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自编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对广州市139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水平处于一般和比较幸福之间;教师职业幸福感在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担任班主任、职称和收入等背景条件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教师们普遍认为职业收入、同事关系、工作环境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的重要因素.政府和学校应从提高教师收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总体处于有些痛苦和有些幸福之间,偏向有些幸福,其中自我价值因子分值最高,负性情感因子分值最低。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在家庭状况、学历、职称、年龄、教龄、任教学段、学校地域、学校性质、月收入、教师编制形式、社保缴纳形式、是否是特岗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工作、是否有班主任津贴、班主任津贴费用、班主任津贴政策落实情况以及有津贴的情况下是否还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小学教师幸福感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石家庄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对石家庄地区的437名小学教师进行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石家庄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但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班主任与语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比较差,艺体类教师与50岁以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较高.  相似文献   

4.
以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为研究工具,选取536名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广大教师对其目前的生活质量持较为满意的态度;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类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在总体上没有差异;总体上,已婚教师的幸福感水平高于未婚和离异教师的幸福感水平;月薪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的教师的总体幸福感最高;身体状况越好的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对755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处于一般水平。免师教师职业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普通教师,但是在相同教龄中,两组教师群体的差异不显著。(2)小学免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显著高于中学免师教师,主要体现在收益满意感和情感幸福感维度上。(3)重点学校免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免师教师,主要体现在收益满意感和身心愉悦感维度上。在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免师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自编量表《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调查问卷》和《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对淮安市5所高校240名辅导员与班主任进行调查,来探讨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和职业幸福感的关系,重点比较分析辅导员和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职业幸福感的差异性,以期为培养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提升辅导员、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结果显示:(1)积极心理品质与职业幸福感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2)辅导员积极心理品质和职业幸福感均高于班主任。因此可以从增强职业认同、创设职业氛围、改善职业待遇、提高职业能力等方面,来提高班主任的积极心理品质和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四川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与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差异状况及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结果发现: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普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高;但仅在工作效能感、社会支持感、收益满意感因子上差异显著;教龄11-20年是普通、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相差最大的阶段;二级职称时普通、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相差最小;教师性别、所承担的教学科目、学校级别和最高学历是影响普、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因素;月收入对普、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教师调查问卷》对高校266名在职教师进行幸福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幸福感的现状高于全国常模;教师工作压力存在性别、文理科、职称及年龄差异,低学历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明显;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与职业倦怠、职业压力之间均呈负相关,而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教师幸福感、小学生社交焦虑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烟台市某两所小学的294名学生和6位班主任老师为被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由随机回归分析模型发现社交焦虑能够正向预测小学生的孤独感(β=0.5424,P=0.002)。(2)社会焦虑对小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在不同班级之间有明显差异(X^2=18.2546,P=0.003)。(3)基于HLM的分析发现,在教师层面,教师幸福感对小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小学生社会焦虑能够影响孤独感,这种影响虽然在不同班级内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教师幸福感所能解释的比例非常小。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承诺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龙立荣等编制的教师职业承诺问卷对126名教师进行测量,发现教师职业承诺水平一般,其中代价承诺水平最高,且中学教师与大学教师职业承诺各维度基本统计值存在不同情况。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是否担任班主任或年级辅导员的中学、大学教师在职业承诺三个维度上的承诺水平存在差异。教师职业承诺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表明,情感承诺与主观幸福感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方再香 《考试周刊》2013,(72):189-189
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基于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工作,小学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如何,直接决定学生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程度如何。只有具有幸福感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具有幸福感的学生,而班主任能否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与班主任的职业理想和价值取向有着密切联系,文章从班主任自身角度出发,探究提升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2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探讨中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幸福感和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其关系,剖析教师幸福感在社会情绪能力与职业认同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中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幸福感和职业认同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中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幸福感、职业认同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3)幸福感在中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与职业认同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增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度,提出应消弭教师“付出—回报失衡感”,构建差异化支持系统;营造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提升教师幸福感水平;调动自我发展积极性,增强教师社会情绪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般状况,本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以及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共3 279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受访教师群体职业幸福感均值为4.18,该均值在不同地理区域、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教龄、职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小学教师报告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幸福感,由人口统计学变量提示的不同教师群体的职业幸福感差异需要引起政府、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建议从多种方向帮助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好坏的关键。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92名回族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对城市回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初步了解。研究发现:1)城市回族老年人总体上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意;2)城市回族老年人在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性别、职业和身体健康状况上则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回族老年女性比城市回族老年男性的主观幸福感程度高;职业是阿訇的城市回族老年人之间的主观幸福感高于职业是工人和干部的城市回族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幸福感不仅是衡量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教师师德师风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对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资本与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心理资本可以正向预测幸福感得分的49.3%。心理资本得分每提高1标准差,预测幸福感会对应提高0.702标准差。2.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职称、职务上存在显著差异,幸福感得分在这两个因素上呈现出U型。3.科研、教学岗位的教师在薪资待遇和工作成就上的幸福感显著高于行政、教辅岗位的教师。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从心理资本的视角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的工作时间——"朝五晚九"、班主任的社会期望——"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多教出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样的学生就是好老师"、班主任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老师职业倦怠已成为老师幸福感溜走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缓解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本文将从"给班主任松绑"等几方面进行阐述。让我们的班主任教师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用心去体会教师这个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实证的方法考察技校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调查分析329名技校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结果:首先,在总体幸福感上,二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二、三年级之间则没有显著性差异,一、三年级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对健康的担心“这个因子上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和三年级之间则没有显著性差异;其次,在总体幸福感上,男女技校生没有显著性差异;在6个因子上男女技校生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第三,不同来源技校生的总体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来源技校生在6个因子上的得分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第四,不同出生类别的技校生总体幸福感无显著性差异,在6个因子的得分上也存在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章永  魏欣 《中学教育》2014,(5):70-75
本研究以四川成都、绵阳、乐山等19所特殊学校的233名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特教教师总体幸福感及其与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特教教师总体幸福感、职业倦怠、心理健康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总体幸福感与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心理健康在职业倦怠和总体幸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综合问卷以及自编的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的整体抽样调查,最终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教师的总体声意度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本文还针对职业幸福感低的现状提出了整改措施,为调整教师管理政策,维护教师身心健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状况.结果表明:小学教师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不高.已婚教师的正性情感显著高于未婚教师;在负性情感上,25岁以下的教师得分最低,46岁以上的教师得分最高;不同收入的教师在主观幸福感的各个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学历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学历越高负性情感越低,主观幸福感越高.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具有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