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体院田径技术教学达标考核标准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三个系科、8个年级、男女40多个项目,共计11500多人次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为制定体院各学制田径技术教学达标考核标准与评分方法提供了第一手客观依据。按照正态分布理论和累进评分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和大纲要求,改革和健全了我院各学制田径技术教学达标考核标准与评分方法。提高了考核标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体现了评分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数字化建模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ATM机中的实例分析,介绍了几种典型零件的反求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虚拟装配过程的技术和路径分析。最后介绍了工程图绘制的过程。为开展反求设计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借鉴实例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宝 《当代体育》2011,(46):104
当万家灯火点亮了月亮,清风便徐徐而来。没有了白日的咆哮和激荡,也没有了白日的喧嚣和浮华。大西洋,静静地伏在奥兰多城的脚下,这是多么恬静的夜晚!这个伟大的造物主,见惯了兴衰和荣辱。对于一切都那么的随性和淡然。最多捧起几多浪花,但也不一定代表她由衷的高兴或痛苦。而今天,这个难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体育新闻专业教育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主要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例,探讨了如何利用现有教学实验设备和资源,优化体育新闻专业数字化教学系统,构建体育新闻教学平台。文章首先分析了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教育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现状,并论述了构建体育新闻数字化教学系统的必要性,对数字化教学系统的构建提出了理论构想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永霖  刘渊 《健与美》2024,(3):126-128
本研究以"MOOC+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为例,探讨了这一教学模式对体育舞蹈教育的影响。通过实施该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的个性化程度。此外,该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吸引人的教学资源和互动任务,提高了他们的学术成绩和技能水平。通过在线互动和实践活动,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技能。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对于模式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通过研究,本文强调了"MOOC+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究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乒乓球训练模式,旨在提高运动员的乒乓球技能。首先,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概述,分析了传统乒乓球训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然后,对乒乓球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概述,包括技术支持:传感器、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分析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乒乓球训练模式,设计了相应的训练设备和系统。该训练模式集成了前沿的技术手段,通过设置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来监测和分析运动员的动作和状态,将该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给运动员。这种技术手段为运动员提供了更为直观、全面、有效的训练反馈,更有利于他们的训练效果与进步。为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乒乓球训练模式具有显著的运动技能提高作用和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乒乓球技能水平。总之,本文研究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乒乓球训练模式的设计与应用,为提高运动员技能水平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该研究对促进乒乓球运动的科技创新,推动体育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枚枚薄薄的美术信封,不仅饱含了设计者的艺术志向和抱负,而且包含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和回顾起许多当年未曾留意的历史事件。雷锋的事迹和精神,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中国,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全国各族人民踊跃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高潮。  相似文献   

8.
体育有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们正是在体育运动中,得到了精神和物质的满足;得到了身体素质、活动能力和健康体质的满足;得到了欣赏与愉悦的满足;得到了表演和展示的满足;得到了人际交往和谐的满足,才产生了对体育美的感觉,并在体育运动的体验中和欣赏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可见体育美不仅与体育运动有着自然联系,而且有着更重要的社会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下,体育教学的基础环境发生了改变,教学侧重点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围绕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体育教学改革得到了推动,其重点为关注职业院校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需求。该文以此为研究焦点,对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明确了未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效融入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优势,并针对性地提出融入策略和融入方案,推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先进的项目教学法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高职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方法和成功案例。经证实,该方法充分发挥了项目教学的优点并摒弃了其缺点,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运动性猝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猝死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动性猝死发生率低,进展迅速,其发生与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多发在30~60岁,男性多于女性,运动性猝死大多为心源性猝死和脑性猝死,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对运动性猝死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运动性猝死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马继政  季鹏 《体育科技》2010,31(1):78-80,85
肥厚型心肌病是引起35岁以下运动员猝死的首要病因。运动猝死的相对危险因素和晕厥、年龄、极度的左室肥厚、心动过速以及有猝死家族史紧密相关。长期运动训练可以改变心脏的形态和功能,形成运动员心脏。由于运动员心脏和肥厚型心肌存在一些相似,正确区分运动员心脏和肥厚型心肌病非常重要,运动员心脏和肥厚型心肌均受到种族和遗传背景所影响,基因筛查可能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猝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屡见不鲜,在体育场上发生的一系列运动性猝死事件震撼了国际体坛,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运动性猝死的大量文献后发现,猝死的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30岁以下为高峰,死亡原因以心源性猝死最为多见,脑源性猝死在运动也时有发生.针对我国运动猝死的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运动与心脏猝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猝死是运动医学领域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特别是一些优秀运动员的猝死常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给开展体育运动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约 80 %左右的病例是由心脏疾患引起 ,为此本文分析了心源性运动猝死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不佳,已成为"老大难",也是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地曾出现在体测、运动会、马拉松中晕倒甚至猝死事件,这给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小的考验。带着因涉跑引起猝死的疑问,通过猝死案例分析,探究高校大学生猝死的病理学的非运动成因。研究认为:涉跑猝死的主因是先天性生理疾病,运动不是引发猝死的主要诱因,并提出了预防运动猝死的"堵疏结合"的医学监控策略和体医融合防卫机制构建方法。建议通过入校时医学筛查、跑前医学检查、跑中医学观察、猝死现场急救、跑后跟踪复查降低猝死风险;建立宿舍、运动场地、运动项目的全覆盖的心脏复苏志愿队伍,实施"黄金8分钟"内的急救生存链;建立学生、学校、政府、社会四方体育运动分级分类保险制度,从风险转移和人道主义援助进行关怀;建立涉跑猝死、猝死、非正常死亡的数据库,开展非正常死亡人员的病理学研究;建立全生命周期医学监控和健康安全宣传教育,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员的体医融合防卫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运动与猝死(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学农 《体育学刊》2003,10(1):67-69
查阅1982~2001年有关运动猝死的大量献发现,猝死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30岁以下为高峰,死亡原因以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炎等心源性猝死最为多见,脑源性猝死在运动中时有发生;猝死最常见的运动项目有径赛、篮球、排球、足球和慢跑等。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系统梳理和总结运动前心血管筛查领域的国际经验,并结合本土研究和国情为我国运动前心血管筛查方案的设计和运动猝死预防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运动前心血管筛查一般通过家族史、个人病史、体格检查和安静心电图对运动员或锻炼者的心源性猝死风险进行评估,从而筛查高风险个体,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是运动猝死一级预防的国际主流方法。尽管对筛查方案的一些细节仍有争议,但2017年各国学者联合发布的运动员心电图解读国际标准专家共识大幅提升了安静心电图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纳入安静心电图的运动前心血管筛查方案逐渐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各大国际体育组织所接受。建议通过制订运动猝死登记制度,建立系统的运动前心血管筛查体系和方法,加强新兴安全筛查方法和技术研究,从而改进我国的运动前心血管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对于我国马拉松赛事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逻辑法在对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的动因进行解析与对WSR系统方法论特点及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提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其中,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以零风险管理、让人民共享健康福祉为目标导向,以营造良好的马拉松文化底蕴为根基,采用PDCA范式对影响马拉松猝死“物理-事理-人理”风险因素进行全面防范、闭环管理。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以建立健全马拉松赛事运行机制、完善马拉松猝死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评估机制、健全马拉松猝死风险应对机制与优化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协同机制为主要抓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共同体,实现全风险、全要素、全主体、全过程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9.
运动猝死是近年来高校讨论的热点话题,通过对运动性猝死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进行了综合性的思考,探讨运动性猝死的发生原因及其机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运动性猝死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近两年频繁发生的学生中长跑猝死事件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学生中长跑猝死的影响因素:心脏、学生体质、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心理应急反应对猝死的影响。并提出预防对策:学校体育应该改革现有体育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中长跑运动;宣传和普及中长跑猝死的急救知识和方法;建立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家长应做好学生早期心脏检查和体育意识培养;学生自身做好自我医务监督,掌握运动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