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混乱的汉魏之际,察举制度式微,此时逐渐兴起的人物品题之风对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和人才流动以及对社会局势的变化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主要表现:第一,在“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汉魏之际,人物品题在“择臣”和“择君”的“双向选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人物品题对制定战略战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三,人们对曹操与袁绍的对比评论,既突出了汉魏之际人物品评重比较的特征,又对曹操以弱胜强,战胜袁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东汉光武帝刘秀用"柔道"治国,刚柔相济,文武并用,以宽厚处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促进君臣和谐;以"仁爱"处理民政,争取民心,促进君民和谐;以纲常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建章立制,用法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创造出了载誉于史的"中兴盛世"。  相似文献   

3.
与“择男录取”论理霍娟娟"重男轻女",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项重要的"精神遗产"。这项遗产传了数千年,直到今天,有些人捧在手上,奉为"国宝",视为"家珍",爱不释手。前一阵子,看到报刊上有幅漫画,小品文抨击生育上的重男轻女,诸如一个女同志生了个女婴,...  相似文献   

4.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其为死君乎""可谓死君乎"的"死君"之义,大致有晋人杜预和清人王引之两家之说,今人祖述杜王而未得确诂。据《春秋》三传用词体例和《左传》文意推敲,可知"死君"即"死君命",意为"效忠君命"或"效死国君"。"其为死君乎"是"难道算是效忠国君吗?""可谓死君乎"是"可说是效忠国君了吧"。如此训释,文从字顺不致歧解。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面影 诗苑的奇葩─-浅谈《古诗十九首》宋尔康《古诗十九首》近人多方面深入研究,肯定是东汉末期一群失意知识分子的作品,这已成定论。王渔洋在《渔洋诗话》中说:"风雅后有楚辞,楚辞后有十九首,风会变迁,非缘人力,然其源流则一而已矣。"由此可知,《古诗...  相似文献   

6.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总结自春秋战国以来有关研究成果,对文字的形、音、义进行全面探讨,并就文字形体的结构规律、文字的运用规律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具有伟大创造性的巨著。但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制约,《说文解字》存在着缺陷与不足。笔者对其中存在的部分误释进行了考证,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字作为例子。例字有:寡、舍、冎、君、吹。  相似文献   

7.
流年     
乐府诗歌是东汉和西汉时期在民间流传的。而它最有魅力的,就是对于爱情炙热而率真的表达。其中《上邪》中情人对于爱情的誓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衰绝。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对于爱情的宣言,是如此的果敢坚决。爱,就要爱到山无棱、天地合。这样的表白是没有理性的,但是真正的爱情从来都是狂热而勇敢的,没有算计和理智的,不是吗?  相似文献   

8.
(一)于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户信日:“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分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因固付日。“仆委。c归计,愿足下匆辞。”广武君日。“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得。故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愿效愚忠。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  相似文献   

9.
一所大学,一天两天不见校长大概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一月两月有问题吗?整整一年没有校长也不会有问题吗?群龙无首会没有问题吗?国不可一日无"君",校能一日无"长"吗?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一朝都城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该朝代的治乱兴衰,因而历代帝王在择都问题上,都非常谨慎和讲究。西汉和东汉的开国皇帝都是起家于农民起义军,在登上皇帝宝座、面临择都问题时,也皆在长安和洛阳这两个城市间选择,所不同的是,刘邦选中长安,而刘秀选中洛阳。尽管结果不同,但他们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其间的原因比较复杂,本文认为主要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古今字"研究从东汉郑玄开始,历经两千多年。古代有郑玄、颜师古、段玉裁、王筠、徐灏等代表性传统小学家,现代语言学在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他们是王力、蒋绍愚、孙雍长先生等,他们对"古今字"的研究越来越趋向明确,目前仍有很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明实录》、《明史》等汉文史籍上记载的奢香,在彝文史籍《西南彝志》和《君代母系》中有两个不同的彝名,并且分别被译为"舍兹"和"舍红"。人们常常认为奢香的彝名是"舍兹",通过考察、论证,笔者认为《西南彝志》将奢香的彝名记载为"舍兹"是错误的,《君代母系》记载为"舍红"是正确的,奢香的真正彝名是"舍红"。  相似文献   

13.
先秦农家代表人物许行提出的"并耕而治"学说蕴含着君民平等、平抑君权的政治内涵,它与儒家"君君臣臣"学说所主张的君民等级、唯君独尊观念构成论争的两极。孟子用"社会劳动分工"来驳斥许行"并耕而治"学说,遮蔽了君民关系的实质,也取消了农儒两家学派关于"如何规范君民关系"的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余与老友洪桥教授,相交半个世纪,赏奇析疑,欣合无间,有水乳交融之乐焉。近日君自江宁来访,携其所《渔洋纪行山水诗化精神阐释》一稿示余,此书卷帧浩繁,特以地名分卷系之,都60万言,余读之称善。君释诗,能另辟途径,不落恒蹊,其观点与体例,均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余读其部分篇章,今择其要为推荐如次。  相似文献   

15.
公言 《成才之路》2011,(2):100-I0017
"先生"的称谓,大约已经使用了将近三千年。闲来翻阅古籍,得知关于"先生"最早的记载见诸于孔子的《论语》。"先生"一词,后来用法虽多有变化,但含义大都与年长、有识、有德、博学之人有关。君欲知道"先生"之本意及其演变,且听余作"先生"解,以飨诸位。一日年长者为先生。  相似文献   

16.
唐朝前期皇位继承制度不稳定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李氏一族重武功及唐初权臣之政治地位两方面分析了唐朝前期(玄宗以前)皇位继承制度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即李氏一族自北魏后世代为将,而且与少数民族有很深的渊源,因此选择嗣位之君.有“择勇猛者立之”的倾向;唐初关陇军事贵族与山东士族在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双方均欲拥立嗣君,以得元勋之功。  相似文献   

17.
林程炜 《小火炬》2013,(12):22-22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同样的道理,"班不可一日无师",若老师不在,那必将"天下大乱"。上星期我们班语文老师、数学老师都有事请了假,班级就像倒了一根桩子一样,眼看快塌了!虽说我是班长,但也治不了这"泛滥洪水"。这不,一出出"好戏"上演了!  相似文献   

18.
读图题是高考对函数考查的一类常见题型,并多以小题形式出现,其考查形式一般有两类:一是给条件择图;二是给图求条件,现对其求解方法作一归纳,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庄蹻王滇"的事实并不存在,此为司马迁之误记,当无疑义:其一,东汉以来,史家对"庄蹻王滇"一事存疑争议已久;其二,《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诸多疑点和自相矛盾之处,"庄蹻王滇"记载中,有关入滇、王滇的时间、路线、人物等都无法成立,文字上也不严密;其三,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以强悍的彝族为主体的滇国及滇文化较为封闭独立,外来征服与影响很难触及;其四,司马迁的主观局限以及史料缺乏。  相似文献   

20.
喻巧而理至──《劝学》比喻归类马登岗高语二册所选《劝学》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说理名篇。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阐述了只有专心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才能掌握知识、具备才能、培养品德的道理。行文中,除了提出中心论点的"学不可以已",小结第一段的"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