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震灾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诊断标准,用改编的PTSD问卷对四川省10个极重灾区的31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不由自主地一再想起地震时的情形"、"对很多事情失去了兴趣"、"在小事情上容易激动愤怒"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这几个方面报告最多,在"持续性警觉增高"这一维度上得分最高.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更倾向于"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境".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在"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和"持续警觉增高"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教龄组的教师.不同受灾情况的教师在PTSD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家人遇难或受伤的教师在"持续警觉性增高"、"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境"、"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上得分都显著高于家人没有伤亡的教师.建议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地震极重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科学把握灾害对教师造成的心理创伤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诊断标准,用改编的PTSD问卷对十个极重灾区的31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灾区教师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警觉性、长期回避与创伤有关的刺激指标上症状明显,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较为严重.对此应从提高认识、建全机制、分层进行、全员培训、改善生活工作条件等方面入手,开展心理援助,重建教师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四川省重灾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超越这六个维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灾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各项指标得分均处于理论的中等水平.(2)灾区男生在"智慧与知识"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在"仁爱"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生;中学生的"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节制""超越"五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小学生.(3)灾难中受灾严重的学生在"勇气"和"超越"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表现更好一些.(4)灾后接受心理援助的学生在"节制"方面不如未接受心理援助的学生.研究者还对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为灾难后学生心理重建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四川地震灾区人员心理状况的调查发现:灾区人员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半数以上的灾区人员需要重点进行心理辅导;灾区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角色上的差异,女性不良反应多于男性,文化程度越高的灾区人员对灾难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在心理救援中应更多关注地震中的受伤者及死者家属。因此,应针对地震后灾区人员产生的诸多心理问题,加强人们对地震知识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注重开展专业的心理救援工作,建立有针对性的干预模型,加强心理评估工作,以为将来发生的灾难事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SCL-90对地震灾区296名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上,灾区中学教师的大部分因子均显著高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同时,初中教师各因子高于高中教师;男女教师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各年龄段教师除部分因子外,其余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看出,地震灾区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长期干预.  相似文献   

6.
课题组使用事件影响量表(ISE-R)和有关内疚、压抑、失望、社会支持、无生命意义感、无信心感的六个附加题对四川5*12地震极重灾区阿坝州的181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创伤后应激障碍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有创伤后应激障碍重度症状的人群为7.9%;(2)女性教师的事件影响量表的平均分高于男性教师;(3)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之间在PTSD症状上差异不显著(都大于0.05);(4)常常出现内疚、压抑、失望、无生命意义感的教师受到地震的影响和冲击明显高于没有或很少出现这些感受的教师;(5)社会支持的程度不影响地震对教师的影响和冲击程度;(6)无论感受到地震的影响和冲击有多大,大多数教师在现阶段对未来都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7.
汶川5·12特大地震给灾区中小学生带来精神和心理的重大影响,随着基础设施重建的迅速推进,精神重建问题凸显。我们借助实施的多个灾区学校社会工作援助项目,对援助学校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访谈,并在极重灾区和重灾区抽取16所中小学,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测评,同时开展了灾后学生心理社会援助干预的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为系统地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奠定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8.
鉴于长期以来人们对"80后"、"90后"感恩缺失的关注,本文以汶川地震为契机,通过实地调查,对比分析灾区大学生是否亲历地震感恩状况的转变,探讨灾区大学生感恩状况转变的心理机制,以期为灾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杜士武 《林区教学》2010,(5):103-104
地震灾区嗓音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教师是嗓音障碍的高发人群。心因性嗓音障碍是一种惊恐与压抑心理障碍没有得到释放,而引起的嗓音障碍。由于环境、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嗓音处于过度疲劳,加之用嗓过度等,嗓音器官很容易出现的器质性病变。积极预防嗓音疾病,关心灾区教育,教师嗓音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当发生地震后,幸存的人们一般会暂时集中到安置点居住。如果不及时处理粪便垃圾,导致蝇虫孳生,就很可能引发传染病。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应急卫生间(见右图)。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杭州下沙四所高职院校共906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现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深度访谈、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别受性别、出生地、是否独生、家庭结构和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研究生压力问卷>为工具,调查了某高校340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压力情况.SCL-90结果表明,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4.16%,其中,轻度心理问题者比例较大;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及抑郁三项因子检出率相对较高.压力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生成就压力得分最高,适应压力与人际压力得分与SCL-90所有症状因子得分及总均分有较高相关.本研究为高校寻找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从安徽省各级各类高校中抽取了8所学校的6578名在校大学生,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得到了当前安徽省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及具体表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MHT量表对安徽省农村117名儿童进行调查,以考察留守和年级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3分标准与8分检出标准差异显著,表明双基线健康检出标准有很好的实际作用,低分标准可用于预防筛查,高分标准可用作临床诊断的参考;(2)农村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冲动倾向、孤独感及恐怖倾向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非留守儿童严峻;(3)非留守儿童孤独感显著高于留守儿童;(4)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和身体症状上年级差异显著,并且7年级得分最高,总体呈N趋势变化,表明7年级心理问题最严重;(5)除冲动倾向外,学习焦虑等各因素女生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表明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高等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随着网络的发展,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行业逐渐兴起。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抖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以此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经过分析数据发现抖音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都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而通过正确、科学的心理健康引导,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关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正确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其前提条件.本研究通过对38名中学教师的访谈调查,分析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同时探讨了中学教师在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上,以及在判断标准的把握上所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展,笔者对陕西省21所中职学校3862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并以半开放式问卷的方式收集了同学校32名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对于其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状况的评价和意见。结果发现,近20%的中职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存在消极的心理状态。同时,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明显的困难。面对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笔者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学生满意度,采用自编问卷对29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满意度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课具有较高满意度,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满意度比普通大学生更高。高校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以自编问卷为工具,对河南省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展开调查,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学业与就业、人际交往、身心状况、生活角色、家庭等方面遇到的与心理问题有关的5个因子进行归类分析,明确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呈现的特点,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了依据,对于维护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