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在调查移动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基于OSGi技术设计了移动图书馆系统的功能及架构,为移动图书馆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重点阐述了图书采访子系统领域模型设计及主要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最后对系统性能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分析表明,基于OSGi设计的移动图书馆系统能够真正满足用户对图书馆灵活、敏捷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数字图书馆集成服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个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数字图书馆集成服务框架,并论述了服务的具体实现。该框架综合考虑用户的环境、用户偏好、用户需求以及数字图书馆服务组件的功能,利用Web services技术实现不同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符合用户需求的子系统和组件的动态集成,并通过Servlet技术获取相应的数字资源,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出现,给图书馆知识服务带来了发展机遇。AGI在图书馆知识服务领域的应用,既可以升级参考咨询、情报定制等传统服务,也可以实现专业领域支持、多模态融合等创新服务。文章基于AGI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内容组建其知识服务框架,并对知识服务层中的知识服务实现过程进行探讨研究,主要包括交互协作层、知识服务层和环境支撑层,以及服务规划、服务设计、服务实现、服务提供和服务改进五个实现阶段。  相似文献   

4.
知识服务支撑体系能有效地向科技创新系统、科技创新流程、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知识资源与服务的支撑.文章提出了面向科技创新的知识服务支撑体系总体框架,并分析了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后提出了知识服务支撑体系的构建方法,即在知识服务支撑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单学科知识门户、多学科知识门户以至元知识门户的方式,构建知识服务支撑体系.最后,讨论了分层构建方式的优势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概述了现有知识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知识管理工具为满足动态参与性必须具备的条件,在本体、中间件和应用层3个组件概念层的基础上,构架了一个功能分解的知识管理应用框架,并从功能分组的角度,构建了基于战略的知识管理技术本体。  相似文献   

6.
小数据是以个体为对象的全方位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个人需求和行为的精确预测,在个性化服务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小数据概念分析入手,探讨小数据在数字档案资源知识集成服务领域的价值,进而设计了基于小数据的数字档案资源知识集成服务系统框架,规划了基于小数据的数字档案资源知识集成服务实现过程,最后从档案知识服务观念确立、用户小数据采取与利用以及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实现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研方式的转变,科研用户对专业化、知识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因此面向专业领域构建集文献检索获取、领域知识导航、知识管理与共享和科研交流与协作等功能服务为一体的领域知识服务系统,成为信息服务机构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了水稻领域知识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型,并开发实现了系统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情境建模是解决信息泛滥、信息过载、实现信息按需服务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的知识库构建和知识融合方法普遍忽略了情境信息,阻碍了知识库的实际应用,降低了知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方法/过程] 综合考虑环境情境、个人情境和领域本体三个方面,提出一种情境本体驱动的多源知识融合框架,并以此框架融合生成基于情境的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库ConADR Ontology。在本框架的指导下,以药物不良反应的知识库构建为例,半自动实现情境本体模式层的构建和数据层的扩充;并以情境本体作为中介本体,实现情境本体,药物不良反应领域本体ADReCS和人类疾病领域本体Disease Ontology间的融合;最终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SPARQL的案例查询。[结果/结论] 实例验证表明,本框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知识库的建设和应用具有理论性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知识服务型档案网站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亮 《北京档案》2010,(10):16-18
本文在分析档案网站与知识服务的基础上,阐述了档案网站知识服务的要求,提出了构建知识服务体系的系统框架,并对框架中档案知识资源建设层、资源整合层及服务应用层的实现思路与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Shibboleth在省级科技文献共享平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Shibboleth的整体结构框架、各个子组件的功能、系统内相关通讯协议等展开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用于共享平台中的实验认证系统,并对其进行了框架设计系统搭建,从而实现共享平台中跨域的、分布式远程用户单点认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研发、建设和实施,推动了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技术的飞跃性发展。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具有全媒体管理、全流程管理和全网域发现等特点;微服务架构通过统一的互操作标准,实现基于总线管理的多个不同功能模块的敏捷开发和更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资源发现系统可以更灵活地实现异构系统、图书馆知识库等多平台资源的发现和获取。本文设计构建了新一代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的架构,系统采用数据层、支撑层、接口层、应用层和门户层的五层架构设计,实现基于Codex检索的图书馆知识库和开源知识库的资源统一发现获取。文章同时介绍了本地化实现和其他功能扩展,包括统一用户管理、界面设计,以及基于关联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与分析等。基于各个独立知识库的资源发现系统的构建,能更好更灵活地整合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馆藏资源以及开放资源,通过构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各类APP实现多样化的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12.
汉语科技词系统的Web服务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词汇知识的Web服务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比较OCLC术语服务、英国高级叙词表、FAO多语种农业叙词表、STAR、中文叙词表本体网络术语学服务等国内外主要研究项目。介绍汉语科技词系统的基本架构、数据模型、功能模块和基于Web服务的汉语科技词系统应用模型、接口封装、部署、以及性能测试情况。最后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全面介绍了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最新研发的《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机构知识版的新功能。《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机构知识版以 RDF 语义对机构、作者、基金、期刊和文献进行了统一描述,以机构库、作者库、基金库、期刊库和文献库为核心,基于文献标注信息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实现了对生物医学领域的信息资源关联;具备发表文献查询、引文查询、快速出具引证报告等功能,强化了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发布各类 TOP 排行统计,推送关联信息,还增加了机构文献管理模块,可为各个机构提供个性化的文献管理和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一网通办”背景下产生了大量的企业科技行政审批档案,如何挖掘这些档案潜在的知识价值,服务于不同用户,是企业档案知识服务转型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政府、企业和科研团队三类用户群体的知识需求出发,结合用户画像技术构建由用户画像层、数据获取层、知识反馈层、知识组织层和应用服务层组成的知识服务模型,并对该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阐释。依据该模型建设知识服务平台可为政府辅助决策、企业把握行业动态、科研团队减少重复研究以及不同用户间的合作与信息交流服务。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敏捷供应链成员企业知识共享的问题,提出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的概念,介绍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系统的特点,分析Web Service的相关技术;并基于Web Service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构建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系统的三层结构,以期充分利用供应链中的知识,使整个供应链达到敏捷化,为供应链成员企业赢得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培训体系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意义] 顺应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发展要求,近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尝试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该服务突破高校图书馆原有的情报信息服务领域、范畴及深度,因此亟待培训出一批具备相应服务能力的学科馆员;此外高校作为知识产权重要产出地,高校图书馆馆长、科研人员和学生的知识产权信息素养都有待提高,因此急需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培训体系。[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国内高校4类群体进行广泛调研,构建面向高校多主体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共设置5大模块:知识产权意识强化、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知识产权信息检索、知识产权信息分析与运用、知识产权申请流程详解及专利文书撰写,其中基础知识、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与运用为重点模块,分为初、中、高3个深度级别,可采用模块化课程组合方式实施培训。[结果/结论] 该培训体系具有完整性、可操作性、适应性等优势,能够满足多层次、多群体、多样化高校知识产权培训需求,其有效实施将会全方位提升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及知识产权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7.
��[Purpose/significance]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ic development, some university libraries have tried to develop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recent years. Sinc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service breaks through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service, it is urgent to train a batch of librarians with corresponding service capabilities. In addition,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university library directors, researchers and studen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literacy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mplete and standardized training system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universities.[Method/process] This paper used literature research, expert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and other methods to conduct extensive research on four groups of universities, and built a multi-ag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service training system. The training content has five modules:intellectual property awareness streng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basic knowled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as well 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pplication process explanation and patent document writing. Among which basic knowledge,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were key module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primary, medium and high levels. The modular course can be assembled to implement the training.[Result/conclusion] The training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leteness, op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multi-level and diversifi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Its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will improv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service capabiliti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literacy.  相似文献   

18.
基于Nutch的专题网页资源采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图书馆系统集成应用的框架下,提出基于Nutch的专题网页资源采集服务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引入信息过滤模块、基于计算机通信领域专业词典的中文分词模块、GUI信息定制模块、词典和关键词管理模块等,保证采集和获取过程中资源的专题性和系统的可管理性以及易用性。重点对文本解析过滤、Plugin插件开发以及搜索结果的层次化自动聚类等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基于Webservice的服务接口,实现其在数字图书馆资源层的集成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下,用户的知识需求由分散向关联转变,利用多特征耦合可以辅助知识发现服务发现资源间的多种相关关系,从而优化知识发现服务。[方法/过程]通过分析文献内部和外部属性特征定义多特征耦合的概念,从功能角度出发,剖析多特征耦合与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之间的关系,结合现有的知识发现系统构建多特征耦合架构,基于数据层-耦合层-服务层三层提出提升知识发现服务供给侧的方法。[结果/结论]数据层保障数据的质量,数据源由单一向混合转变;耦合层提升耦合分析效果,分析单位由粗向细转变,注重细粒度单元间的语义关联;服务层重视用户的交互体验,开发多维可视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在分析传统图书馆的单一线性用户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给图书馆自身和用户群体带来的巨大变革,并针对数字图书馆用户的特点,构建了几种新型用户服务模式:基于资源整合的信息集成服务、体现专业特色的学科对口服务、创造知识内容的信息增值服务、基于用户交互的双向循环服务、延长服务线程的渗透延伸服务以及灵活组合的全面综合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