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情感,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教育。父母的爱同食品一样,是孩子成长的“食粮”。父母的爱尤其母爱是孩子成长的必要社会条件。有研究表明,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一般发育缓慢、感情冷漠、心智落后,还易早年夭折。父母的爱也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孩子信其所亲,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挚爱,才会接受父母的教导。这正如马克思所言:“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父母应如何爱孩子呢?一、爱而…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朋友之间、同事之间贵在信任。在家庭里,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同样需要信任。心理学家认为,追求信任,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信任的心理机制对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鼓励作用。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的共同生活中,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来进行的。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信任是成功家教的重要因素。一些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子女对父母有特殊的信赖,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蒙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他们也特别希望能得到父母的  相似文献   

3.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应坚持“严”与“爱”相结合的原则。所谓“严”,是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教育。父母对子女严格,应该是在子女有了缺点时不是姑息、迁就、护短,而是批评、教育、要求,并帮助他改正。这本身就是一种爱。所谓“爱”,是指爱护、尊重、宽容、谅解。“爱”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在家庭教育中,严格要求和爱护尊重是统一的。严格要求与爱护尊重都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信任。假如父母在向子女提出某种教育要求时能平等地同子女交谈,讨论,子女则会更加自尊、自重、自信,从而在感情上易于接受也有可能做到父母所提出的要求。赖宁的父母就是这  相似文献   

4.
<正>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舐犊之情,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在这份爱和温暖里,我们收获了慈爱,收获了感动。回首过去,与父母一次次情感和观念的碰撞,使我们心中有无数的话语想对父母说。今天就让我们用书信的方式把心中最想说的话讲出来吧!一、对父母“说什么”我们可以仿照例表,先把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些难忘的事件做一个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5.
家庭中的人     
朱李平 《家庭教育》2014,(5):M0002-M0002
一个人的最重要的他人,就是父亲和母亲。家庭中的人,是影响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一个家庭,夫妻是核心。有了孩子后,父母与子女,成为家庭最基本的成员。虽然,家庭中还可能会有其他成员,但是父母的能力、态度、时间、精力,直接影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当然,父母的观念、习惯、兴趣、嗜好等,也会潜移默化地在子女的身上打下家庭和家族的印记。  相似文献   

6.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改善,家庭的人文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呢?一、珍惜家庭共同时间父母对子女爱的要素是什么?是一家人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共同时间。有了共同时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就有了沟通、交流的机会,相互之间才能说出欣赏的话语、感谢的话语、期待的话语和道歉的话语;有了共同时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才能围坐在一起,共读一本书共同讨论问题,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开启孩子的心扉。父母与子女共处的时间数量与质量是衡量家庭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孩…  相似文献   

7.
慈爱     
【思路指点】 慈爱,指年长者对年幼者的仁慈喜爱。比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祖父母、外祖父母对晚辈的惦念关心等,都可作为写作的范围。写此题,最少要写两个人物,一个是年长者,是主要人物,一个是年幼者,是次要人物。 写两个人物,要选择能够体现两者特定关系的事来写。此题目“慈爱”,明确限定了两个人物的关系,因此应选择长者对幼者慈爱的事来写。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更多的是表现在日常生活琐事上。为了子女的健康成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方式与中国人观念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彬 《吉林教育》2006,(7):29-29
家庭对子女现代化观念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相对民主、尊重个性、重视独立性的,子女接受现代化观念的程度就较高。这就表明家庭教育方式在中国人的现代化观念形成过程中作用十分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自身的良好内涵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影响孩子。教育方式本身是一种独立的直接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因素。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绝不只是向他们传授那些父母已接受的东西,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能力、一种精神、一种自主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家庭教育最根本的一点。  相似文献   

9.
亲情,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最真挚、最深厚的情感。父母与子女心连着心、情连着情,子女对父母也怀着深切的依恋、爱戴之情。因此,如何发挥这种亲情在儿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摆在每个家长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一、如何培养和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要充分发挥亲情在儿童教育中的感染作用。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和加深与子  相似文献   

10.
亲和教育是中国教育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继承与发扬这一传统,对充分发挥现代家庭在教育子女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庭与学校、社会或其他青少年教育的场所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以“爱”为主要内容的亲情,这是家庭亲和教育的天然基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是伟大的人类之爱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爱是任何他人不能剥夺和代替的,这是施行家庭教育的最好心理条件。教育理论与实践均证明了家庭亲情在教育中的巨大力量。   亲和教育,主要是指在家庭教育中为青少年营造一种精神和物质相…  相似文献   

11.
赵忠心 《班主任》2011,(9):25-26
爱子女是人的天性,也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爱,才会去教育;只有子女切身体验到父母之爱,才乐于接受教育,朝着父母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发展。然而,爱子女是有讲究的,不是怎样爱都有积极作用。韩非子说过:"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同时又说:"皆见爱未必治也。"这意思是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其他任何人的爱都不能比拟的。虽然父  相似文献   

12.
父母爱子女,一定要用正确的方式去爱,不可溺爱也不可不爱。文章从文人出发,所举名人例子信手拈来,而且教育意义深刻。父母之爱子,最好是为之计深远。《管子·权修》曰:"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父母的理想,文人也不例外。而文人对子女的期望又常常高于普通父母,因而对子女要求往往更严格,在子女教育上也付出更多。流传广泛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便是文人在家庭教育上呕心沥血的最佳例证。  相似文献   

13.
一、情感体验式教学 情感是人与人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理解的重要方式。鲁洁教授说过:“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可见,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立足点,是道德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情感体验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学习中。思想政治课就需要通过特定情境的创设,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思考,进入一种情境.调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尽情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某个特殊事件过程。通过学生的“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趋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认识某一道德观点。如在教学《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一课时,教师应从揭示每一对父母对子女最无私的关爱开始,让每一位学生回忆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之间发生过的种种最有代表性的事,包括父母为自己做的事和自己为父母做过的事,可以是关系自己人生发展的事,  相似文献   

14.
<正>亲子沟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际沟通,特指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通过各种言语和非语言的形式交流信息、传递和表达情感的过程,[1]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环节之一。雷雳等人探究发现,亲子沟通与青少年之间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的自尊发展、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反之则不然。[2]初三学生  相似文献   

15.
家庭中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而在这一环境中,家长与子女的交往方式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教师加强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能有效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一、给家庭成员充分的共处时间给家庭成员充分的共处时间,是父母表达对子女关爱的前提条件。有了共处时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才有可能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说出欣赏的话、感谢的话、期待的话和道歉的话;有了共处时间,父母与子女才有可能围坐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亲情,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最真挚、最深厚的情感.父母与子女心连着心、情连着情,子女对父母也怀着深切的依恋、爱戴之情.因此,如何发挥这种亲情在儿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摆在每个家长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逐渐形成社会的共识。不少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趋势:父母对子女由单纯情感的爱向理智的爱升华;家庭教育从无意识转向有意识;从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这是可喜的曙光。  相似文献   

18.
爱,是组成一个家庭的基本因素,子女是父母爱情树的果实,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是子女生长发育的保证,但是,这慈爱并不等于无限度地给予和满足,有时的不满足反而是更理智的爱。但是现在的父母,特别是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生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父母们,由于自己没有条件享受生活,没有发展自己的特长,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不愿意让自己  相似文献   

19.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情感——天性。爱孩子,是父母诸多情感中最不易改变的一种情感,每个做父母的人都有这种情感。  相似文献   

20.
让孩子学会爱,在家庭教育中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爱的情感是可以迁移扩大的,孩子出生后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因而爱——她存在于父母和孩子接触的每一项具体活动中,让孩子在和父母的最初交往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友爱,并逐渐产生关心周围人和事物的情感,进而关心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