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小秦岭金矿区厚大金矿体进行采矿方法研究,矿脉厚度5~15m,矿脉倾角42~60°,围岩结构相对稳固,矿脉地质形态相对稳定,采用双排漏斗底部结构浅孔留矿法进行采矿,通过底部结构调整,解决采矿过程中出矿问题;同时利用浅孔留矿法,解决采场顶底板围岩由于地压过大出现局部掉顶现象。本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采矿方法及回采顺序、中段开拓系统、采矿单体设计、通风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利用的有底柱双排漏斗放矿浅孔留矿法,是在浅孔留矿法基础上的变异与改进,其主要依据矿体的可采厚度来界定采矿方案的底部结构变化,依据相关矿岩的稳固程度、自然安息角等要素来确定采矿工艺及回采顺序,并以此来核算经济和技术参数指标。从整体设计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其施工灵活、作业方便、生产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黄体 《大众科技》2008,(5):106-108
分析了凤凰山银矿矿山矿床开采技术特点及主要技术术问题,指出应用浅孔留矿法的设计施工技术措施,应采取探采相结合、应用人工矿柱和合理的放矿结构、采用“三强”的施工技术,加强回采施工管理,以降低矿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确保采矿生产安全作业、提高矿山企业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体积计算公式的选择,合理使用体积公式,正确获得现场资料,得出了"浅孔溜矿法"采场验收测量中计算立方量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多年实际经验,根据铅硐山矿各采场,各矿块不同形状及变化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适合铅硐山采场验收计算体积公式,即鲍曼公式.  相似文献   

4.
浅部煤层上覆岩层是由诸多岩层分层构成的一定厚度的基岩层和其上方由风积砂、粘土层、风化层等构成的栽荷层组成,单一关键层、宏观一带是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的主要特征,亦是与常埋深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间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5.
根据黄沙矿区花岗岩碳酸盐化,回采时遇水和空气极易风化分解,造成片帮,冒顶等安全隐惠,同时又容易重新胶结成块,造成落矿困难。针对上述花岗岩的特点,对浅孔留矿法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经风化花岗岩矿块的采矿试验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张耕田 《科技风》2013,(8):10+17
本文作者通过铅硐山矿的生产技术实践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开采下陡-上缓矿体的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的变形方案,解决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采矿技术与安全问题,简单介绍了回采工艺以及实际生产效果。该采矿方法通过生产实践是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李宝 《科技风》2015,(2):164-165
简述了原煤重介浅槽排矸系统的必要性;在分析协庄矿原煤的特性及可选性的基础上,最终确定比较先进的重介浅槽分选机排矸的工艺流程;以期达到降低了块煤产品的灰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东保卫矿2.5m中深孔光爆的实践和浅孔小循环爆破在工时利用程度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旭 《中国科技纵横》2009,(10):138-138,143
芦岭煤矿共生硬质高岭土矿赋存在下石盒子组底部的铝土泥岩中;其主要矿物为高岭石,次要矿物软水铝石,另有少量赤铁矿、金红石、锐钛矿等铁钛矿物;化学成分以2Al2O3、SiO2为主,Fe2O3+TiO2含量超过2%则不能圈定为矿体。芦岭煤矿共生硬质高岭土矿共划分四种自然类型:①灰白~浅灰色高岭土矿,②深灰~灰黑色高岭土矿,③花斑状高岭土矿,④灰色含黄铁矿或少量鲕状菱铁矿高岭土矿。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成矿古地理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林  李俊民 《青海科技》2006,13(5):20-24
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床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层控矿床特征,晚第三系和早更新世湖相沉积地层为锶矿较集中的赋存地层,尤以上新统狮子沟组上部层位是全区的主要的赋矿地层;锶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具多源性,但主要来源于盆地周边山系岩石的风化剥蚀,其次为深部含锶水的补给;区内锶矿成矿系统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前陆盆地内的湖盆中远离大河补给水的滨、浅湖区,其成矿作用发生在陆陆碰撞造山带的前缘;成矿构造和成矿流体对锶矿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其中锶矿床是在柴达木盆地上新世古湖盆中形成的,盆地中央凹陷的高山深盆区域古地理环境是锶矿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泗县朱山矿区石英岩矿赋存于震旦亚界伍山组第二和第三岩段中,矿区构造较为简单,岩浆岩不发育。全矿床分为Ⅰ号、Ⅱ号矿体,平面形态呈近梯形状或椭圆型。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石英岩,绢云母石英岩;矿石工业类型为玻璃用石英岩矿。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及矿床成因研究,本矿床为滨海-浅海相沉积变质型石英岩矿床。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炭行业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大部分矿井的煤炭开采开始由浅部向深部延伸,深部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和巷道矿压显现特征较浅部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围岩应力升高,巷道变形增大,深部巷道支护问题复杂严重,很多浅部适用的支护方式已无法满足高应力巷道围岩的深部。针对此类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常用的深井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金牛能源邢台矿-210以浅9号煤三维地震勘探为例,说明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建筑物密集区的野外资料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及效果,此工作方法将对类似区域的地震勘探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出露地表的矿床数量逐步减少,找矿方向由浅部找矿转向深矿,难度加大。文章提出了制约深部找矿的三点因素:①成矿理论;②矿化信息提取;③地质人才。提出解决深部找矿三大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孙沫 《科技风》2014,(14):102-102
我国的采矿行业在近年来经历了几个重大的时间段,从国家建立之初的易识别矿,和开采露头矿,到八十年代后期,地质勘探技术迅速发展,可以实现识别浅部矿和难识别矿的,再到九十年代以后,主要探测深层隐状矿和一些极难识别矿。我国的国土面积很大,资源类尤其是矿产资源相当丰富。但矿产不可再生,资源极为有限,靠矿产支撑的我国的一部分经济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已消耗了大量的矿产,基本已经将浅层的容易识别的矿产消耗殆尽。因此,在当下,我们只能向更深层次的矿产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在技术上有很大的不足。下面将就我国地质勘探中深层找矿的制约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三种寻找隐伏矿的研究方法,一是选择浸取有机络合物法,二是热磁法,三是金的价态分析法,这种方法是专为金的异常评价和寻掩埋矿和某些隐伏矿设计的.本文分别就这三种寻找隐伏矿的方法的原理、应用条件和工作程序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蒿坪沟——铁炉坪银多金属矿带4个主要矿段矿脉特征的简介,结合对该区多年区域物、化探资料以及矿化由地表至浅部及深部有富集趋势的浅析,得出该区域具有深部找矿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对于长壁后退式正规回采工作面爆破落煤采煤法和一般机械化采煤法,采用深进度少循环优越、还是采用浅进度多循环优越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关键词:长壁后退式深进度浅进度机械化采煤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急倾斜地下铁矿开采风险高、影响大的特点,结合某急倾斜地下铁矿开采项目实际情况,在简单介绍矿区地质条件、矿带主要特征,以及认识到选择正确采矿方法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可用于项目的采矿方法,即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法与浅孔留矿法(辅以开采后回填),并对二者的构成要素、采切工序、回采工艺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在保证开采效率的同时,对减少尾矿堆积和直接排放,以及确保采空区安全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以此为类似开采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试论勘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开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力度,我国的地表和浅部矿产资源大幅减少,致使我国不得不进行往深部矿方向去勘察、开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于此,在论述现阶段我国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的同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