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武术散打比赛中摔法技术的运用特点与分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波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3):100-101,110
通过对全国散打比赛得分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摔法技术在散打比赛中的作用,并针对运动员在散打比赛中所使用摔法技术,对摔法技术进行分类,为散打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进行摔法训练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析散打摔法的技术特点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摔法是散打主要技术之一:通过对运动员在散打实战中运用摔法的情况调查,总结摔法特点,重点分析摔法在散打实战中的运用及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快摔技术在当今散打比赛中是主要得分手段。通过对摔法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阐述了摔法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总结出摔法技术在比赛中的优势;并分析其运用的成败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散手快摔技术是散手三大基本技术之一,对散手快摔技术原理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实战中的对抗能力。快摔必须掌握时机,选择合理的把位接触点并顺势借力,采用带、顶、阻、抗等技术来进行。散手快摔根据技术特点又有主动近身或接招进身的技术,即主动靠近对方,先发制人。在双方接触中,适时变把,并随对方的变化灵活运用快摔方法,以达到实施快摔技术,制服对方的目的,赢得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散手快摔技术的实用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散手快摔技术是散手三大基本技术之一 ,对散手快摔技术原理进行分析 ,有助于提高实战中的对抗能力。快摔必须掌握时机 ,选择合理的把位接触点并顺势借力 ,采用带、顶、阻、抗等技术来进行。散手快摔根据技术特点又有主动近身或接招进身的技术 ,即主动靠近对方 ,先发制人。在双方接触中 ,适时变把 ,并随对方的变化灵活运用快摔方法 ,以达到实施快摔技术 ,制服对方的目的 ,赢得比赛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武术散打新旧规则下散打技术运用状况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4年散打新规则的实施使散打技术运用发生了巨大变化.拳法、腿法技术运用结构变化不大,但是得分情况出现较大变化.摔法不仅使用率明显下降,得分率也有所降低.新规则对散打拳、腿、摔三大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平衡的作用,逐步改观了过去"小鞭腿加后手拳"和"唯摔获胜"的局面,改变了以前"得分不得势"的竞赛局面.  相似文献   

7.
摘要:为了了解国外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2013年新规则实施后的技战术特点,为中国摔跤队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和使用自主研发的摔跤视频技战术统计分析软件对2013年摔跤比赛新规则实施后的我国古典式摔跤大级别(98公斤级和130公斤级)主要对手的比赛视频进行了研究。结论:1)新规则下98kg和130kg两个级别主要得分技术均为滚桥摔技术和转移摔技术;在其他大分值技术中像过胸摔技术、过背摔技术和抱折摔技术两个级别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差异。2)新规则下站立摔技术的得分远高于跪撑摔技术。虽然站立摔得分高于跪撑摔,但是在单项动作技术得分中,跪撑摔技术中的滚桥摔是得分最高的技术。建议:1)因为古典跤采用新规则后站立摔技术得分远高于跪撑摔技术得分,所以这两个级别的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要加强对站立摔技术的训练和使用,并选择大分值动作作为自己的绝招加以练习。2)虽然在新规则中取消了30s的强制跪撑,但是增加消极判罚后,反而增加了滚桥技术的得分和使用次数,所以要加强对滚桥防守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散手运动由踢、打、摔三种技术组成。摔法是散手实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运动员在散打实战中运用摔法的情况调查,总结摔法特点,重点分析摔法在散打实战中的运用及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成功的使用摔法动作,对散手比赛的胜负有着关键作用,在进行训练时必须根据摔法技术动作的快速性,没有固定把位的特点来进行基本技术训练,方能将摔法练好。  相似文献   

9.
散打规则和裁判法在2011年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从而使得散打技法的运用呈现新的特点.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旧规则下我国男子散打运动员的技法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新规则和裁判法下,男子散打在技术运用上,拳腿的运用比例明显提高,踢打摔的技法结构更趋平衡;摔法不仅使用率明显下降,得分率也有所降低,逐步改观“唯摔获胜”的局面.散打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踢打摔更加均衡;技术更为规范,注重细节和功力;技法向组合运用发展,运动员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特长,向攻防平衡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录象观察、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目前国际大级别散打运动员和我国大级别运动员摔法技术运用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大级别运动员摔法运用基本接近,散打摔法技术逐步趋于稳定、成熟,但国外选手的摔法技术已经成为其得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近身摔法上,国外运动员更为突出,是其比赛中重要的取胜手段;在接腿摔上中外运动员基本接近,但接腿切摔上国外选手优于国内选手。  相似文献   

11.
广西武鸣“三月三”壮乡民俗盛会中的散打擂台赛,开创了解放后广西武术散打擂台赛及全国擂台赛的先河,它具备了民族和时代的发展特点.研究武鸣“三月三”散打擂台赛的发展现状和壮家武术习俗,对弘扬、壮大广西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武术散打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散手运动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开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在普通高校体育课中开展武术散手运动的实践,结合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针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介绍了散手运动的基本特点,探讨了散手运动在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特殊功效,提出了推广散手运动的意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搏击运动:人类本性的延承与不同文化符号的传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搏击运动为研究对象,从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对搏击运动进行解读,认为:搏击与暴力是人类本性延承与发展的需要;搏击格斗随着人类的起源而存在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延续,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竞争与生存;不同文化母体的依附成为搏击运动生存发展的基础;搏击是一种生物现象具有双重性,即是人类保持自身生物优势和抵抗自身退化的有效手段又是现代人生活中宣泄不良情绪的主要途径之一;搏击运动演绎着不同的文化象征是不同文化符号的传达;人类的遗传、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不同人种在搏击技能的表现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美军30年来首次对体能测试内容和标准进行大幅修订,除了传统的身体准备测试内容(APRT),还新增了战斗准备测试(ACRT),以适应近年来多场战争实践的作战需要。详细介绍ACRT的具体内容、目标、以及部队官兵对推广新政策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格斗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提高部队官兵的格斗实战能力,离不开科学的训练步骤和方法。笔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提高格斗实战能力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供部队官兵在实践中参考,并与广大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80年以来,美军首次对体能测试内容和标准进行大幅修订。传统的俯卧撑、仰卧起坐和2英里跑将被身体准备测试(PRT)和战斗准备测试(ACRT)所取代。分析了美军体能测试内容及标准改革的背景、目标、具体内容、手段以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改革格斗教学,切实提高战斗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格斗必须服务于提高战斗力。针对以往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格斗意识,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内容,完善格斗考核标准等方面形成新的格斗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8.
格斗是激烈的对抗性技术项目,在专项训练中发展爆发力对提高格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分析影响爆发力的主要因素着手,总结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的训练体会,根据我军现有条件并结合格斗技术特点,为格斗训练中爆发力的训练提一些初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再认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钟秉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153-1156,1181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指导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竞技体育多年训练探索的经验概括和理论升华,是运动训练基本规律的反映并在训练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和发展.对运动项目制胜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出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内涵的不同理解.从难从严围绕从实战需要出发展开,从实战需要出发的难,越难越有价值,从实战需要出发的严,越严效果越好;从实战需要出发就是认清项目本质特征和制胜规律,反映在专项训练与比赛的一致性上;大运动量训练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可持续进行的,可持续大运动量训练要求优化调整负荷结构,统筹处理训练要素,结合实战需要,根据运动项目的规律、运动员的个人特点、运动训练的不同阶段,科学合理地安排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使运动员机体受到的总刺激达到"大运动量",大得科学有度.正确理解和深化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认识,才能避免"时间战"和"消耗战",避免"过度训练"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全面打牢训练基础,坚持实战化训练方向,树牢实战化训练理念,是当前我军训练的方向。针对如何运用实战化训练提高军人的战斗力,特战学院格斗教研室对格斗科目教学训练进行了改革,新增设了军事格斗徒手对抗内容。通过对格斗教学的概念、现状、改革思路、训练内容安排、场地需求、考评标准及安全措施等关键环节进行阐述,希冀以军事格斗教学训练改革,促使参训官兵达到思想政治非常过硬、专业素质非常过硬、战斗作风非常过硬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