做饭。我放下书包帮忙烧火。这时母亲又念叨开了:“天气变冷了,下回去学校时把冬天的衣服都带上——你那铺盖是不是薄了点,那床厚的已晒好了放在柜子里……”上回母亲在电话里也跟我说过同样的话,这次我又给了她跟上回一样的答案:“知道!”我吃饭时,母亲坐在一旁看着。她动了动嘴唇,好像要跟我说什么,但她没有开口。“妈,你也吃些吧。”“哦,你吃,我才吃过不久。嗯——假如我去打工,你觉得怎么样?”母亲问我,或许这就是她刚才最想说的话。我一怔,差点噎住了。母亲要去打…  相似文献   

17.
芝麻开门     
打开一扇门,你看到了什么?祖母说,她看到了院子里绿油油的菜畦,门前涓涓的溪流,抽旱烟的祖父和玩泥巴的父亲。那是她的家园。母亲说,她看到了街上闪烁的霓红灯,城外美丽的大海,身旁还伴着温柔的父亲和哭闹的我。那是她居住的都市。我看到了什么?……朋友搬来一架地球仪,指着那曾经遥远的大洋彼岸,自信地宣布:我要踏上那片国土。我突然有股冲动,仿佛那一刻脚下踩的便是整个世界。朋友转动着那颗蔚蓝色的星球,我第一次感到,地球原是小的,小得装不下年轻的心,凌云的志。那一天,是朋友17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18.
赵萱 《中国德育》2010,(4):15-16
我退休以后一直跟我母亲在一起,研究她的思想,整理她的经验,跟她一起到各地讲学。在母亲住院的323天中我每天都陪伴着她,我们的感情是极深的,不仅是母女关系,也是朋友,我们有共同的事业,那就是教育事业。我在想,为什么党和国家给了母亲这么高的荣誉,为什么大家这么爱戴她?就是因为她用自己特有的人品、师品、学品演绎了一个小学教师完美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上个星期五,我接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母亲的电话。她语气紧张,声音颤抖,“我儿子迷恋上了一个女明星,搜集她所有的碟片也就罢了,可是看碟片时,他竟会有出格动作。我该怎么办呢?”我问:“是什么碟片呢?”我担心孩子看的是A片或者干脆就是黄碟。但是那位母亲似乎根本没听见我问什么,只顾沉浸在自己的焦虑当中,“那怎么办啊?那怎么办啊?”我心想:让一个母亲慌张成这个样子,肯定不是小事情。看她在电话里也说不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我说:“这样吧,明天请您来心理咨询室面谈吧。”这位母亲听了,马上说:“好,好,明天我请假去。”我笑着说:“明天是…  相似文献   

20.
母亲疯了。因为我和她看到父亲跟刘辣椒在一起鬼混。母亲与父亲发生争执,父亲火气上来了,便暴打母亲,母亲的惨叫声一次又一次在屋顶上响起。而这时,我是什么也不能做的———除了哭。母亲朝我们这边爬过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和妹妹。那眼神充满恐惧、绝望、愤怒与乞求,也许她以为她就要死了,她得在死前拥抱一下她的骨肉。我的哭声盖过了母亲的呻吟,她无力了,仰躺在地,眼睛闭着,喘着气,满嘴泥土。父亲还在骂些不是人话的话。我和妹妹哭着,父亲骂着……母亲睁开了眼。突然,她笑了———像极了邻村疯了20多年的六子。我吓住了。父亲也吓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