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互联网对中职生的负面影响与德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给当代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其负面影响也渐露端倪,尤其对职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千娓妮 《文教资料》2011,(8):143-144
当前,网络已成为社会中各类人群学习、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时下,网络也已悄然走进了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伴随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农村中学网瘾学生逐渐增多。本文对农村中学生网瘾的表现、成因和解决措施展开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国际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不仅拓宽了中学生的求知途径和知识的来源,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产生影响。通过对中学生上网情况的实地调查,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规范中学生的网络活动,使其朝着健康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学生厌学心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特别是农村中学生的厌学心态。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探讨农村中学生的厌学心态,及时做好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杨敏  冀兰英 《农村教育》2002,(11):61-61
近年来,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较为普遍,经济不发达地区更为严重。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给“普九”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寻求根源,农村中学生的辍学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也快速融入到了网络世界。互联网让学生扩大了视野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到部分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一、网络负面因素对农村中学生的影响1.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影响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互联网给农村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但另一方面,一些带有反动、迷信、色情、暴力、凶杀等倾向的不良信息也夹杂其中。许多自制力较弱的农村中学生出于好奇,在网上游览一些不良信息,  相似文献   

7.
马红平 《文教资料》2012,(1):101-103
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未成年的中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上网的利与弊两个方面来深入分析网络对于中学生的影响,从而提出学校、家庭、社会和中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堵疏"齐下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城市农村中学高一学生有关考试焦虑的因素调查.研究影响城市和农村高一学生的考试焦虑因素的人群特征。结果显示: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中,农村中学生的自卑因素高于城市中学,存在明显差异。这与我国教育公平失衡相关,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异有利于改善农村学生考试焦虑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网络覆盖的时代,网络在给中学生带来极大学习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给中学生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如何让中学生正确认识、使用网络是当前中学教育管理的一个新课题,特别要研究在网络背景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时鹏寿 《教育探索》2001,(11):92-94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群体,在肯定环境的正面影响并善加利用的同时,也应该认清它的负面影响并巧加调控,从而引导中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本探讨的只是环境的一个分支-县城家庭环境,参照系是同属县辖的农村。强调负面影响而不否定正面影响,同时认清负面影响的目的在于对症下药,施以有效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及其干预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莲荣  张明 《教育科学》2006,22(3):67-69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主要有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信息搜集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等类型。本文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类型的产生原因和干预策略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展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情感问题变得更为突出.试研究网络情感(即网络爱情)沉溺现象带来的一些问题及解决途径,以利于网络情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网络世界的建构,计算机技术已广泛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CAI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已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尤其是在高职院校,CAI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CAI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既有利也有弊。文章根据CAI教学的弊端,提出了合理使CAI的建设与对策,以提高高职院校CAI教学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只有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对安徽省8所高校的618名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14.08%的网络成瘾者;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对安徽省8所高校的618名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14.08%的网络成瘾者;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16.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迅捷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中却也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垃圾,这对青少年在网络文化的判断和选择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网络文化特性为基础,深入地分析了网络文化给德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教育者应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特性,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利用和发展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湖南省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分析网瘾形成的因素,为有效防治大学生网瘾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网瘾者与未成瘾者的对比分析,可知成瘾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偏好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络色情、网络交友四个方面,必须对大学生开展针对性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有影响的假设,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扬州地区7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从生活事件量表的六个维度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的五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存在着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媒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广泛运用,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民主"作为一种新生的政治现象、文化潮流,不可避免地会对政府建设产生影响。本文论述了网络民主的含义和特征,基于"网络民主"的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着重论述了"网络民主"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时下,网络社会已经形成一种新型社会形态或文化,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层面入手的。这类研究只从积极、消极方面关注网络对人的影响,而很少关注人对网络社会的反作用。如果采用人类学的思维方式,回归马克思研究社会形态所注重的主体性纬度来探讨网络社会问题,可以克服目前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