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能力的提高,受到来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方面面前所未有的关注。新课改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新课改下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有一支具有善于学习创新、专业过硬的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更主动与生动地学习,教师则应倡导个性化学习,开展个性化教学。而要想有效地进行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则首先应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通过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使语文教学更具活力,充满激情。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了"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习惯了学生跟着教师的分析思路走,嗣着教师的"设问游戏"转.教师变成了"演员",将原本最生动有趣的课文演绎得枯燥无味.将原本最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变成了最干瘪苍白的学科.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由过去的"演员"变为现在的"导演".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师主导,生主体"的角色定位,教师应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定义强调了教师职业的范畴,给定了教师的权威。然而,传统的教师角色忽视了教师价值观的正确体现;忽略了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合作关系;也忽略了教师应该启迪学生张扬个性的学习意识;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新课程提倡,教师以“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组织者、促进者、研究者”的角色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变,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呢?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现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的见解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铭 《广东教育》2006,(2):31-31
目前,语文教学仍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从而学习心理疲软,课堂上倦息应付,与创造的喜悦无缘。面对这一现状,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需要,也是教与学之间信息传递、碰撞与反馈的需要。为此,教师若对学生更多一些尊重和信任,更多一些深入的引导,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的语文课堂,必然是活泼而严谨的,生动而又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爱美的情趣,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学实践已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学生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益需要美的推动。一句话,学生的发展不能没有美。  相似文献   

8.
特级教师韩军在《四十回首》中说:“《诗经》是美的,《楚辞》是美的,唐诗、宋词、元曲也是美的;文言是美的,白话也是美的;汉语叙事文是美的,汉语议论文、抒情文都是美的。语文课堂,为什么不能是美的?汉语构筑了汉语的文学艺术,我们为什么不能构筑汉语课堂的艺术?”作为在教坛上探索了多年已取得很大成功的语文教师,他的反问体现的是一种自信,但这反问也是对语文教师的一种灵魂拷问和精神激励。要把语文课堂变成美的课堂,要把语文教育变成艺术,就不能忽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倾听艺术。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主体意识是个性发展的客观需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教师扮演好指导者、帮助者、教导者的角色。另外,教师要不断挖掘学生个体的自我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语文教学将进行一场新的革命.我们应该重新定位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即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秘诀一:从兴趣入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我们不得不承认,多年来,学生已经习惯于旧的课堂模式,习惯于“听课——记笔记——背笔记——考试”的教学程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意识被制约,主体地位、主体意识濒于丧失。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要激活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机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一、追根溯源,为何提倡语文教学个性化? 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更多地强调统一。要老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甄别出学生成绩的优劣。这种看起来相当公平的教学,是以“假设每个人都是相同的”观念为基础的。其结果造成教育机制上缺乏合理、完善的个性培养运作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充分的重视。然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度个性化、自主化的人。  相似文献   

14.
黄文艺 《教育艺术》2009,(10):58-59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积极主动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千方百计地设置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景.想方设法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让语文教学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赵亚波 《教师》2011,(3):45-45
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教学理论来看待课堂教学,教师认真讲,学生专心听,这种有条不紊的有"序"状态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但在这种最高境界的掩饰下,教者把不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定位为同一层次,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处在“唯师讲”中,多数思维活动是低层次的,甚至是处于停滞状态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那就是语文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教。笔者认为这就涉及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问题,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借鉴已有的适应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以指导自己工作,另一方面又要结合自身特长,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17.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传统的教学活动,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教学活动中师  相似文献   

19.
王香平 《考试周刊》2011,(36):33-33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强调集体的智慧,很多语文老师在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中重视集体智慧的接纳与吸收,却忽视自己的个性创造,造成语文课千人一面,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特色的局面,长此以往,语文课堂将陷入僵硬、机械的泥潭。若想语文课堂重现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景象,语文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研究有个体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有个性的展示,把形成教学个性作为自己人生事业的航标,让自己在教学中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20.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肩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作为语文教学的实施者——语文教师扮演好以下角色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