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和亨利·列斐伏尔的"第三空间"可以用来认识和把握赛博空间.赛博空间是以人为根基,依据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具有物理实体特征的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建构的数字空间或概念空间.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赛博空间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一、赛博空间文化在人的发展中的根本属性 赛博空间文化,指人们在赛博空间形成的文化。赛博空间,又可称为网络空间或虚拟空间等,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等为技术基础的用于信息交流的与物理空间相对应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只是一个联结人与人的通信网,在其中存在着的是人的世界,而非离开人的另一个世界.赛博空间本质上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真实空间的拓展,而非离开人的存在的独立世界.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具有物质性、符号化和人机互动性的特征,其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祛魅的道德启蒙过程.当前对赛博空间的道德认识并没有突破传统理性的藩篱.因而,关注"当下"的物质生活实践、祛除传统理性对赛博空间的道德遮蔽、实现主体的道德自律就成为赛博空间道德实践的基本路向.这将有助于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回归其自身,为赛博空间道德实践走出困境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赛博空间本质上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真实空间的拓展,而非离开人的存在的独立世界。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具有物质性、符号化和人机互动性的特征,其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祛魅的道德启蒙过程。当前对赛博空间的道德认识并没有突破传统理性的藩篱。因而,  相似文献   

5.
时间和技术的无情进展已经把越来越多的人带入了赛博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制造出虚拟的第二生命,他们发现,赛博空间同现实世界一样也有犯罪。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不断发展,活跃在赛博空间中的“黑客”队伍也壮大起来。他们大多是15岁——30岁的年轻人。对于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期望通过对黑客现象的认识,使国家、社会对构成犯罪的黑客行为能进行“稳、准、狠”的法律制裁,同时,应注意对青少年黑客行为加以正确引导、转化,乃至在某些方面或某些时候加以利用,让他们为信息时代赛博空间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人类在科技的影响下走向了赛博空间。无所不在的虚拟世界影响着人类的方方面面,甚至解构着“人”的本质。通过人类利用最新3D技术打造的电影《阿凡达》可以更加明显地感觉到赛博空间对人类的“殖民化”:无处不在的高科技,无处不在的意识控制,与无处不在的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反思。这三个方面体现着赛博空间与人类的控制,虚拟与现实二元对立的分解以及“赛博人”最终该走向何处。  相似文献   

7.
陆伟华 《中国德育》2009,(12):89-89
论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 赛博空间本质上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真实空间的拓展,而非离开人的存在的独立世界。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具有物质性、符号化和人机互动性的特征,其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祛魅的道德启蒙过程。当前对赛博空间的道德认识并没有突破传统理性的藩篱。  相似文献   

8.
赛博空间伦理学研究人们在赛博空间中的行为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赛博空间因智能系统的应用引起了复杂的道德选择,从而使道德问题具有了全新的维度。哈姆林克从"人性"出发,用现实生活中的"平等"概念来建构赛博空间的道德性,他的基本假设是人有理性对自己的信念进行批判,从而有能力在赛博空间中展开"伦理对话"寻找符合共同利益的道德。这个假设在应用上是有局限的,我们还需要考虑赛博空间内外行为的差异这个现状,为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修改。我们认为,行为者的信念在一个由其他人设定的现实中受到其他信念的限制,赛博空间中某种交往的条件限制着需要形成这些潜在信念条件的证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网络带来新型的社会空间——赛博空间,赛博空间带来超越时空的经验维度,却也带来强大的异化力,尤其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培养审美人格,就是培养青少年内在的和谐性、超越性以及个性的认同感,可以对峙赛博空间对青少年的异化作用,使他们在赛博空间中得到精神的飞翔。  相似文献   

10.
赛博空间的发展,其道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人们开出的种种道德补救的药方,不过是传统道德的先验理念和形而上学世界观下的产物。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是以有别于传统的方式存在,赛博空间对人类道德具有解放的作用而不是威胁,赛博空间的道德建设需要祛除人类理性所产生的遮蔽。  相似文献   

11.
人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生活环境,环境也改变着人。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由于人的实践方式、交往关系不同,人的本质内涵和本质特性也不一样。当今人类生活在物理空间、过渡空间和虚拟空间三元共生的空间环境之中,人的本质兼具有社会性、创造性和虚拟性三重特性。人永远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之中,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才真正拥有了自由自觉的本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发展邮轮经济面临良好的内部优势和较多的内部劣势,有着较好的外部环境。中国发展邮轮经济的空间分布应在中国目前三大经济囤背景下,选择三大区域进行分析;中国发展邮轮经济的空间战略应选择适合中国邮轮经济目前水平下的梯度战略、点轴开发模式、网络空间战略和外向空间战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开始面临严峻挑战。信息共享空间作为一种新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海口经济学院信息共享空间为例,构建信息共享空间需着重从空间、资源、服务和管理等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从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的制造和软件的创制,到网络的运行与信息传播活动,最后再到网络的终端,不仅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而且整个过程的主体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计算机网络在创造新的传播交流平台的同时,还深深地影响到网络终端主体的心理状态、思想观念和实际行为。因此,计算机网络不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是现实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网络空间的合理有序运行需要规范。为了构建合理的网络规范,有必要系统地理解网络规范的概念。从规范论的角度讲,网络规范是调控不同主体网络行为的具有不同程度之普适性的指示或指示系统,具体包括调整网络主体之间关系的网络规范、调整网络主体与计算机或互联网之间关系的网络规范、调整网络主体与现实世界之间关系的网络规范。  相似文献   

16.
网络作为一种具体的客观历史存在物,本质上是一种反观和改造现实世界的空间,是检验客观实在之真正意义的工具,它的最终目的是解放人的思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网络条件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其个体价值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属性对网络条件下个体的特殊需要的满足关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判断标准为:是否有利于满足网络空间中人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反观和改造现实世界。其具体内容是:满足人的意义存在需求;拓宽人的思想通道;开发人的创新潜能;重塑真实自我。  相似文献   

17.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滋长了两性关系中的性混乱现象。两性性关系的紊乱,既不利于个体的幸福,也危害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人类性行为依然要遵循性爱合一、忠贞专一、不伤害三条性伦理原则。当今时代,网络为人类的情爱与道德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更自由的发展空间,人们应当正确地认识并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以完善爱情、道德、人性及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