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日的黄昏,气温已降到零下,空中还飘舞着阵阵雪花。我们去访问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上得楼来,恰好她和她的丈夫送客至楼梯口,见我们来了,便笑吟吟地把我俩引进内屋。在市里,她是领导;在家里,此刻她是以一个家庭主妇的身份接待我们。她给我们沏上了两杯热气腾腾的茶,笑说道:“在我这儿,就这么一种接待规格——清茶一杯,要不就让你看浆糊刷过似的脸。”开了个玩笑,把我们惹得格格地笑起来。谢丽娟是个很随和又幽默的人,  相似文献   

2.
办好电视少儿节目应以儿童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静 《现代传播》2002,(2):72-73
一我们说 ,电视机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福音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 ,将会成为一种“祸害”。这种祸害不是“刀光血影” ,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慢性病毒”。受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最富想象力和模仿力的儿童及青少年。前美国总统里根的夫人南希·里根 ,曾就“电视与儿童”发表过谈话 ,她说“电视使得谈心的艺术消失了 ,我们的小儿子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聚在电视机旁 ,就好像电视机是个保姆”。其实 ,许多做家长的都有类似的感触和经历 ,有的家长为了忙自己的事物 ,常常让孩子坐在电视机前 ,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由此可见电视的“功能” ,而作为能吸引孩…  相似文献   

3.
北晨  海风 《出版参考》2009,(3):37-37
前几天,与一对经常飞来飞去的创业小夫妻吃饭。上菜了,男的先尝一口,然后夹菜给女的,说:“不是辣的,能吃。”看到这一幕,我不禁一笑。男的解释说:“我是地道中国人,她是华裔,在美国的日子都是她陪伴我,无微不至地照顾;而在国内,轮到我照顾她,我们是彼此相伴的爱人和工作伙伴。”  相似文献   

4.
假如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再会”与“再见”都不是句子,也不是词组,而仅仅是个无多大差别的同义词。但它们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在不同人那里,却可用有声语言的不同艺术技巧,表现出细微而丰富的不同思想感情。 若单就这两个词的有声语言的语调和停顿而言,也有其多种表现形式。中央电视台张悦主持的《为您服务》节目,她的“再会”一词就说的颇有诗意,耐人寻味。“这次节目就到这儿了”,“下次节目再会”。它的读音听来好象都是轻声,甜甜的。特别是“了”字,轻轻一带。因此,作为听众的我们,心中不由的产生一种浓浓的依依不舍的…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杨澜,以她的清纯、质朴、反应敏捷,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最近还被某杂志社推选为“当代青春偶像”。一位记者立刻拨通电话,把这个“喜讯”告诉了杨澜的父亲。——不料这位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授听到后却回答说:“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是个坏消息。”为什么是“坏消息”泥?杨教授说:“杨澜不过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已,杨澜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知名度,完全是由她的职业所决定的。现在外面有些人把她说得神乎其神,其实我看她节目主持得并不很好,还有很多不足。她自己也很不满足。我们总是提醒她要不  相似文献   

6.
时尚人物     
杰西卡·林奇:我们一起来塑造传奇 尽管19岁的美国女兵杰西卡·林奇并不是人们一开始想象中那种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而后英勇被俘的巾帼英雄,但她那传奇般的故事毕竟是“伊拉克战争中重要的一章”。美国各大电视公司都有打算将她的故事搬上银幕。 在因事实不断明朗而多次修改剧本后,全国广播公司(NBC)在本月已经开始了该片的拍摄,并打算在11月上映  相似文献   

7.
巴尔舍夫斯基:老将出马贸易律师出身的查伦·巴尔舍夫斯基是近年来在中国媒体上曝光率最高的美国高官之一。中国人认识这位有着鹰钩鼻子的女人,是因为她近年来频频代表美国与中国过招。香港记者给她起了个极具中国味儿的名字“白茜芙”,而内地记者可能是觉得“巴尔合夫斯基”叫起来太拗口,干脆直呼她为“老巴”。今年49岁的老巴1992年受老友坎特之邀,出任美国贸易副代表,1996年升任贸易代表。尽管她兢兢业业,锋芒毕露,但由于她是律师而不是政客,克林顿似乎对她的政治经验总是放心不下。去年中美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中,“reporter”这个词,可以是指“记者”,也可以意谓“报告员”。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同一个词为语言裁体,或许就因为这两者的确有某些共同之处吧。在上海的某一次招待会上,一位美国朋友打趣地对杨美蓉说:“你们夫妇俩现在是starreporter了”!杨美蓉会心地笑了,她知道这是一语双关。那意思是:他们夫妇俩在那里(美国)曾是“明星记者”,而在这里(上海)又成了“明星报告员”……  相似文献   

9.
只要宣传主管部门一强调“把关”,一些媒体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紧螺丝”,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把关”是否就意味着捆住大家的手脚?是否就意味着扼制了大家的创新追求?是否就意味着无所作为?这些认识问题不解决,就会对“把关”产生消极甚至抵触情绪;即使“把关”,也会是盲目的而不是自觉的、被动的而不是能动的。最终,使我们的新闻宣传效果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的日子如期而至。 对她的如期而至,我和我的工作伙伴们有着一种类似“到家”的特殊感觉,以至我们也会把2001年1月1日当作一种好像“进门”的时刻——这种走向一个二十一世纪家园的亲切感,的确充满在我们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我们选择了她,她也会爱我们。这一个日子,对我们有激励和自许的意义,所以,我曾这样说过:“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好运与成功的时代标志!”我们为此而奋斗至今。 如果她是一个女郎,我要献给她的,是一本书。  相似文献   

11.
办好一张县报,要不出现“等米下锅”的现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联系群众。在这方面,除了组织起一支强有力的通讯员队伍以外,我们编辑部提倡同志们和基层干部、农民交知心朋友。编辑、记者和干部、群众交知心朋友,耳目多。多联系一个人,就使新闻线索多一条渠道。编辑部分工管政法报道的一位女同志,她交了内行的同志做朋友,经常在休息时间,带着问  相似文献   

12.
王安忆对“文革”的叙述,在平静中暗藏着复杂和多调的力量,使得那个时代在我们眼里变得丰富而立体。王安忆的《启蒙时代》终于看完了。与读她的以往作品时感觉一样:慢。她的小说不是一下子就能读完的,  相似文献   

13.
林帆 《新闻世界》2006,(6):36-38
随着《涩女郎》、《向左走,向右走》的风靡全国,深感职场压力大的都市人,渐渐发现了漫画轻松幽默而又充满智慧的独特魅力。如今在香港和上海等城市,成人看漫画已经演变为一种阅读时尚.在美国和日本,最迷恋漫画的群体早已不是孩子,而是成人!一位洛阳女孩从中发现商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成人漫画吧”,没想到一下就“火”了起来,如今月利润高达2万元以上!她是怎样成功的?[编按]  相似文献   

14.
“水哥”:有阵子没见您露面了,咋的啦?这“焦点时刻”少了您,可就少了一台柱子。有少女说您不够“威”不够“酷”,我告诉她,咱“水哥”有时间尽弄学问去了,要不哪来那么麻利的“英格力士”和满肚子的知识?那份从容,那方智慧,啥样的  相似文献   

15.
1982年,美国的《迈阿密先驱报》和加拿大的《麦克莱恩杂志》报道了她和她主持的北京晚报《家》专栏,称她为“中国的安·兰德斯”和“亲爱的艾贝”。安·兰德斯是美国著名的女专栏作家,以主持报刊的恋爱及家庭生活专栏而广为人知,许多人写信向她请教时,常以“亲爱的艾贝”开头。在美国,在西方,安·兰德斯是一位名人,在中国,她  相似文献   

16.
参考资讯     
话题/现象BIBF:出版社打起了“铁算盘”本刊讯(记者晓芳韩阳)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展台614个,比去年减少15个。自第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展商创下490家参展632个展台的记录之后,连年减少,而海外的展台和展商连年增加(附表1)。以往在博览会、订货会上耀眼的“明星”比如中信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今年竟然没有登场亮相,还有部分中小出版社也没来参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没来参展呢?一种解释是要不就做大,要不就不做。一家实力很强的大出版社这样解释,参展台“不需要,设一个还不如不设”。以往一下订下十几个展位,“一…  相似文献   

17.
啤酒里的尿     
柯柯虽然是个“美女作家”,但是她的走红不是靠身体写作——当我们刚刚认识,她就迫不及待地对我强调这一点。我自然不相信,就找她的书来看,果真如她所言,书里并没有“我”跟男人偷情的故事。凡事都有例外,柯柯就是这样的例外。  相似文献   

18.
肖雅 《河北广播》2005,(5):83-83,86
很多年前听到一位研究传媒的学者曾谈到美国ABC的一个理念,“特定的节目给特定的受众,满足特定受众的需要,特定受众的集合便是我们总体的受众世界”,当时的感觉是这一理念距离我们很遥远,我们的广播不是要服务大众吗?然而,就如同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们习惯于逛百货商场而不可能预见“专卖店”:“精品店”一样,随着“大而全”式的综合频道已无法满足受众细分的收听需求,广播从“广”到“窄”的潮流也在不断催生出各种专业频道的出现。那么今天,专业化的主持人行将替代“万金油”式的主持人也将成为一种新的节目景观。这是一次新的梳理、新的整合、新的定位和新的突破,而主持人要想长期存活下去,就必须要到适合的栏目中去寻找自己,也就是说在专业化中找到专门的自己。  相似文献   

19.
也许,确如某些人预言的,我们目前使用的“出版”一词最终会被淘汰,原因是它实在不足以表达未来出版的概念。我们不难由正在兴起的网络热顺理成章地推断:未来的出版几乎就等于现在的上网,说得绝对一点,就等于现在的“说话”。而“说话”又算得了什么?把神圣的出版变成谁也不经意的说话似乎太令人不可思议。关于“说话”,美国文化人类学学者霍尔曾表达过如下观点:人类重大的、有意义的发明,往往看起来不像什么大发明。最重要的发明不是懂得用火,不是印刷术,不是电力出现,不是认识了DNA结构,而是——“说话”。  相似文献   

20.
界定“新闻”和“宣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闻宣传艺术谈”的开篇,有必要对“新闻”和“宣传”作若干界定。 让我们一起读西方记者笔下的这条新闻: 她早在1899年就从现在被称为南斯拉夫的那个地方来到了美国。然而,直到几个月前,玛丽·马尔维奇才成为美国公民。昨天,这位107岁的老人——一位煤矿工人的遗孀——投下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票。她是被人用直背轮椅推到费尔蒙投票站的。 五六个前来投票的人向她表示良好的祝愿。老太太坐骨有病,无法自己走进马里昂县政府办公处。她的女儿贝蒂·尼科斯拉蒂代她在选票上作了记号,说:“她简直高兴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