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对中国德育来说,最为需要的不是德育技术层面的改造,而是新的德育理念的创生与培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性”的道德人格,应是这样一种新的德育理念。这绝非“世纪末情结”下的无病呻吟,而是“选择的时代”给德育提出的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也是德育主体性得以彰显的实践要求。 一、培养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现实背景 “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是与“被动服从式”道德人格相对的一个概念。前者的本质特性是“自主性”和“选择性”,后者则是被动和甘于服从。因而,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道德人格类型。在“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里,道…  相似文献   

2.
道德直觉论     
道德直觉是任何生命个体都具有的潜能。道德直觉不仅有利于道德知识的意会性体悟,也有利于价值结构的创造性建构,还有利于道德行为的自主选择。要培养道德直觉能力,就要注重道德经验的系统积淀,实现道德教育向生活与大自然开放,重视美育以提高审美能力,并培养道德学习主体的“虚静”心态。  相似文献   

3.
高校主体性德育就是要在整个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大学生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主内化、自主控制的能力.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和自身道德控展追求.让学生学会自主地进行道德选择,学会能动地表现道德行为,学会超越“自我”的道德自省。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它具有四方面的内涵;第一.高校主体性德育把德育本身著作目的。  相似文献   

4.
学校德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教师在价值引导过程中不可能保持完全的“价值中立”,但是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价值中立”。教师在某种程度上的“价值中立”对于学校德育而言是有价值的,它可以规避过度的价值灌输的风险,还可以提升儿童的道德选择力和道德自主建构力。但是,“价值中立”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辨证地来看待“价值中立”,重新认识“价值中立”与“价值干涉”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弘扬人的主体性,既是培育和谐社会主体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德育的明智选择。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素质为培养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活动,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实践来培养自主德育意识,掌握自主德育方法,养成自主德育习惯,提高自主德育能力,逐步形成主体的现代道德素质,让学生的主体之光在德育中闪烁。  相似文献   

6.
谭嗣同的“心力”范畴指的是主体的精神意志,他把“心力”看作自主选择的道德主体的意志力量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唯意志论倾向,此说具有反天命论的积极意义,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国家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思想政治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会学习内容、理解深刻道理。为此,笔者在实践中作了如下的尝试:一、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教育者实行单向传授,实行“我讲你听”,其结果必然是“师劳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也”。诚然,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可能从学生身上自发产生,而是需要“灌输”的,但这种“灌输”毕竟不同于液体流入管道和容器中。学…  相似文献   

8.
李菲 《教育学报》2006,2(6):85-90
生活问题归根到底是生活意义问题。生活意义为人的生活确立根基,使人的整个生命富有灵魂和生机。对意义的需求是人存在的总体需求,对意义的追索也是人存在的永恒情结,这种永恒情结就是“终极关怀”的情结。“终极关怀”指人对生活意义的自始至终的关怀状态和过程。德育作为一项以道德为依托使人成“人”的事业,应该以“终极关怀”为精神意蕴或指向。当前,以“终极关怀”为视角思考和建构学校德育目的也是对德育回归生活的深化。终极关怀的视角下,德育目的应该是成就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人。这种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是具备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意识和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9.
我国多年来通行的“社会规范说”道德定义没有准确简明地揭示出道德的本质属性,而是将道德定位在道德现象上,将道德的一些现象和非本质属性当作本质属性,致使这种道德界定矛盾重重。导致这种偏颇的社会历史性因素主要是:受前苏联伦理学研究的影响、受原经济体制的制约、受人类有限理性的局限。应该说,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是人通过自主自觉行为对人对己的利害性而得到显现和确证的一种品性,这个道德新界定可称之为“主体品性说”。  相似文献   

10.
要使大学生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 ,自主、自觉地进行道德选择 ,履行道德义务 ,并最终树立科学的道德价值观 ,就必须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培养学生的道德需要 ,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形成道德内化的“内趋力”  相似文献   

1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聚焦到荣辱观,集中点击人的良心;督促人们作出善恶选择,启迪了个人的道德自觉、自主和自律,也强调了公民的道德权利和义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落实重在修养和践行,它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了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一德育过程是德育实施的基本环节,是教育者价值引导与教育对象自主建构道德的过程,是思想道德规范知识教育与主体自身道德情感体验生成的统一。德育过程应该具有一定的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应该从德育过程的特殊性中得到界定。如果德育过程本身是“不道德”的,或者是“无德”、“缺德”的,难以想象德育实施的效果。故此,从“应然”的德育过程来看,德育过程应该是道德的。然而,从“实然”的德育过程来看,德育过程却未必道德。如果说“道德”的德育过程未必能够培育人的德性,那么倒是可以肯定地说,“不道德”的德育过程肯定不能培养出道德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人工智能的决策和行为开始从外部设定转向内在发展,智能主体逐渐具有不同程度的自适应能力、决策能力和行为能力,它的自主能力也不断增强。出于道德考量,自主决策和行为的人工智能开始被视为道德主体。因此,传统道德如何在智能技术中自主发挥作用就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后果论、道义论和美德论都具有解决此问题的潜力。要构建能够进行道德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确保人工智能的自主推理能够受人类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约束,与人类价值观保持一致,担负起决策“责任”。实现有“道德”的人工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价值敏感设计、透明度设计及道德学习设计是开发道德人工智能的三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小红 《江西教育》2022,(44):39-40
“童真课堂”也就是让儿童“立在课堂中央”,让自主学习真正发生。“童真课堂”是儿童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是“真学”的课堂,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路径。基于“童真课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尊重儿童,依靠儿童;要教在起点,贵在倾听,重在经历。本文阐述了基于“童真课堂”理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需要道德辩护和维护。市场经济道德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诚实守信、自利不损人和乐于助人是其三大支点。在推进市场经济道德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三个关键点,那就是:道德是人类自主选择的结果;道德教育是必须的,但灌输的“道德”是伪道德;道德需要良法的维护。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以来的西方后工业社会,人们已愈加认识到,自我选择并不仅是无限自由的选择了,人与人之间道德伦理关系的价值与意义日益凸显出来。在这种新的现实语境中重新检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便会发现英美女性主义和法国女性主义文学两种批评理论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执着于抽象的理论层面,而忽视了女性在现实世界的生存境遇,尤其是女性的道德伦理境遇。事实上,西方女性文学表现了道德之善与人生“幸福”、道德反思与道德自律、自我存在与道德自由、和谐情愫与反乌托邦等“道德情境”的“内在冲突”性质,以及对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真、善、美的追求。这不仅与西方女性在历史语境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也体现了女作家们的宗教道德情结。  相似文献   

17.
道德选择问题是一个古老的伦理学基本理论问题,亚里士多德、康德等西方伦理思想家都对这一问题有过深入的研究。具有实践理性特点和以成就高尚道德人格为旨归的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诸多思想家也都十分关注道德选择问题。先哲先师谆谆教诲人们要“立德,立功,立言”。孔子曾感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主张人们要注重品德修养,发奋学习惩恶扬善。人之所以为人,关键在于有道德;人的行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关键在于人的行为经历了道德选择的过程。因而道德选择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关注道德选择,不仅应从实践层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选择问题作出具体、现实的分析,更应从形而上的或价值论的视角对道德选择的哲学依据进行追问,探讨道德选择的合理性问题。王敬华博士的《道德选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一书,从价值论的视角对道德选择问题进行了整体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关注道德选择的实践研究,而在道德选择的价值研究方面相对不足的现状,是一本值得肯定的学术专著。王敬华博士的《道德选择研究》一书,在明确选择与道德选择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求真”和“趋善”两个方面分四章节论证了道德选择的本质、根源、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主体道德教育是21世纪我国道德教育的必然走向。主体道德教育,在现阶段就是要培养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这包括自主选择意识、自主选择需要、良好的道德直觉、自主选择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正>知识的不断更新、价值取向的不同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的道德标准、不同的价值需要、不同的生活理想在社会中共存。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要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能力,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学会道德判断,灵活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迫切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学生这种能力的形成绝不能依靠"管束"和"灌输",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语言  相似文献   

20.
在人学视野下,道德是人的道德,生活也是人的生活,德育不仅应该回归生活,更应回归人。“人”不是抽象的道德主体,“生活”也不是抽象的道德母体,道德更不是所谓的“德育内容”。相反,三者是一体相连、密不可分的。人即人的境况;人的境况即人的生活境况;人的生活境况即人的道德境况。德育不应只是传授道德知识的“知性德育”,也不应只是提供可能生活的“生活德育”。我们应改变这种“给予性德育”思维,让人了解人自身的真实境况,从而严肃地进行道德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