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加强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增强通讯员的新闻写作能力,青岛市四方区委宣传部下发文件:要求全区各单位为本单位的通讯员订阅《新闻知识》杂志,以勉励广大通讯员写出更好的稿件。在今年1月的新闻报道工作会议上,近百名到会的通讯员都领到了一本今年第一期《新闻知识》杂志,他们兴奋地说:“感谢区委宣传部为我们找到了一位新老师”。  相似文献   

2.
在鹿邑县通讯员队伍中,有一位善写批评稿的业余通讯员,连续3年来,被县委宣传部、县电台评为模范通讯员,他就是鹿邑县橡胶厂青年工人张爱友。有人说过,大多通讯员写稿好比喜鹊,报喜不报忧。原因是报喜当然则皆大欢喜,报忧(含批评稿),总会有人一触即跳,适当时被“报”单位可能还会给你点“颜色”看看。故一些通讯员对于批评稿总是退避三舍。不过,张爱友同志说得好:“写批评稿,有利于报刊、电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也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握好手中的笔是每个通讯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只要事实准确,是顶蚂蜂窝也得捅捅,管他蛰人不蛰人。”  相似文献   

3.
通讯员写完一篇稿件,最好要做到“三见面”。即与当事人见面;与单位领导见面;与周围群众见面。这样,不但保证稿件真实,还能提高稿件质量。新闻材料来源,并非全是通讯员本人亲眼所见,有些是在众多人中“旅行”或“加过工”后,传到通讯员的耳里,多少有点“添枝加叶”。而不少通讯员往往为了抢新闻的时间性,“闻风而动”,完稿速发,这很容易造成差错。通过“三见面”,就可以防止失实。如有一次,我部一位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作为业余通讯员也受过这无“米”之苦。如何“找米下锅”或“囤米待煮”,五年的写作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广开稿源先广交朋友。一是与同行交朋友。我们县从事新闻写作的各级通讯员达200余人,我想尽一切办法结识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从他们当中开掘稿源。上前年,我县的一位通讯员朋友,与我谈及当时好多养鸡专业户,只迷恋进口鸡种,忽视了我国一些很好的良种鸡的饲养时,我觉得这是一条很好的建议。随后我便和邻县的一个通讯员取得了联系,乘车100公里,去采访闻名全国的略阳乌鸡,很快写成了《不要忽视“土种鸡”》一  相似文献   

5.
孩提时,老师曾给我讲过这么一件事:一位少年去请教一位善于玩转碟子的杂技演员,练熟这门功的秘诀在那里。这位杂技演员把这位少年带进自己的卧室,指着床底下大堆摔破了的碟子,告诉他说:“这就是老师。”由此,笔者联想到一些热爱新闻工作的通讯员,总为自己上稿命中率低而苦恼,总希望从别人那儿找到“终南捷径”。我以为不妨学一学这位杂技演员的秘诀。回想这些年的新闻记者工作,我备尝艰辛,也经  相似文献   

6.
通讯员写完一篇稿件,最好要做到“三见面”。即与当事人见面;与报道单位领导见面;与事件周围群众见面。新闻材料的来源,并非全是通讯员本人亲眼所见,有些是在众多人中“旅行”或“加工”后传到通讯员耳里的,不少通讯员往往为了抢时间,“闻风而动”,写稿速发,这很容易出现差错。一次,我听说一位战友接到加急电报“父病故速归”,他把电报塞进衣袋,照常值班训练。我写成稿件,送给这位战友亲自过目,原来是“病危”,  相似文献   

7.
3月25日,我计划采访一名自学成才的聋哑摄影家。因找不到本人和无法直接沟通.就找到这位“名家”的父亲,作为采访切入点。谁料老者得知来意后,“啪”地关上门,让我碰了一鼻子灰。请教老通讯员,得知采访对象拒绝通讯员的采访是常有的事,他们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怕通讯员没名气。因你不是记者.无采访证.人家就要问你是哪家报社的通讯员?是特约通讯员还是一般通讯员?是全国大报的通讯员还是地方小报的通讯员?若是地方小报的一般通讯员,下边就没戏了!现在稍有名  相似文献   

8.
一位通讯员向一家省报写了一篇表扬新上任的县委一、二把手婉言谢绝住房优待,坚持合住一套住房。写稿的是一位有“经验”的老通讯员,未写入稿中的具体情况是:这两位领导原在地委机关各有一套舒适的住房,这次调到县里并不安心,连家属也没有带去。两个“单身汉”合住一套七十六平方米的大房子。因为从稿面上看没有夸  相似文献   

9.
我们单位一位通讯员,给省报投篇稿,两月未见音信,他找到省报驻地记者,签上字再发省报,时间不长就被刊用了。这种记者签名,在我们这儿很流行。通讯员的稿件一般采用率是很低的,但只要署上记者的名字,那是十拿九稳要登的。此乃记者署名的“妙用”!  相似文献   

10.
我很爱读新闻方面的报刊,尤爱读诸如“通讯员园地”之类的栏目。每当我读了那些耕耘者的写作心得时,我都有所感悟。然而,有时读了一些通讯员的“现身说法”,又陷入了一种困惑。比如一位通讯员说他10年间发表2200篇(条)稿件。看了这些辉煌的天文数字着实让人犯晕。我不  相似文献   

11.
遣词造句如同量体裁衣一样,不能不掌握分寸。可是有一些同志缺乏这种掌握分寸的功夫,往往给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件普普通通的事,冠以堂而皇之的词句,戴一顶大帽子,穿一身阔衣裳。例如:一个通讯员写了篇区委书记春节期间看望教师的消息,消息结尾写道:“区委书记的探望,使教师们受到极大鼓舞。”还有一位通讯员写了篇反映一个乡农业生产发展成就的稿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常接到通讯员的来信,反映因写了一篇文章或批评报道,见诸报刊后,被某些人“对号入座”,遭到不公正的对待,心情非常苦恼。请看一位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作者的情况吧:  相似文献   

13.
一出好戏的成功上演,少不得幕后工作人员的精心配合,人们称他们为“无名英雄”。不知何时,“无名英雄”一词也浸透到新闻领域。一通讯员拿着一张市报,吃惊而困惑:他写的东西,署名竟是某专业新闻工作者;一通讯员手拿自己的作品,恭恭敬敬请某专业记者赐教,数天后,稿子见诸报端,署名变成了那位“老师”;一通讯员向某记者热情提供了线索,并共同切磋稿件,结果稿子出来后,通讯员成了“无名英雄”。更可笑的是,一位通讯员给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历来讲究群众办报,许多新闻单位把通讯员作为一支生力军。但是,有些通讯员因为写稿,常常遭到一些人的非议:什么“搞创收”n“向钱看”、“出风头”、“名利双收”等等,给写稿人造成思想压力。  相似文献   

15.
期盼更多的“通讯员之友”据去年7月8日工人日报报道,该报在表彰优秀特约通讯员时,有12位编辑被推选为“通讯员之友”。很好!“通讯员之友”。笔者期盼,有更多新闻单位像工人日报社那样鼓励新闻工作者当“通讯员之友”,有更多新闻工作者自觉去当“通讯员之友”。...  相似文献   

16.
说‘吹’     
“你给我们吹一吹,怎么样?”一些渴望被宣传的人经常对一些通讯员这么说。“吹”什么呢,挑出一点成绩,吹嘘捧场。还有另一种情形,即是我们的一些通讯员主动要为别人“吹”。常听到这样的话:“我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供电系统表彰优秀通讯员大会上,一位通讯员在介绍经验时竟脱口而出“我是读报读出个通讯员来的”,引起会场热烈鼓掌,众人投以钦佩目光。  相似文献   

18.
“我做新闻工作几十年,过去哪见过这样的情况!”。不久前,一位老通讯员这样对我说。他举了几个例子,一个是某单位想宣传一位新闻人物,派人专程从千里之外的豫南赶到首都一家报社,花掉近600元,在报上发了一条不过千字的消息;再一个是,有些单位通讯员,为了坚持自己那套“不跟编辑‘拉近点’,就别想中‘彩’”的理论,竟为让公家掏钱买“贡品”而与领导争吵不休,甚至嚷嚷要甩手不干通讯员这行当了. 送稿真有学问?这不得不提醒人们注意.据了解,光首都几家大报每天就有不少送稿者从外地而来。少者几人,多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有  相似文献   

19.
报道失实,是记者通讯员新闻报道中的大忌,报道必须对事实负责。一次,我听一位农电工说,他们那里加工房有个不怕电的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当时我很想根据他提供的素材,写一篇社会新闻。但转念一想,应证实一下农电工说的是不是事实。于是我带着万用表,跑了40多里地,找到了那个“不怕电”的人,通过测量调查,事实与那位农电工介绍的大  相似文献   

20.
近来常听到有通讯员、甚至相当老的通讯员问:“记者和通讯员是什么关系?”老实说,提问的人未必丝毫不懂,所以明知故问,是因为“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乃至“裂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