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象油画是油画艺术一个重要的分支,无论是表现形式或内容来说都有油画艺术所特有的意境美。意象油画的表现意境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相比,更追求一种深邃的三维空间的创构,更具有"不求形似"但求"意到"的韵致,使其区别于其他油画艺术体系所表达的意境。这些特点是在中国绘画的笔墨情趣基础上才不断发展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其具有与中国画意象相近而又稍有区别的一种意境美。本文通过对意象油画意境美的探究,进而说明意象油画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更为迅速、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2.
油画作为西方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画种已有着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它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魅力和特有的传统技法表现形式,经历了具象形式、抽象形式以及多样形式并存的几大历史阶段。油画技法,可以说是画家使用油画材料、驾驭油画艺术语言的方法:也可以具体地理解为在画布上的运笔,画面的处理,创造油画表面结构等等;更可以具体到一个画家如何让色彩、笔触完成其塑造立体感、表现空间感、展示自身的绘画性这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油画山水谈     
油画山水是将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意识融入油画风景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画种。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艺术探索和实践,具体从油画山水的哲学基础,油画山水的气韵和意境,油画山水的写生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该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这天,世界著名画家吴炫三油画展在台湾历史文化博物馆开展。他站在画前,深深被吴炫三的油画艺术所震撼。思索再三,决定要拜吴炫三为师,专心学习油画艺术。他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因为,他刚刚学习绘画,没有一  相似文献   

5.
油画原是从西方引进的古老画种,作为西方的油画传统,其再现性、写实性油画经历了类似中国传统文人画一般漫长的历史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油画经历了从再现向表现风格的现代性的历史转变,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各种艺术思潮此起彼伏出现的同时,艺术观念的多元化带来艺术形式的多元发展,这种多元化的发展必然挑战以往油画作为主要视觉绘画方式的主导地位,受到来自多媒体等当代多元艺术形式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油画如何当代化不仅是陕西油画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油画面临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油画——是西洋绘画中的主要的一个画种。用快干油质调和颜料,绘制在经过处理的画布、木板、厚纸或墙面上的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油画技法的作用在于将各项造型因素综合地或侧重单项地体现出来,油画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运用油画技法的可能。油画的制作过程就是艺术家自觉地熟练地驾驭油画材料、选择并运用可以表达艺术思想、形成艺术形象的技法的创造过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民族高校油画专业课程设置分为油画写生和油画创作,这一分类有利有弊。任何认识和被认识的对象都是有距离的,绘画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形象,是艺术家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方式,更是以画家自己的艺术思想为中介环节的创造。油画写生课程要调动和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画面,从色彩、造型两方面把握适当的课堂调节,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这样更符合油画艺术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当人们走入油画作品展览大厅时,都会被各种不同形式的创作及表现手法所惊叹,并对油画这一艺术产生一种神秘感。这种画面展现的不同效果就是我们所说的油画画面肌理效果,简称油画画肌。油画画肌主要是指由油色层、笔触(画刀等工具的使用)以及对画布(纸、板)的底子(织纹和涂料)相结合而创造的整体效果,从而达到油画的画肌美。  相似文献   

9.
当今西方的主流艺术是观念艺术,其中不少是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所以有人说,如果按西方的眼光看来,讨论油画已经是一个过时的话题了。而在中国,油画已经形成了一大艺术形式,正与中国传统的国画分庭抗礼,是两大画种之一,并且有力地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生存,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当国际多元文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的来临,我国文化背景发生重大而又深刻的变革,油画的民族化问题越来越成为焦点,于是,油画的创作便转向了与文化网络相互联系的关注,以本民族意识来对油画艺术进行关照,学习西方油画和油画民族化没有先后之分,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0.
油画是极其西方的一个画种,但是,宣纸油画却已然成为当代油画史上一个极富中国特质的艺术符号。对于这一艺术样式的首创和代表,一些媒体常指为沪宁等地一些中青年的画家;而对于“宣纸油画“的美学特质,一些评论也常言是以敦煌壁画造像为对象,用宣纸和油彩创作,“画风淳朴,飘逸飞动、古色古香的画派“。其实不然,中国宣纸油画的真正代表应该是著名旅美前辈画家孔柏基,发现日常生活的神性,发现日常生活的永恒价值,可以说是孔柏基宣纸油画的真正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1.
谈画的欣赏     
正面对一幅作品,我们首先要判断的就是这是一幅怎样的画?怎样来看?怎样认识画的作者?说不说得上是一幅好画?这些问题,笔者将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讨论和分析,期望能给广大读者一点启发。画的分类面对浩瀚如海的画作,精彩纷呈的流派,首先要明白的是画的分类。画的分类,基本为西画、中国画两大类。这是从民族属性上分的。油画、西画都是指的西方的画,主要画种有油画、水彩、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中国画,也就是用毛笔画的画,按照画法  相似文献   

12.
油画是西方艺术中传统的绘画种类。传到中国后,有人提倡发展原汁原味的西方油画艺术,也有人把西方油画与中国画有机结合,也就是走油画民族化的道路。这里我们阐述中国三位大艺术家,在中西合流中所留下的脚印与成就。  相似文献   

13.
色彩和素描是构成油画艺术美感的两个基本元素,不管是何种绘画风格的油画作品,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艺术家用色彩与素描语言实现自己创作意图和审美倾向的结果。所以,在艺术家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只有对色彩和素描各自的功能和关系有一个清晰而理性的认识,才能在实际的写生和创作实践中传达出油画这种外来画种所蕴含的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14.
在我教中班的时候,有一天上课前,我发现黑板上面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苹果。糟糕,是用油画棒画上去的。我正想找出这个作者狠狠地批评他,转念一想,还是让孩子亲自感受他给我带来的不便吧!于是,我转过身来擦黑板,一下,两下,三下……这时,小朋友议论起来,有的说擦不掉,有的说用力才擦得掉。听到了不同意见,我就说:“还是请几个力气大的小朋友来帮帮我吧。”结果,用力也不行,这个苹果擦不掉。为什么呢?有的孩子猜测说粉笔画的能擦掉,油画棒画的擦不掉。这时,马上有人揭发,说那苹果是辰辰画的。辰辰红着脸,低着头,一声不吭。我首先肯定了小朋友的回答:“对,黑板上的苹果是油画棒画的。”接着,我找来了红色的粉笔和油画棒,让孩子们触摸。油画棒摸起来有油  相似文献   

15.
从凡·艾克发明油画开始,油画艺术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成为西方美术发展中重要的艺术门类。油画的发展离不开油画材料技法的发展与变革,材料技法的发展又推动了油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很多油画大师在艺术创作的同时,也在不断对材料技法进行研究和创新。油画材料技法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透明技法(又称间接画法)、直接画法、现代综合材料与技法,油画材料技法的发展与变革推动了油画艺术多样性、多元化的发展,对油画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油画艺术教育和油画创作虽然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起步,但大规模地、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还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直至80年代初,中国油画才真正进入了大普及时期。而最近10年,中国油画又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日臻成熟,从而,油画作为一个绘画艺术门类而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走向世界。作为一门正处在上升时期的朝阳艺术,到21世纪,中国油画必将会开放出更加绚丽多姿、令世人瞩目的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17.
季红 《天中学刊》2000,15(4):120-121
水彩画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个画种。早期的水彩画在艺术取向上没有准确的定位 ,是一个依附素描、版画的画种。几百年来 ,经过众多水彩画家的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 ,使其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艺术道路 ,并成为欧洲的三大画种之一。然而 ,水彩画在我国长期不为人们所重视 ,许多人竟片面的认为国画、油画、版画是当之无愧的大画种 ,而水彩画只是美术“交响乐”中的“小插曲” ,仅能绘制小品画 ,不能绘制力作或传世之作。这种观点的出现 ,主要是缺乏对水彩画艺术特征的认识。我认为 ,水彩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及审美特征是不可忽…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古典油画的起步“中国古典油画”也许是一个新概念。然而,在中央美院举办的《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上,那具有西方古典油画味道的人体画,却是中国画家所画,是具有民族意味的中国古典油画,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目前,虽然它在我国还是一个崭新的绘画领域,且刚刚起步,但是纵观油画发展史,也不难寻出其渊源。辛亥革命以后,出国留学学西画的人逐渐增多,其去向大多是西欧和日本。到欧美留学的先后有李铁夫、冯百钢、林凤眠、徐悲鸿等。去日本留学的先后有李叔同、关  相似文献   

19.
油画色彩教学是油画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绘画艺术发展呈现出的多元化趋势,仍沿用传统的油画色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显然是行不通的。那么艺术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实施油画色彩教学改革呢。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此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简单地对油画色彩进行了概述,继而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以及优化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对油画色彩教学改革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油画民族化"是个多有争议的话题,然而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讨论大多着眼于绘画语言的表达形式,却忽略了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产品之价值所在。从中西精神根源的差异入手,探讨了中国画与油画在各自民族文化心理影响下表达体系的不同,这种不同来自于中华民族精神品格中信仰的缺失。通过对艺术功能与表达形式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油画民族化"应将信仰的回归与自我救赎这一艺术社会功能与民族生存空间、历史反思和民族信仰形象相结合,使油画这一外来画种获得深刻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