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题党”泛滥的危害、根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再加上一些编辑记者为出名而绞尽脑汁甚至不顾道德底线,"标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尤其是不少"标题党"为了提炼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不惜断章取义、夸张夸大、张冠李戴甚至歪曲事实、制造假新闻……根本不管什么社会责任甚至不顾道德底线,其危害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标题党"问题的巨大危害,并深刻剖析"标题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以及对"标题党"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应对措施,才能彻底根治这个顽症。  相似文献   

2.
曹林 《新闻记者》2013,(1):68-73
标题党在当下的媒体中——尤其是新媒体上甚嚣尘上,打开新闻网页,放眼望去,都是充满噱头和耸人听闻的标题。不仅新闻如此,甚至向来以严肃形象示众的评论,也都追逐着标题党的时尚,标题里充斥着各种活色生香的噱头。比如一家门户网站某天评论频道中推荐到首页的评论标题,多半就属于标题党。(见图)  相似文献   

3.
在梳理2013年假新闻之际,"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脑子里不断拥挤着问号和惊叹号。这年头,生活中经常面临真与假的纠结。作为与新闻打交道的专业研究者,"假新闻"成了我生活中赶不走的"苍蝇"。有很多假新闻一遍又一遍地循环出没,也有一些假新闻换一个"马甲"又粉墨登场,另外还有新的假新闻剧目不断刷新我的假新闻档案。2013年年终时,在脑际盘点我的假新闻记忆,产生了一个突出的印象:2013年是一个假新闻的"丰收"年。最近,我参与了《新闻记者》年度假新闻评选活动,有机会将2013年发  相似文献   

4.
正标题被誉为新闻的眼睛。类似与人见面的第一印象,读者对新闻稿件的第一印象往往也来自于新闻的标题。因此,新闻标题一直被视作新闻的点睛之笔,为媒体人所珍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滋生于网络的"标题党"现象。近来,随着新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标题党"现象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上也呈现蔓延趋势,给报纸等传统媒体带来了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微信新闻“标题党”的表现特点,如利用公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或以国家、民族荣誉感为噱头刺激读者阅读;黄色暴力词汇以及惊悚低俗图片的大量运用挑动读者遐想;表达故弄玄虚,大量采用感叹号、省略号激起人们的强烈情绪等.文章探析微信新闻“标题党”现象产生的原因,如移动社交媒体“快阅读”时代过分追求标题吸引力,微信新闻从业者媒体素养不高,过分迎合受众低趣味等.治理微信“标题党”应从新闻专业主义出发提高微信从业者职业道德,不为流量做“标题党”;加强培训,提高微信编辑标题制作能力和媒体素养;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和技术力量并用,加强对微信“标题党”现象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9,(7):16-24
依照社会文化的体裁规定,新闻文本只要不被证伪,就可被视为真实的,因此,新闻求真问题,就可以从新闻生产视角关注"新闻如何为真"转变为在新闻收受视野下探讨"新闻何以为假"。通过观察假新闻何以为"假",一来可以反推出新闻如何为真的行为路径,进而为新闻求真实践提供一些可行的操作建议;二来,也便于我们从新闻收受视角认知符合论、融贯论与社群真知论三种求真路径之于新闻证伪的作用机理。基于对《新闻记者》"年度十大假新闻"(2008-2018)何以为"假"的原因分析,本文发现:文本不融贯,是新闻被质疑为假的基本线索;社群不认同,是新闻被证明为假的重要依据;事实不符合,则是新闻被判定为假的结果体现。  相似文献   

7.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媒体的毒瘤,而今一些假新闻不仅泛滥于地方媒体,也开始出现于国家级权威媒体,致使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痛打假新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媒体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透析假新闻的成因,阐释治理假新闻的对策,使大家识别假新闻,痛打假新闻,消灭假新闻。  相似文献   

8.
辰目 《传媒》2014,(19)
正今年以来,新闻单位和新闻出版广电管理部门就行业陆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校正和规范。这其中对新闻敲诈、对以曝光相威胁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打击和治理,情况有明显好转。但与此相关连,还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悬疑新闻"与"标题党"的不正之风,仍在影响着新闻正常作用的发挥,扭曲了新闻媒体应有的形象,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和谐因素。就"悬疑新闻"而言,它的标题制作与内容报  相似文献   

9.
现实呼吁:用新闻立法惩处假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媒体的毒瘤,而今一些假新闻不仅泛滥于地方媒体,也开始出现于国家级权威媒体,致使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痛打假新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媒体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透析假新闻的成因,阐释治理假新闻的对策,使大家识别假新闻,痛打假新闻,消灭假新闻。  相似文献   

10.
一、人造羹女与新闻摄影 前不久北京台曝出的"纸馅包子"事件和时下正在热炒的"华南虎"事件都再一次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到一个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即如何看待新闻影像的造假问题."华南虎照片"事件截止笔者完成本文时仍无定论.但"纸馅包子"这样的典型假新闻,一味地为制造轰动效应,而采用无中生有、导演摆布的手法,无疑是有违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同时,也再次敲响了对虚假新闻影像的警钟.一时间,以假照片、假视频为表现形式的假新闻成了过街老鼠.不但公众对此深恶痛绝,不少媒体也大张旗鼓地对假影像宣战.一些新闻摄影大赛,如"华赛"比赛规则中也明确指出,为保证照片的真实性,比赛严禁经不允许的电脑技术手段修改过的照片参赛,同时也禁止经多次后期曝光和在人为操纵下拍摄的照片参赛".  相似文献   

11.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媒体的毒瘤,而今一些假新闻不仅泛滥于地方媒体,也开始出现于国家级权威媒体,致使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痛打假新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媒体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透析假新闻的成因,阐释治理假新闻的对策,使大家识别假新闻,痛打假新闻,消灭假新闻。  相似文献   

12.
陈昌凤  华曲子 《传媒》2017,(8):10-11
"标题党"是指以夸张的、曲解的、煽情的甚至无中生有的方式制作文章标题的人,也可指那些耸人听闻、题文不符的标题本身。"标题党"类型难以穷尽,翻着花样层出不穷,最终是为了攫取受众的注意力。有人说"标题党"源于网络,笔者不赞同。"标题党"并不是新现象,早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已经广为存在了,早年比较常见于娱乐类新闻。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标题党标题党,是指在网络传播中,利用夸张、情色、唬人、怪异、歪曲等各种极端耸人听闻的手法来制作帖文标题,以吸引受众眼球,诱惑受众进行点击的做法。标题党既出现在个人主页上,也在各大网站的各个频道中也屡见不鲜,此类标题往往严重夸张、失实或打黄色擦边球,与文童内容则完全无关或关系很小。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体发展迅猛,新媒体竞争加剧,视觉文化的冲击使得网络媒体在标题上竞争激烈,一时间演变成各种"标题党",耸人听闻、夸张、歪曲的标题侵害网络环境。本文通过网易新闻中"周点击率"排行的100个标题,分析了网易新闻"标题党"传播的特点、盛行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同时对网易新闻标题的改进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传媒行业迅猛发展,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日渐式微,而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则日渐"走红",传媒市场竞争已然白热化。面对社会的各种诱惑,新闻从业者出现了违反新闻法规和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为了片面追求点击率,某些媒体甚至不惜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夸大其词的评论,甚至是假的图片,造成新闻报道失实,从而使新闻失实现象不断增多。本文以两大媒体的"2015年度假新闻"为案例,列举了假新闻的特点,剖析了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传播背景下,“标题党现象”充斥网络新闻.标题失实、标题模式化以及“标题党”造成的新闻可信度下降,引发了受众的逆反心理.“标题党”的制作由于大量关注报道软新闻扭曲了受众的阅读取向;同时,通过使受众产生陌生化,引起受众无意注意,又对新闻传播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最终当陌生化消失后,“标题党”的命运也只能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7.
新 闻造假 ,媒体传假 ,近几年渐成蔓延之势。《新闻记者》杂志今年第1期披露了2001年全国十大假新闻 ,令人瞠目结舌、拍案惊奇。假新闻频频亮相媒体的深层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 ,这和对媒体假新闻现象舆论监督的滞后不无关系。即使一则有影响的新闻被完全证明是假的 ,新闻舆论的曝光批评也往往是拖泥带水、羞羞答答 ,有的甚至置若罔闻 ,“千呼万唤不出来”。有些新闻单位也知编假之错和传假之过 ,但当新闻曝光到自己身上 ,就玩起金蝉脱壳、瞒天过海之计。当《新闻记者》杂志揭露出全国十大假新闻以后 ,许多报刊竞相转载 ,北京一家较有…  相似文献   

18.
陈力丹  王冠 《今传媒》2009,(6):46-47
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我国的众多传媒曾经持续十几年报道过各种人体特异功能的新闻,现在证实,所有这方面的报道全是假新闻.也是在这个时期,我国众多(不是个别)传媒竭力吹捧过数位轰动全国、包治百病的"神医",后来这些"神医"全部被揭露是假的.本世纪初,"换头术"的新闻一度被全国很多传媒加以报道、转载,现在证实是"愚人节新闻".这些假新闻,都不需要经过调查就可以判定为假,因为它们违背基本的生活常识.  相似文献   

19.
《传媒》2017,(2):6-7
2016年12月5日,国家网信办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整治乱改标题、歪曲新闻原意等"标题党"的专项行动,还制定印发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标题规范管理规定(暂行)》,明确要求各网站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到互联网新闻采集、撰写、编排、发布等环节。"标题党"专项整治行动调查发现,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焦点5家网站均存在较为严重的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北京市网信办对这5家违规网站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国家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还在官方网站建立了网站"标题党"问题举报专区。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保持整治"标题党"的高压态势,狠抓规范管理和违规处置,不断规范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秩序。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9月,《人民日报》连发数篇署名评论,批评"悬疑新闻"和其背后的"标题党"。"标题党"现象伴随着传媒作为利益单元的存在,由来已久。这是一种主要发生在业内、影响到业外的"专业"逐利现象,"悬疑新闻"只是其表现之一。说它"专业",是因为这些人谙练新闻价值的运用,但新闻传播专业的各种职业理念是相互关照的,这些人没有真实、客观的职业理念(也是一种职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