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句子的教学。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各个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句子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怎样由浅入深有层次地进行句子教学?具体可分成三步: 第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初步理解句意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句子,教师要通过传授句子知识和实际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句子概念:1、写物的用“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入的,用“谁是什么”“谁怎么样”的句式。2、一句话的末尾要用句号、问号、感叹号。然后以课文具体句子进行实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一句完整的话,即句子,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最基本的形式,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部分说的是“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如:小丽玩汽球.小猫钓鱼.小明是个三好学生.湖水真美丽等等.另一种是比较具体的形式,不仅要说清“谁,干什么”,还要说清“什么时候(时间)、什么地方(地点)”.这种形式的句子,我们不妨就称之为“四素句”.例如:放学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打扫教室.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始,训练表达一个“四素”完整的句子,能使学生学会把叙述内容的意思表达完整,并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别人所叙述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结构规律看,句子是语言基本结构单位,基本句又是基本的基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说完整句(话),相应地各册语文都收入了一定量的句子训练项目。这一要求和伴之的训练,目的是达到熟练掌握完整整句的基本成分,即基本句式。它包括“谁”(或“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或“是什么”、“怎么样”)等的对应或不对应组合的十多种形式。熟练掌握它,不仅有助于把句子说完整,有助于各种项目的句子训练,还有助于阅读和写作。正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语文知识多深  相似文献   

4.
教是为了不教。阅读教学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让学生能自己读懂课文。一、指导低年级学生通过理解字词读懂句子阅读从读句开始。读懂课文中的句子的前提是认识完整的句子。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以句号为标志。教师要训练低级学生用单坚线画出句子。读懂句子的关键是学会抓句子的主要成分,尤其是较长的句子,可采取缩句的办法来理解。学生不懂句子成分,教师要化难为易,逐步引导。如这样提问:“哪位小朋友能最简短地告诉老师,这句话讲了‘谁,怎么样?’(或‘什么,怎么样?’)”学生回答对了,就抓住了主要成分。可反…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表示“谁(什么人或什么事物)是怎么样”的句子。这类句子对一定的“人”或“事物”进行描述,表达描述者对所要描述的“人”或“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行为,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后果的认定。我们把这类句子叫做“是”字认定句。长期以来,由于“是”字被认作判断词,使“是”字认定句淹没在“是”字判断句之中。  相似文献   

6.
在读句、读段、读篇的过程中,都要有一定的间歇,这个间歇就叫停顿。恰当地运用停顿,读的人可以从容不迫地把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表达清楚、正确;听的人可以边听边想,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这样朗读会收到表情达意的效果。怎么掌握好朗读中的停顿呢?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掌握好三种停顿:句中停顿、句间停顿、段间停顿。句中停顿,要按句子的基本结构,也就是把句子中表示谁或什么的,做什么或怎么样的词、词组间适当停顿开。最初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把词语或词组之间划上停顿符号“/”,朗读时指导学生在停顿符号处音断气不断,读得语气自然、连贯。句间停顿,每个句子后面的标点符号就是朗读时的停顿符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文学和出汗》的末段有这样一句话:“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①从批评家听谈文,②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③(句中序号为笔者所加) 这个句子到底是单句还是复句,人们一直持有不同看法。 我们认为该句应是个单句。 首先,这个句子是否具有“主谓的性质”呢?具体说,就是句中的①和②能否回答“谁”或“什么”的问  相似文献   

8.
一、掌握句式,学会变换复习句子要让学生理解:①句子是由词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通常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表示“谁”或“什么”,另一部分表示“做什么”或“怎么样”。②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叫做陈述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叫做疑问句;对别人提出要求的,叫做祈使句;表达自己情感的,叫做感叹句。复习的  相似文献   

9.
一个句子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称作句子成分,即: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等。下面就不同成分作一简要介绍,请看下表:Parts类别Meaning含义Example例句Subject主语主语可由名词短语或代词构成。在主动句中,它表示“谁”或“什么”做了某个动作;在被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说话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是:如何铺设语言思维训练的台阶,引导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拾级而上。有位一年级老师在指导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说话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五级台阶: 一、明确句子要求老师首先说了一个范句:“妈妈和姐姐在洗衣服”,接着问:“这句话前面说了什么?后面说了什么?”小朋友回答说:“这句话的前面说了谁(妈妈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说与写训练,一起步就应注意培养这两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做法:一、注意抓好基本句式训练。在一年级语文看图学词学句这部分教材中,基本句式主要有三种:①谁(或什么)怎么样;②谁在干什么;③谁(或什么)是什么。我通过生动形象的彩图,结合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及平时规范的语言,帮助学生认识这些基本句式,进行说完整句子的训练。例如:…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学习中,同学们经常会见到“Itis/was...”的英语句子,并常常因为搞不清句子的结构而造成理解错误或用错关联词。现对此举例分析如下。1.Itwastheschoolmyfatherstudiedtwentyyearsago.A.whichB.thatC.whereD.since有的学生很可能把这个句子看成是一个强调句而误选B。要判断它是否是强调句,方法很简单,去掉Itwas,把这个句子还原成:“Myfatherstudiedtheschooltwentyyearsago.”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theschool前面少了一个介词in。如果把这个句子改为“Itwasintheschoolthatmyfatherstudiedtwentyyearsa-go.”它就成了强调句。此题…  相似文献   

13.
句子是由一个个词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它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构段成篇的基础。理解句子的意思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是阅读能力的一项基本功。如读一篇文章,只有一句句读懂,才能弄清全段、全篇的意思。因此,句子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低年级儿童年幼识浅、理解力有限,对句子的意思多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特别对一些含义较深、结构较复杂的难句、长句,或运用了修辞方法的新句型,理解上更感困难。其毛病多出在对句子的“主干”与“枝叶”分辨不清;对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不透;对比喻句“用什么比什么”领会不深等。例如1990年南昌市东湖区二年级语文试题中,要求读一段话,分别把几个句子的主要意思填写在括号里。结果,不少学生对句子的中心抓不住,缺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的能力。为此,下面介绍几种适应低年级学生采用的简而易行的方法,以帮助学生运用一定的学习规律去复习句子,理解句意,  相似文献   

14.
句子知识的复习,一般应先明确句子分为两大部分。前面部分是解决谁、什么、哪里的问题。后面部分是解决做什么、怎么样、有什么的问题。复习过程中,可先出示几个句子,让学生划分为两部分,即主语部分,谓语部分。当然,在小学阶段,“主语”、“谓语”的概念不一定要学...  相似文献   

15.
在扩句训练中起步。扩写句子是训练学生把文章写具体的基本方法,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看图扩写句子。教师每挂出一幅彩图或出示一张灯片时,首先让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出图意,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或动物的颜色、神态、动作。通过提问,指导学生扩写句子。例如,写出句子“草原上有一群羊在吃草”,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指导学生扩写:草原有什么特点羊群是什么颜色像什么白云是什么它们怎样吃草在对比训练中发展。对比训练有以下两种方法:教师出示一组具体的和不具体的句子,让学生对比…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教材出现的句型主要有主谓谓语句和存现句。主谓谓语句又分人物和事物充当主语两种形式。低年级学生用得最多的也是这两类三式。因此,低年级的句子训练主要应从它们着手。如一册“看图学词学句”第一课:“全国人民热爱共产党。”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句话,它同前面学过的“看图拼音识字”不同。从外部形态上看,它后面有一个句末符点——句号;从内容上看,它包含“什么人(谁)”和“怎么样”两个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字或一个词,并能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二课:“我爱北京。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就可以一句一句地提问:“这一句写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保留句子中的基本成分,即通常所说的去掉句子的枝叶,保留句子的主干。例如:“齐威王洋洋自得地夸耀自己的马”缩成“齐威王夸耀马”,使原句成为一个简明的句子。缩句的作用很大:一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句子的内涵,二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帮助学生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在缩句教学中,要注意的原则有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成后仍然是句子。上例缩成“齐威王夸耀马”后,意思、结构不变,仍然是句子。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18.
说句群     
一、什么是句群句群,也叫“语段”或“句组”,是指前后衔接连贯,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这个定义包含这样几层意思: (一)句群是由一组(两个以上)句子构成的一级语言单位,每个句子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句与句之间有较大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这是它和复句的区别。 (二)一组句子组合成一个句群,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或者说按照一定的事理来组合,前后衔接连贯,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不能前言不搭后语。 (三)句群中的各个句子虽然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每个句子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中心意思来发挥,为说明同一个中心意思服务的。  相似文献   

19.
话是一句一句说的,文章是一句一句写的,所以句子是人们说话、写文章的基本使用单位。句子的语法构造也就成为语法研究的主要对象。 一、句子 什么是句子呢?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具有一定的语调,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这指出了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有的句子是由词组成的,有的是由词组组成的。其组成的方式有两种:一.在一定的语言环境的帮助下,词或词组独自成为能体现交际功能的句子。如“有”这个词,在词典里只是一个词条,只表示一个概念,只是句子的备用材料;当教师点名  相似文献   

20.
在练习缩句时,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缩句,经常练习缩句有什么好处,再就是看看用什么方法缩句。把一个句子缩减去修辞或限制的词语,留下最基本的主干部分,叫缩句。经常练习缩写句子,能使我们一下就抓住句子的基本意思,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这对我们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今后的语法学习都有好处。下面结合实例,谈谈缩句的方法。一、逐步缩减法。这种方法是把句子中修辞的词语逐步缩减,直到缩减到最简程度,留下主干为止。例如:红红的太阳从海平面上慢慢地升起来。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来。太阳升起来。第一句“红红的”和“慢慢地”是修辞、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